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保存搜寻纪录 引发隐私权争议

人气 4
标签:

【大纪元7月21日讯】(自由时报编译陈泓达╱特译)每天全世界约有一千九百万人利用知名搜寻引擎Google的各项服务,他们或是寻找失联已久的老同学,或是收发电子邮件(Gmail ),或是利用新的Web Accelerator加速器提高连网效率,林林总总的活动都被钜细靡遗记录下来,而且不会马上消失。

置身一个政府耳目无所不在的社会中,维护个人隐私的社运机构担心,Google拥有的大量网路活动资料一旦落入有心人手中,后果不堪设想。

和其他许多网路公司一样,Google也追踪使用者如何运用其搜索引擎和其他服务,也想了解到底是哪些人在使用这些服务。但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Google会将搜集到的资讯保留长达数年之久。

部分隐私权专家认为Google此举不妥,他们担心Google保留的大量网路活动纪录可能成为情治人员的资料库。为保护个人隐私,专家以图书馆借还书纪录的处理模式为例,敦促Google应定期清除所搜集的私人资讯。

网路论坛“网路责任”(People for Internet Responsibility )共同创办人韦斯坦表示,如果有人找上Google,以查询某些关键字何时出现为由,索取他人的查询纪录,Google就会变成一家商品齐全、可供客户一次购足的“资料银行”。

Google的说法是:这些纪录主要是用来提升服务品质、打击不法诈骗和开发新产品。而且Google似乎愿意提供大量储存空间保存这些资料,这显然有别于其他许多网路公司。Google法律顾问妮可.王(译音 )表示,若资料有用,他们便会保留。Google随时接受执法机关的调查,Google自始便以“对使用者隐私权的影响降至最低”作为设计其服务的宗旨,Google不会和其他厂商分享用户的活动资料。即使是该公司员工要求检视相关资料,也必须先取得主管核准。

她表示,Google会将浏览其网页的每台电脑IP位址记录下来,然后在使用者的电脑上保留称为“cookies”的一小部分资料,自动记忆语言等使用者的偏好。使用者可自行决定是否使用cookies。妮可.王表示,光凭cookies和IP位址很难查出某个特定使用者。

电脑的IP位址在每次上网时都不同,而且不同的服务使用不同的cookies,若以堕胎网站为例,Google不可能知道哪个Gmail使用者曾登入这类网站。

Google的竞争对手 – 雅虎和美国线上(AOL )等和其他网路服务供应商,也追踪使用者的活动。不过,雅虎拒绝透露保存使用者纪录档的时间。Google的大容量免费电子邮件信箱Gmail也有类似风险。除非用户特别指定,否则AOL通常只保留用户邮件二十八天,Gmail却鼓励用户无限期保存其邮件讯息。根据Gmail的隐私权政策,即使使用者删除某一封邮件,该公司的服务器上仍将保留该笔讯息。 (取材自路透 )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全球城市立体图 今夏网路见
微软雅虎和Google成中共网络帮凶
Google拟推网上付费
卫报等国际媒体报导中国网特活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