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星期人物》站上火线求真相 侯友宜 舍我其谁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14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黄敦砚╱特稿

政治犹如流砂,专门坑杀好汉;偏见使人盲目,专门埋葬专业。

从来没有一位警察,像刑事警察局长侯友宜一样,无论如何努力,他和他的警察团队,始终遭外力无限且无情地予以泛政治的解读。

即使两面不讨好,侯友宜仍然站上火线,面对一切为难。

“官场现形记”一书曾提到,“是非只为多开口,祸乱都因硬出头”。

官场多年,见多识广,侯友宜会不知这层道理﹖侯友宜大可退居幕后,让别人出面说明,但他自认身为刑事局长,这是他必须承担的责任,他不会躲,所凭借的就是“说实话”,并禁得起检验,他所恃的就是舍我其谁的气魄。

侯友宜任台北市刑警大队长期间,深受当时的台北市长陈水扁赏识,外界对两人的关系因而有政治解读,认为他的政治光谱“偏绿”;对此,侯友宜说,警察最可爱之处,就是对长官的命令总是全力以赴,他身为警察,只是遵从警察传统而已。

事实上,侯友宜任桃园县警察局长时,也获县长朱立伦的欣赏,侯友宜调升刑事局长后,朱立伦有时也到刑事局探望侯友宜,众所周知,朱立伦是“蓝营”政界要角“马立强”之一;侯友宜与长官的共事,证明警察的专业职能,也可以无分蓝绿。

他认为,警察维护社会治安、打击犯罪的特性,应与政治脱勾,他表示,担任警察一天,不会考虑加入任何政党。

去年三一九起,侯友宜就成了“空中飞人”,一根蜡烛两头烧了将近一年,侯友宜的身体向他发出沈痛抗议,前一阵子他胃痛得冒冷汗,不得不去看医生,才发现他的胃从“一颗星”升级为“三颗星”,原本有一个破洞,这个破洞没治好,又增加了两个破洞;医生警告他,若再坚持“三不政策”:三餐不正常、压力不减轻、吃药不准时,到时可就要胃穿孔了;侯友宜现在成为药罐子,每天得吃一大堆胃药、降高血压药。

三一九专案小组每次公开说明,总冒出特定杂音,侯友宜有心理准备,毕竟政治人物因政治立场而鼓如簧之舌,侯友宜能理解;但他无法谅解的是,有一些人从未到过现场,不曾审视过任何物证,却全凭预设立场,就大肆批评,将警察的努力一笔勾销。

对他人格的侮辱,侯友宜尤其不能接受,他感慨地说,社会充满太多断章取义,充满太多大放厥词、不负责任的人;日前,侯友宜公布陈义雄涉有重嫌的记者会,他开宗明义就宣布这是“重大进展说明会”,但有人硬是给检警安上召开“破案记者会”的罪名,这个罪名经由传播的力量每天重复放送,令警界有理说不清。

陈进兴挟持前南非武官官邸事件的沉着勇敢,侯友宜的英雄形象已深植人心,最近有许多电子邮件涌进刑事局局长信箱,不少人直称侯友宜是他的偶像,也有立委称他是“警界马英九”,侯友宜感激在心,但认为这是溢美,不敢当。

十多年前因千岛湖惨案,侯友宜与当时的鉴识科长翁景惠结为知交;前年,侯友宜将接任刑事局长,正打算借助翁景惠的鉴识长才,翁却罹癌病故,侯友宜探望家属时,为了故人的英年早逝,流下英雄泪。

多年前,健康幼稚园娃娃车一场大火,夺走侯友宜的爱子,这是他的椎心之痛,或许上天要弥补他,意外后一周年,侯友宜的次女翩然降世,他在次女满月的谢卡中,留下一段话“一九九二年5月15日,么儿骤然离去,一九九三年5月14日,小女期盼而来,人生无常、谁能掌握﹔得之是福、失复本然”,有感伤,也有惜福,对他而言,把握当下才是最真。

面对一宗介入高度政治冲突的刑案,侯友宜注定吃力不讨好,面对焚身的烈焰,侯友宜可以明哲保身,可以两面讨好,但他没有如此;他是检警专案人员的象征,他承担的炮火攻讦,都与成员共尝,他所挣得的尊敬,也和伙伴分享,在台湾最多难的一年,侯友宜和他的团体,正以良心写历史。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