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莹剔透 玻璃细工雕塑

专访新竹玻璃工艺家-许金烺
文:子嫣 /摄影:林子善、陈香芸
font print 人气: 13
【字号】    
   标签: tags: ,

“独家秘方、恕不传授?”那可不见得。在许金烺的眼里,没有什么技术是不可以公开的,这也是他的教学态度,一扫过去艺师在教徒弟时总是留一手的陋习……

您可能曾经在市面上看过一些,像鱼、鸟、马等造型简单、小巧可爱的玻璃工艺品,但是只有30公分左右的高度,轮廓造型、身体比例匀称,肢体动作优美动人的小天使,您肯定没有看过,因为这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的-玻璃艺术家许金烺的手工创作品。

初生之犊 崭露头角

在新竹土生土长的许金烺,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得之于新竹 “地利” 的关系,才得以成为如此精湛的玻璃艺术家。新竹因盛产硅砂和天然瓦斯,而和玻璃有牢不可破的地缘关系,自日本据台时代起,新竹玻璃就相当闻名。在1960年左右,新竹玻璃工艺品的外销数量曾占世界第一位,而当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许金烺,不因年龄的限制,也勇起直追的赶上了那一波热潮。

许金烺说:“差不多从13岁开始,因为经济的关系,那附近又有玻璃的工厂,从十三岁开始进入到玻璃这个行业里面,到十六岁的时候,才是我个人的工作室真正的成立。”

试想我们13岁的时候在做什么?不就是一个懵懵懂懂的国中生,满脑子想的也不过是明天老师要考试了,书读好了没的问题吗?而许金烺却已经跨出他迈向玻璃艺术家的步伐了,从此他一心一意的用了四十年的时光,努力开创着玻璃的这一片天地,他具有现代人很难想像的忠诚度,和绝对的耐心跟毅力。

落实本土 名扬国际

十二年前配合全省一乡一文化特色的推动,新竹把玻璃列为代表地方的文化特色,从此新竹玻璃开启了全新的一页;近几年更推动缤纷热闹的新竹国际玻璃艺术节,吸引了广大的民众前往参观;有了政府的支持以及地方的共识,许金烺更得心应手的优游于广?的创作空间。

数十年不间断的在技法上研究创新,而练就了那一手精彩的玻璃技艺之外,他更有宽广的国际观。许金烺说:“我们不只在技术这一方面钻研,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想法跟创作,这一方面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我常常提到要有本土的创作方式,才能走入国际。”一心将玻璃艺术本土化的想法,让许金烺很快的在国际间有了知名度,曾应邀至纽约、巴黎及日本濑户参加当地玻璃艺术展,民国八十九年时更被日本聘为日本全国玻璃制作协会的指导老师;屡屡受邀参加国际玻璃细工雕塑大展,许金烺的艺术成就早已获国际玻璃界的认同。

许金烺就这么一路风陋鹡R的走到这一步上来吗?许太太谈起当年第一次举办个展的经过:“文化局的主任邀请许老师办个展,档期就排下去了,大概一年半以后的时间,这中间,我们就要开始筹备到一定数量的作品了,那一段时间等于是我们有支出而没有收入,那生活就感到拮据了,有时候要买材料,钱就筹不出来这样子;我就决定说,我出去外面上班,许老师就在家里做作品,为了要争取更高的工资,做的工作就要比较辛苦了,甚至还去做四班二轮的,做夜班比较多钱嘛!(新竹科学园区的电子工厂上班)好不容易,许老师也完成了他的作品,我们个展也展了出来;但是我可能是年纪大了,这个生理时钟调适的不够好,所以我也就生病了!” 虽然许太太是带着微笑述说着,可是我们可以感受到,因着这一股无怨无悔的支持力量,而导致一个工艺家的功成名就。

心无藏私 薪火相传

已经打开了知名度的许金烺,有感于团队的力量及营造一个整体环境的重要,身兼新竹市“风城玻璃艺术家协进会”理事长,不遗余力的努力推广玻璃艺术,除了在自己的工作室教学之外,还在当地的大学及社区推广,全力投入培育玻璃人才的行列。

从1995年的时候,许金烺就开班授徒传授玻璃技艺,他认为技术是无国界的,没有所谓“独家秘方、恕不传授”的妆嚏F许金烺说:“技术是国际化、公开化的东西,最主要的我希望学生们,能落实的、仔细的去观察他们身边的事物,自己心里面的东西,那这样的话他做出来,就会跟人家不一样,就会跳脱模仿的过程,而表现出自己的创意。”他常常鼓励学生们,除了学习基本的功底之外,更要自我创新,才能走出自己的路来。

他说他不管谁来学他都教,就是同行来学,他也教;在将近十年的教学时间里,他教出了很多位杰出的年轻创作家,许金烺说:“我的理念还是没有错误,就像2003年艺术节的时候,那个金玻奖的比赛,(我的)两个学生都拿到了第@名,他们也很肯定我这样一个想法跟做法。”

