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控制人类情绪基因大脑区域

人气 4
标签:

【大纪元5月2日讯】最近科学家证明,快乐和欢笑不是人类独有的特性。

人们早就发现在嬉闹中的猩猩会兴奋得呼哧呼哧喘气,这其实是它们的哈哈笑声。而且狗高兴的时候会发出一种特殊的声音邀请狗伙伴一起来乐一下。

但是现在科研人员发现,甚至实验室的老鼠在打打闹闹的时候,或者被实验室工作者挠痒痒的时候,也会乐得尖叫,这是老鼠的笑声,只不过这种笑声是超过人听觉范围的超声波,所以得使用检测超声波的设备才能听到。

但是,你不觉得给老鼠挠痒痒很无聊吗,那有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不能那麽看。这种好像无所事事的实验,其实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类情感的进化,以及隐伏在自闭症、注意力涣散和多动症之类症状下的脑部的神秘变化。有关这方面研究的先驱者是俄亥俄州鲍灵格林大学的潘克塞普教授,我们听他说说其中的道理。潘克塞普教授:“控制笑的神经系统存在于脑部非常原始古老的区域,在人类尚未出现之前,其他动物早就有玩耍和欢笑的原始形态了。研究其他动物的笑,帮助研究人员锁定头脑中对欢乐作出反应的基本区域。”

有足够的证据显示,许多哺乳动物和人一样是有各种情绪感觉的,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的讲师、心理学家特库姆塞·费奇是这样说的。

神经学家认识到,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具有相同的头脑机制来表现痛苦、欢乐、恐惧和欲望,这个发现强调我们和其他物种之间的相似之处。这是极其重要的。

科学家认为,理解老鼠发笑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人类的笑。马里兰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罗伯特·普罗文认为,笑有一个持续进化的过程。我们听听他的见解。普罗文说:“笑起源于挠痒痒和打打闹闹,确切地说,笑起初是玩闹中发出的吃力的喘息声,逐渐发展到人类的哈哈笑声。”

科学家相信,各种哺乳动物的头脑有对玩乐作出反应而发笑的本能,然而科学家在比较动物欢乐的喘气和人的哈哈笑的时候,明白为什么人类能讲话而动物不能,我们听普罗文教授的解释。普罗文说:“能不能说话的关键是能不能控制口腔气流,动物不能阻断口腔流出的气流来发出各种各样的音素,它们甚至不能发出哈哈笑声。动物每呼出一口气只能发出一个单音,而人的发音器官的各部分却能阻断从口腔呼出的气流,发出不同的音素来。”

可见研究简单的笑声却能引导我们理解语言之类复杂得多的事情。鲍灵格林大学的潘克塞普教授和手下的研究人员为了鉴定笑的基因根源而养育了两组老鼠,一组是挠痒痒的时候最会发笑的那些活泼欢快的老鼠,另一组是不容易发笑的‘庄重严肃’的老鼠。到目前为止,这两组老鼠分别繁育了十代子孙。在两种老鼠不断繁育的过程中,科学家希望发现和笑有最密切关联的基因。潘克塞普教授是这样阐述他们的研究的意义的。

潘克塞普说:“人们说,你怎么能把时间浪费在这种地方呢?而我却说,这是二十世纪最重大的发现。正在研究记忆力和学习能力的人不下一万,但是研究欢笑的生理机制的人却独一无二。然而理解情感的生理机制与理解认知能力是同等重要的。(资料来源:美国之音)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悲观性格可能易患痴呆症
行为偏僻性乖张 《美国派》女星被拘
里奇:美国国会支持日本入常
全智贤拍的服装广告 营造不良氛围被禁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