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胡中医信箱】中医古籍中不可鍼也不可灸的穴道(二)

人气: 4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26日讯】“灸”是用烧艾绒的而让穴道温热的方法。也就是用艾草做成“艾绒”,给捻成一个小小的,像麦粒大小呈锥形一般的小团子,然后在上面点火灸那个穴道。

脸、头部勿随便烧灸

《鍼灸大成》的另一个歌诀,“禁灸穴歌”就是讲有些穴不可以灸的。有好多的穴道不可以艾灸,分析起来,有一些在脸上的、在头部的不可以随便烧灸,为什么?脸上的穴道灸了,有可能会把脸给烧花了,会出现很难看的疤痕。头上也有一些穴道,可能因为底下就是血管经过的地方,烧灸也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可预期的后果,例如“哑门、风府、天柱、承光、临泣、头维”,都是在头部的,假如艾灸了,可能造成血压突然的增高太多,让人不能忍受。另外像“丝竹空、攒竹、睛明、禾顟、迎香”,这些都是在脸庞上的穴道,尤其是恰好在眼睛旁边,要是灸了,可能使眼睛发生一些不好的状况。另外还有很多的穴也都不可以随便灸的。

鍼灸一齐并用 似“炮烙刑”
在“禁灸穴歌”里,有一句话说,鍼跟灸最好不要一起用,假如鍼后又灸或灸后又鍼,书中认为是不合理的,所以说“灸而勿鍼,鍼勿灸”,而且“鍼经为此尝叮咛”;就是曾经在鍼经里面叮咛了这个事情。可现在“庸医鍼灸一齐用,徒使患者炮烙刑”,它说许多的医生,就会鍼灸一起并用,这样会使患者好像受了所谓的“炮烙刑”。

“炮烙”是什么呢?《封神演义》这本书里记载了一种刑具,叫做“炮烙”,是妲姬发明的,用以烧烤被徒刑的人,这种用刑方式,让人很受不了,只有那些狠心的、残忍的、邪恶的人,才会使用这类酷刑。

何种状况勿随便扎鍼呢?
一本书叫做《黄帝内经》的,它分成两个部分,《灵枢》与《素问》,也记载了一些鍼灸的禁忌。


在此做一些摘要,例如:“刺之禁”这一段,它说不可以随便扎鍼的状况是什么呢?例如:“新内勿刺,新刺勿内;已醉勿刺,已刺勿醉;新怒勿刺,已刺勿怒”,讲了些什么呢?“新内勿刺,新刺勿内”,就是说刚刚有了性的行为,不可以扎鍼,而且扎了鍼以后也不可以有性的接触;另外,“已醉勿刺,已刺勿醉”,说的是,刚刚喝了酒的人,不可以扎鍼,刚刚扎了鍼的人,也不可以喝酒;“新怒勿刺,已刺勿怒”,就说了,刚刚发了脾气的人不可以扎鍼,扎了鍼以后也不可以发脾气。另外,也有“新劳勿刺,已刺勿劳;已饱勿刺,已刺勿饱;已饥勿刺,已刺勿饥;已渴勿刺,已刺勿渴”的说法,“新劳勿刺,已刺勿劳”,就是刚劳动过度的人,不可以扎鍼,扎鍼后也不可以过度的劳累;“已饱勿刺,已刺勿饱”,就是说刚吃饱的人不可以扎鍼,刚扎鍼后也不可以吃得过饱;“已饥勿刺,已刺勿饥”,说适才饥饿了的人不可以扎鍼,刚扎过鍼后,也不可以让他饿着;“已渴勿刺,已刺勿渴”,就是当一个人,渴得不得了,也不准许给扎鍼,扎了鍼后,也不能让总是渴着。它又讲“大惊大恐、必定其气”,有的人刚受到害怕、惊吓,这样的人来扎鍼的时候,一定要先稳定了他的其气、他的情绪后,才可以扎鍼。

另外又说,“乘车来者,卧而休之,如食顷;出行来者,坐而休之,如行十里顷,然后乃刺之。”。也就是说,坐车子来的病人,你让他先躺着稍微休息一下,如吃过一餐饭,大约二、三十分钟吧,才给鍼刺治疗。而走路来的病人,让他坐着休息,像走了十里的时间,大约五、六十分钟左右的样子,然后才鍼刺,否则会发生问题,怕病人因此而有脉乱、气散、逆营卫、经气不足的情况,病会入于阴,所以不可在惊恐等等气乱的时候扎鍼。可是,比较差的医生,根本不管这些禁忌,扎鍼的时候,会把病人的身体给苛伐了;身体苛伐得太过度,脑髓也会津液不化,以至于“脱其五味”,又称之为“失气”。下周刊登(三) (共连载一~三篇)
(本内容节录自希望之声广播电台,胡中医信箱节目,http://www.soundofhope.org)文/胡乃文◇(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