有韵如梅蜡亦香

章华路 撰文、摄影

标签:

那年,还在北大上学的时候,为了看一眼“真正”的,而不是室内盆栽的梅花,曾特意在黄历过年前刚放寒假的一段时间,乘了廉价的硬座火车和夜船,到江南寻访以梅闻天下的地方。没想到梅花始终无缘得见,却与娇黄清香的蜡梅不期而遇。

听说那是因为梅花的花期一般要晚至2至4月,而蜡梅的花期是头年的11月到来年的3月。才知道,原来这寒山野水间,竟还有比梅花开得更早、更耐寒,且一样疏影横斜,淡秀闲雅的香花。蜡梅,真如古人所言,是百花里的“寒中绝品”。

蜡梅的花相当别致精巧,寒冬还常凝缀着半透明的冻雪。其中一种圆瓣的“磬口蜡梅”,从盛开至残谢一直半含,像极了佛寺铜磬。虽说只有一种黄色,即使不同品种的颜色变化,也只在这黄里再分深、淡、鲜、纯等,但那却并非一般的黄,而是确实黄亮宛若蜜蜡。欲透未透的,兼有冰的晶莹与玉的和润,很像那田黄石中珍贵的“冻”。

偏这蜡一样的黄花,香又极清远,有“一花香十里”之谓。若在室内,只在瓶中插上一枝,则香可盈室。以至那部世界最早的梅花专书——范成大《梅谱》中竟赞她“香怡过于梅”。并且那香味也十分似梅,仿佛天生即有同一种清韵。于是宋代又有词人说她是“菊分颜色,梅分风韵”。

在植物学上,蜡梅其实与红梅、白梅、绿萼梅……不同,并不是梅花的一种。她是蜡梅科蜡梅属,而梅花为蔷薇科李属。从《梅谱》看,至少宋人已清楚蜡梅“本非梅类”。然而耐人寻味的是,直到今天,人们还是愿意对她以“梅”相称。

常常感到,蜡梅这两个字,真是道尽了她所特有的香与美,可这并不是她的原名。明人《学圃余疏》中说,“考蜡梅本名黄梅”,直到北宋中期,才由一代文豪苏轼、黄庭坚二人“命为蜡梅”,由此盛于京师。但还是有人宁可“言腊时开,故名腊梅”。尽管其实“非也,为色正黄似蜡耳”。

也许在一些人看来,蜡毕竟太淡而无味了,所以才有“味同嚼蜡”一句成语,而位居十大传统名花之首的梅花却那样馨香,把这二者合在一起太无道理。但事实上在花那里,二者的精华已经融合,成为一个新的美丽的生命。美往往就在这看似无理,而实为突破与超越中出现。

蜡梅原产于中国中部的秦岭、大巴山、武当山一带,现在湖北神农架的云山深处还有大片野生的原始蜡梅林。可是蜡梅对于气温并不十分挑剔,在北平,只要稍加避风便能正常生长,只是花期略晚,一般就在这二三月份。城外西山卧佛寺那百年老蜡梅和许多新株,据说现在开得正好,其实又何止是在远处的西郊。在市中心,和市民近在咫尺的地方,如景山正对公园南门的绮望楼东边、中山公园社稷坛东北面的愉园一角,有心人都会发现小园里或翠竹丛旁或太湖石前蜡梅的花与香。

真觉得好花和好友一样可遇而不可求,相逢相知,似要有不少缘分在。而我们这些“北人”,还是与蜡梅的缘分大一些。@(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梅尔•吉勃逊新片确定 从耶稣受难到玛雅血祭
成语故事:青梅竹马
州长宝座 梅尔吉勃逊终结阿诺?
影星麦特戴蒙与女友完成终身大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