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会否掀起台资企业香港上市风?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2月4日讯】(亚洲时报刘智菁 撰文) 由台湾民营制造业龙头鸿海集团(TW 2317)直接持有的富士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HK2038), 2005年2月3日于香港挂牌上市。由于招股反应不俗,外界认为是次招股反应理想,可为有意筹集资金的台资企业,利用香港作为集资平台。有消息透露,尚有 7间台资企业准备今年于香港上市。然而,台湾有媒体表示,科技业海外上市将使目前表现偏软的台湾股市,表现更为下滑。

富士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是全球前3大手机制造商,由台湾民营制造业龙头鸿海分拆出来。其业务是为3大手机公司诺基亚(Nokia)、摩托罗拉(Motorola)及三星制造手机,而Nokia及Motorola占总营业额达89%。

富士康以招股价上限价3.88元(港币,下同)上市,首日挂牌开市价为3.4元,收市价报3.85元,跌幅约为3%。其母公司鸿海集团于台湾股价表现平稳,今天开市价报台币145元,收市报台币145.5元。股价表现未有受富士康跌破招股价影响。

富士康母公司鸿海企业集团总裁郭台铭于上市仪式后表示,对富士康今早股价表现感满意。

郭台铭说:“虽然目前手机制造市场竞争激烈,使手机生产商的边际利润下降。这是全球的行业走势,是无可避免的事实。然而,手机已是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每人可能平均也拥有2部手机。加上我们的主要客户,诺基亚及摩托罗拉的市场份额亦开始提升。我们相信手机市场的饼将越来越大,因此,营业额的升幅可弥补边际利润下降的不足。” 富士康业务是为3大手机公司诺基亚(Nokia)、摩托罗拉(Motorola)及三星制造手机,而诺基亚(Nokia)及摩托罗拉(Motorola)占总营业额达89%。

郭台铭认为,凭借富士康拥有垂直生产整合及世界性生产规模的优势,将有助富士康控制成本,提高公司利润表现。另外,郭台铭又表示,目前于深圳有两条TFT生产线,第五代月产能为6万片,而4.5代月产能则为2万片,有关项目亦计划于两年内分拆上市,但上市地点未定。

据敦沛证券研究部指出,虽然富士康纯利由01年0.25亿升至03年7.9亿港元,但营利增长受制于两大客户。然而,由于富士康营业额过分倚赖诺基亚及摩托罗拉两大客户,为富士康业绩前景蒙上阴影。

富士康的是次保荐人之一,瑞银资本市场部董事朱俊伟向亚洲时报在线表示,在2005年内,将有6到7间台资企业准备于香港上市。

朱俊伟说:“由于现时多间台资企业,分别于中国及世界各地有投资项目。因此,他们也希望以香港为上市地点,而不选择台湾。以避免因集资货币的兑换问题,而带来损失。有关差额为企业所带来的损失,最大幅度可能是40%。”朱俊伟更透露,准备于香港上市的台资企业,分别是来自饮食业、造纸业以及工业类股份。

据2005年1月31日的台湾《经济日报》指出,多间台湾科技企业由于忧虑台湾的政治前景,以及台湾的股本益比偏低,因而选择到香港或中国上市。该报导更指出,外界担心科技企业“出走”风潮形成,将使台湾股市表现更为偏软。

富士康国际(2038.HK)是以首次公开招股形式上市,公开发售部分获超额认购41倍,而据市场消息透露,国际配售部分亦获逾10倍认购。由于香港公开发售出现超额认购,因此采用回拨机制,最终可供公开发售部分分配的股数增至2.6亿股,占全球发售总数30%。富士康全球发行股份数目达8.694亿股,原定90%为国际配售,10%为公开发售,该股以招股区间上限定价计,集资总额达33.73亿港元。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广东道站谈判重开
“芬妮”案后回眸星路 王志文:尽量少说话
秀迹斑斑人造美女大赛 喧闹收场
九家企业获准进驻科学园区 华映投资2200亿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