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汉昕:敬畏自然 珍爱人的生命

浦汉昕

人气 5
标签:

【大纪元2月12日讯】最近中科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何祚庥先生在接受《环球》杂志专访时批驳“人要敬畏大自然” 的口号,将自然和人严重对立,提出他所谓以谁为本的“深刻的哲学问题”。

他说:“在这里,我要尖锐地提出一个理论问题:我们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奉行的应该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环境为本,以生态为本?这是个深刻的哲学问题。我认为,应该是以人为本。……. 权衡轻重得失的标准就应该是以人为本”。并提到:“胡锦涛总书记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讲话中指出,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要注意把握好几点,其中第一点就是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他又说“我要严厉批评一个口号,即所谓“人要敬畏大自然”──一种对人和自然的关系无所作为的观点。我认为,该防御要防御,该制止就制止。我们要尽可能减少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损失,但并不意味着要敬,要畏。特别这个观点是在当时“非典”盛行的时候提出的。人类对“非典”怎么敬,怎么畏?这个观点实际上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伦理化了。这个由某位副教授在中央大报上发表的文章中提出的口号,实际上是批评科学主义,认为人类不该利用科学来有所作为,反映到人和自然的关系,就是敬与畏,不要老想去改造自然。这就在实际上走向了“反科学”。

看来敬畏自然,罪莫大耶,阻碍生产力发展,反科学不说,还和中央的步调不一致,反对“以人为本”。

我想起多年前我的一篇讨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文章,我把人与自然关系作了一个比喻:“我们一直像在玩棋,对手是大自然。这是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它的游戏规则也不同一般。这盘棋的规则首先是:

1, 我们永远不能将死对手成为赢家。将死了对手,人类等于自杀;

2,对手却可以将死我们,从而结束这盘棋。

在人类文明的初期,我们是诚惶诚恐地与自然对弈。但到了工业发达,科技倡盛的近代,我们有些忘乎所以了。正当我们步步进逼自然的时候,感到同时威胁到了自己的生存。所以我们必须重温这盘棋的游戏规则。

这盘棋还有一个特别之处。无论人类还是自然界,都是自我增长的系统。这盘棋不像我们发明的象棋,吃一个子儿,少一个子儿。无论人类,还是自然界,都能自我增长。今天被对方吃掉几个子儿,过几天它自己又会增长几个子儿。因此双方都存在着越战越强的可能性,这盘棋也就变得越来越复杂而持久了。我们玩这盘棋的最终选择,似乎就是和对手一直周旋下去,而且使双方都越战越强,这就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这盘棋第三条规则:

3,互利,双赢则永续”。

自然可敬,因为天地行健,生养不息,资源无尽,奥妙无穷,它是人类赖以生存之本。自然可畏,因为它暗藏杀机,桀骜不驯,人也难免受难。康德说天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两者使他敬畏。大哲学家的思考不值得我们深思吗?当然你可以认为这是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家的思考。当然也不妨碍任何人从无产阶级立场根据革命的需要再思考。

敬畏自然和崇尚科学有矛盾吗?我看没有。对自然的崇敬之心,恰恰是科学发生和发展的一个推动力。每当我们的科学家,工程师们兢兢业业探索到一点自然的奥秘,小心谨慎地走出一步好棋,我们的对手会莞尔一笑,并给我们丰厚的瑰赠。崇尚科学技术也不意味胆大妄为,对自然不敬不畏。科学技术只是现代社会人与自然对弈的本钱和手段。但科学技术又是双刃的剑,那些自以为掌握了自然规律,浮躁骄横,急功近利之士(来头越大的科学家,工程师越危险),他们给社会带来的确实是祸不是福。

