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李鸿禧:扁台湾主体立场未变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8日讯】自由时报记者苏永耀╱专访

因连宋访中的处置方式与评论不一,陈水扁总统饱受批评,前台大法律系教授、凯达格兰学校校长李鸿禧昨天说,陈总统坚持台湾主体的立场并没有改变,追求朝野的共和也没错;但是,如果有人说要“反台独”,其实就不该在台湾选总统。他并建议在两岸互动上,政府应先订出方式,例如两岸谈判不该有密使穿梭,阿扁未来也要更为用心,把幕僚咨商的层面与范围扩大。

李鸿禧表示,部分媒体刻意将前晚的总统茶叙说成是在批评民进党主席苏贞昌等,这根本就是挑拨离间;然而,他并不否认阿扁在这方面的解释“不够清楚”,如果他把前晚的话,早个十天、八天来讲,就不会有这些风风雨雨。

以下为专访纪要:

问:去年立委选后扁政府喊出“和解共生”,似引发未坚持台湾主体的质疑,您看法为何?

答:二次世界大战后有一百三十几个国家从原来独裁政府分裂瓦解而来,或是帝国主义下的殖民地,这些国家都统称“第三世界”;第三世界在战后虽建立民主政权,但对何谓民主,常仅流于形式。民主的巩固有赖“共和”制度的建立,就是大选选赢的政党,必须以先尊重少数做为前提,才能要求对方服从多数。

例如一九六○年代日本便有很大转变,原先自由党与民主党结合成立“自民党”,在国会将其他在野党压得死死的,在野党因此使用比选举更激烈的街头运动抗衡,演变到后来就成为“披着民主外衣的政治独裁”;后来自民党选择调整,在选赢后马上找在野党领袖谈,决定可以合作事项。

所以,没有共和的民主,便不具实质;去年立委选举前,我曾向陈总统建议,如果民进党能过半数,便应先尊重少数,但民进党并未赢得选举,但即便如此,还是应追求共和;陈总统之后也才与亲民党宋楚瑜签署所谓十点共识。

问:可是扁宋会后,外界不乏批评因和解需要而未落实台湾主体性,您同意吗?

答:如果细看扁宋十点结论,从第一条到第六条其实完全没有问题,比较有问题的是后面的条款,但这也仅是总统对“四不一没有”的重申。如果,阿扁没有提过四不一没有,也不容易换得美、日等国的信赖;当总统讲出四不一没有后,中国又像国内统派一样,说陈总统是善变、一路走来摇摆不定。

我观察阿扁那么久,实在看不出有任何善变之处,起码在坚持台湾主体性这个立场上没有问题;在正名或制宪议题上,去年立委选举结果既然没有拿到过半数,推动制宪就会有困难,因为如要制宪就必须先在国会通过“制宪会议条例”,否则不晓得如何选出制宪成员,以及确立相关职权与程序等,而正名与制宪也是一体的。

所以,阿扁说他不敢“自欺与欺人”,我认为这样讲没有什么不对。

问:很多人质疑政府公权力为何无法阻挡连宋访中,导致未来两岸情势的不确定性,您的观察如何?

答:我认为,共和虽应追求,但如有人说要“反台独”,其实就不该在台湾选总统,这样的人如真要选总统,就请到中国去选;对此政府还很厚道,像日本,在一八九五年占领台湾时,曾公告说如果不喜欢住在台湾,可以在两年内将家产带回中国去。

是否我们现在也可以宣布,不喜欢台湾这个国家的人,也可以回中国?否则既然住在这里,就应效忠这个国家,这本来就是应有的共识,怎么可以住在这个地方,又说不效忠这个国家?

面对国家定位的僵局,我认为阿扁已是能让就让,并退到“中华民国”立场,但不能解释这是反台独,否则我们怎么有选总统、征税等主权国家的行为。

连宋访中后,两岸的矛盾现在已变成国内矛盾,加上有些媒体又在后面唱衰,等于要影响国代的选情;如果国代因为选得不好,让国民大会无法废除,对台湾民主更是倒退。

问:面对两岸未来可能的互动,您对扁政府的建议为何?又内阁改组将至,在野党酝酿抵制几个现任阁员,政府态度又该如何?

答:我认为在两岸互动上,政府应先订出方式,例如两岸谈判不该有密使穿梭,阿扁未来也要更为用心,把幕僚咨商的层面与范围扩大。

其实,不管宪政制度是好是坏,现在宪法存在的现实是,行政与立法机关应相互制衡,并不是让立法机关吃掉行政机关,若立法机关事事杯葛,相信也不见得获得广大民意认同。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