许金烺当场为我们示范烧制一个琉璃珠,十分钟左右就完成了一颗精致亮眼的琉璃珠,他直说很简单,但就外行人看热闹的角度来看,怎么样都看不出简单来。果然在教室中就听到清脆声一响,有一个学生当场就破了一个作品,所以他又补充说:“新手上路是被玻璃玩,而不是玩玻璃!”还真得需要相当火候才能“玩玻璃的”。

燃烧一把1000度的火把,在冬天可能不错;可是在摄氏30度以上高温的夏季,那可需要有承受高温的耐力、毅力;但热爱琉璃珠的师生们并不以为苦,边流着汗边说这是减肥的好方法。在燃烧的烈焰里,技术、理念与文化就这样薪火相传。

**************

琉璃珠小档案

琉璃珠的起源甚早,在公元前2500年于伊朗、埃及等地的出土文物中均有发现;在中国则发现于春秋时期,《韩非子》的“楚人卖珠”、《史记》的“吕不韦”等史册中都清楚的记载着琉璃珠的事迹。早年的琉璃珠大都是以宗教信仰、祭祀用途为主,也有用在贵重的用品上的,例如从越王勾践及吴王夫差的出土文物中,都发现在他们的剑上有着半透明的琉璃珠剑饰,由此可见琉璃珠在历史上留下的印记。

琉璃珠有很多古老传说典故,可以渊源流长的追溯到远古的时代。在叙利亚、西亚那一带的琉璃珠也有好几千年的历史;早期在中国是一种陶胎琉璃珠,珠体是陶的,表面附着一层薄薄的琉璃层,叫陶胎琉璃珠;琉璃珠本来在佛教里面,列为七宝之一,那佛像上的项链的佛珠,也有琉璃珠;台湾的原住民的琉璃珠,他们说有也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许金烺说:“其实我们有几种看法,来看什么叫琉璃。第一点有人提到,古代玻璃称琉璃,近代的称玻璃,用年代的计算。另一种说法是不透明的称琉璃,透明的称玻璃,但在同一个玻璃素材里面,它有透明和不透明。还有一种说法,附着在陶瓷上面我们称它琉璃,没有附着在陶瓷上我们称玻璃,那附着在金属上我们称珐琅,也有这样的一个说法。”许金烺笑谈玻璃和琉璃的异同点。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舍维尼城堡(Château de Cheverny)不仅仅是一座雄伟的城堡古迹,更是一座实实在在的家庭住宅。这座城堡座落在法国中部罗亚尔河岸的一个美丽山谷中,是一个活生生的博物馆,展示着过去法国家庭生活的样貌。
  • 瓷器的历史大约可追溯至两千年前的中国。瓷器是一种玻璃化半透明的白色陶瓷,通常由高岭土(kaolin)(一种黏土)和白墩子(petuntse)(一种矿物)以高温烧制而成。瓷器到了近代才成为西方的遗产。14世纪时首次从中国传入欧洲。
  • 一生嗜茶,精于茶道的陆羽,被誉为茶圣,奉为茶仙,亲自踏访考察各地茶乡,从种茶、制茶、焙茶、饮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质、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如何影响茶叶的生长和气味,更讲求煮茶技艺、饮茶的配置与器皿,因而写就世界首部茶学专著――《茶经》。
  • 1940年代后期,尽管世界逐渐从二战的破坏中恢复过来,但有些传统艺术和文化的元素却逐渐被削弱了,传统艺术中的真、善、美价值渐趋式微。
  • 圣约翰大教堂拥有雕刻精美的外观和双排飞扶壁(flying buttresses)造型,毫无疑问是晚期哥特式建筑。教堂长377英尺,宽203英尺,白色抛光外墙上装饰着雕像、石像鬼(雨漏)、窗户浮雕,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飞扶壁。飞扶壁上妆点超过95位十九世纪荷兰人物。一旁简约的红砖罗马式塔楼与哥特式装饰风格的大教堂形成鲜明对比。
  • 富维耶圣母大教堂(Notre-Dame de Fourvière)与巴黎圣心大教堂(Sacré-Coeur)一样,都是为了遏止社会主义公社的发展而建造,标志着回归宗教与传统。
  • 菲利普期望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能成为精神生活和学习中心,以培养智慧、文化和修养等领域为宗旨。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涵盖了修道院、修女院、大教堂、图书馆、学校和医院,还有西班牙王宫,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
  • 16、17世纪的袖珍肖像画主要装在吊坠的项链盒或小盒子中,用作外交礼物、爱情象征或是纪念出生或死亡的纪念品。到了18世纪,袖珍画因应珠宝而生,出现在项链垂饰或镶嵌在戒指或手镯中。期间许多来自欧洲的袖珍画画家来到美国为新共和国的公民作画。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袖珍画的需求迅速增长,在美国市场风靡了很长一段时间。
  • 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Alabama State Capitol)位于阿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门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义风格设计,是该议会大厦特色。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与其它州的议会建筑类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个城市。
  • 博物馆研究古董盒子并不是看里面是不是还装有原来的东西或已空无一物。学术上打开古董盒子的目的是研究盒子的材质、形状、功能和美感的历史背景和故事。古董盒子的外观自成一格,至今仍吸引人们观赏,想一探究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