敬畏自然和以人为本有根本矛盾吗?没有,不仅没有,而且敬畏自然是以人为本的一个出发点。这次印度洋海啸,海浪排山倒海,一瞬间荡平无数的城镇乡村,夺去了二十几万人的生命,在如此凶顽狂暴的自然力面前,人是何等渺小,人的生命又何等脆弱。这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人的生命的珍贵和丰盛。什么是以人为本?珍爱人的生命,就是以人为本。党中央从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现在认识到要“以人为本”,这的确是一大进步。我寄希望于人民政府切切实实地将不断在中国发生的矿难,空难,水灾,火灾,弃婴等等天灾人祸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的限度,珍爱和保护每一个人的生命,并每年向人民如实报告在这项工作中落实以人为本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敬畏自然,绝不意味要以环境为本或以生态为本。我从未听说谁提出过“以环境为本”和“以生态为本”。何祚庥先生将以人为本设置在虚拟的以环境为本和以生态为本的对立面,使这三“本”的内涵都模糊混乱。请问,当污染企业排出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损害当地人们的健康,导致癌症,死胎,婴儿畸形等等多种疾病以至于死时,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是以环境为本,以生态为本,还是以人为本?生态环境问题又往往是不同人群的利益冲突的体现。如果将以人为本设定为“权衡轻重得失的标准”,请问是以库区的人为本,还是以灌区的人为本?以污染企业的人为本,还是以受污染之害的人群为本?以我们这代人为本,还是以子孙后代为本?所谓以人为本很容易解读为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本,沦为以领导的意志为本,为“首长工程”开道,以“伤心工程”入史。。

一些所谓彻底的唯物主义者,自称是无所畏惧的。他们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自称“和尚打伞,无法无天”。他们违反自然规律,破坏生态环境,围湖造田,毁林开荒,每每将自然逼到死角,也想对它实行全面专政。“大跃进”之后,紧跟的是“三年困难时期”,据说这是罪在上天,降灾于民。全国饿死几千万人,从没听说哪位高官,哪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认罪,忏悔,请辞。他们不敬畏自然,不珍爱人的生命,不敬畏百姓。他们敬畏的是当权者,敬畏的是人间的偶像,敬畏的是权。

何祚庥先生问“人类对“非典”怎么敬,怎么畏”?中国抗“非典”的英雄蒋彦永医生作了最好的回答。他在中国非典型肺炎疫情扩展的危机时刻,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讲真话,揭露疫情真相,拯救了千千万万潜在的“非典”受害者。不仅中国人民感谢他,全世界的人民都感谢他。蒋彦永医生不仅挽救了千千万万中国人民的生命,他还用良知,道义拯救了道德在中国的沦丧。蒋彦永医生树立了敬畏自然,珍爱人的生命,以人为本的好榜样。相比之下,那些隐瞒“非典”疫情,视人命为草芥,只知敬畏当权者的高官在人格上是何等的底下,猥琐!

你以为那些敬畏当权者的人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吗?你看有些人是科学家,院士,但撰文讲话每每要引用领袖的语录。在毛泽东时代,自然是引用一句顶一万句的毛主席语录,到了邓小平时代又引用“邓小平理论”,接着引用的是江泽民的“三个代表”,现在是胡总书记的“以人为本”。真是所谓的与时俱进!他们真的领会到了“以人为本”的意义了吗?未必!他们明明白白的是以“政治为本”。看一看中国杰出的水利专家黄万里先生吧,他以言获罪,为反对当权者错误的治理黄河方案获罪,孤军奋战,不仅本人而且连累全家当贱民二十余年而忧国忧民终不悔,坚守了一个科学工作者只向真理低头的高尚情操。黄万里先生是中国另一个敬畏自然,珍爱人的生命,崇尚科学,决不以政治为本的杰出榜样。

我们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中国和全人类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的新时期。让“敬畏自然”这样所谓的哲学问题走出哲学家的书本吧。我相信它将成为常识,成为新的社会道德风尚,成为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

科学技术发展得越快,威力越大,就越要对它们严格检验和把关,必须确保人与自然双羸互利的原则。在这方面若有什么闪失,人类将会共同付出惨重的代价。因此要特别关注那些习惯性不负责任的人士,严防任何不负责任之举。

我们敬畏自然,也珍爱人的生命。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是天地之精华,珍爱自己的生命易,珍爱普天之下他人之生命难。然而人类未来,必是弃绝暴力,脱离野蛮,生命繁茂,瑰丽之社会。让我们理直气壮地敬畏自然,珍爱人的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互利,双赢,永续。

──转自《新世纪》(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不代表大纪元。

相关新闻
韦拓:从下滑到坍塌 国足告别世界杯之路
林一山:被历史选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为信念从没退后?
【名家专栏】你的口罩为什么是中国制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