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宗岩:援助非洲应靠左还是靠右

陈宗岩

标签:

【大纪元7月6日讯】欧美国家在政策上的考量可以分为左右两派,以美国来说,分为被视作保守的共和党,与自由的民主党,共和党的特色基础在于制造出社会上的竞争气氛,用政策灌输人民“唯有上进才会成功”的观念;反观民主党的自由思潮会认为社会上有太多的不公平,社会福利政策应该广泛制订,救济那些在社会上无法自给自足、甚至因懒惰而失业的人,欧盟进程的挫败也是欧洲国家这两种拉力下的被扯破的结果。

  这种经济发展的观点在召开 G8 的前夕被用来讨论对非洲的援助问题。在今年六月初布莱尔访问美国时,与布什敲定了勾消18个非有严重债务问题的国家,其中14个是非洲国家,这样慷慨解囊的作为赢得国际一致好评,报章杂志,非洲元首纷纷为布什、布莱尔叫好。但在当时欢欣的气氛中却也杀出几篇唱衰的评论报导。

  经济学人 Economist 就呼吁勾消债务比起公平的贸易,非洲更需要的是后者,文中更提到重要的一点:“勾消债务最重要的关键是,不能有第二次”。若是这样循环下去,非洲人会完全失去美国“共和党”的上进精神,并沦为长期“不劳而获”的国际乞丐。其中肯亚官员也谴责债权国的作法,认为他们取消那些违反游戏规则国家的债务,等于是陷我们于不易,更何况非洲的政府太腐败,这种花大把钞票的手段,并不能解决贫穷问题。

  虽然负面声浪不大,全世界陷入一片欢欣鼓舞,认为这只是解决贫穷问题的第一步,将来要做的更多。7月在布莱尔主持下的 G8 高峰会,他期望能在任内把非洲贫穷问题解决,这获得民间的大力回响,英国歌星云集伦敦海德公园,与其他 G8 工业国的艺人,同时举办演唱会声援布莱尔的远景,以“Make Poverty History”号召全世界的舆论压力,让 G8 领袖能够在今年的峰会上,展现出人类文明的人性光辉,让每天五万名因贫穷而死亡的人能够真的变成历史。

  然而随着 G8 峰会的逼近,越来越多激情过后的思考出声反弹援助非洲的政策。一向抨击布什政策的纽约时报专栏作家 Nicholas Kristof 七月五日的专栏就提到布什政府对于解决非洲贫穷问题的态度是正确的,收敛了些先前抨击布什非洲政策的姿态,英国泰晤士报(The Times)七月五日也刊登了前金融时报非洲事务编辑的观点,抨击因援助发展问题而成形的NGO组织或许也是制造出非洲贫穷的帮凶之一。德国的明镜周刊,发表了一长篇分析报导,与一则肯亚经济学家的访谈,点出了援助非洲政策的错误所在。

  综合起来看,看似慈悲的援助非洲计划实际上是在破坏非洲的发展,可以三个面向看出。第一、贪污腐败问题,第二、过分解读非洲困境,第三、NGO本身问题太多。

  援助非洲不管是粮食或金钱,很少有直接到需求高的民众口袋当中,贪污腐败的政府会将援助物资中饱私囊,钱最后进了瑞士银行。就算援助的物资最终到了民众手中,这让非洲人养成好逸恶劳的惰性,德国明镜周刊说:“目前的非洲像个小孩,每当出问题了,只会立刻找保母哭诉。非洲人应当是要靠自己的双脚立足才是”。这就是“共和党”与“民主党”的观念基础差异了,究竟是让让非洲人用自己的表现来取得协助(例如:政治清廉、经济有成长的国家可以获得援助),来是“民主党”式的大社会概念,他们都快活不了,当然应该赶紧援助啊。

  这面的问题就牵涉到上述的第二个面向,报章媒体下的非洲困境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非洲明镜周刊的分析报导、和与肯亚经济学家的访谈记录,一致认为非洲的外交事务中发表一篇名为“Redefin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他提到第三世界的发展问题对美国国家利益将越来越重要,因为CNN之流的国际全天候的新闻,将世界各地的情况传播出去,让世人更了解发展中、未开发国家的苦难,因而世人将开始重视这类的世界议题。其中的重点就是,因媒体让人民感染到同舟共济的同情本性,然而媒体毕竟不可能地毯式地把非洲各角落都报导出来,因而就像明镜周刊说的,瑞士媒体深入伊索比亚采访后发现,真正的饥荒仅有在特定几个地区,但却在世界上造成一种伊索比亚举国陷入饥荒之中。肯亚经济学家提到外面统计肯亚共有三百万AIDS带原者,实际上测试结果只有一百万。

  若是媒体为世人带来的资讯无法传递出正确的讯息,就有可能造成错误的舆论,进而制订出错误的政策。非洲人的生活没想像中苦难,则大量援助物资就可能被滥用,例如政府贪污,食品被抛售,造成物资的浪费。肯亚经济学家更提到撒哈拉沙漠以南的物资丰富,有石油、钻石,没有理由会贫穷。世人援助非洲欧洲许多国家劳工可以领取优渥的失业救助金一样,无法刺激上进的动力。若非洲真的没那么惨,资源的确如此丰富,那么 G8 领袖就不应该花太多钱做不必要的浪费,而应该将精神投注于如何刺激非洲摆脱贫穷,而不应当在非洲人都还没自觉前,就先瓦解他们的上进心。

  另外 NGO 组织也是个问题。1960世界上约有几百个组织,目前已经有约二万五千个组织,这表示世界发展并未随着文明、科技进步而前进。明镜周刊说:“NGO组织的主要目标应该是让自己失业倒闭才是”。然而组织越来越庞大后,就不是援助这么单纯的动机了。为了保住饭碗,为了展现组织的世界能见度,甚至为了抢夺政府组织的资源,NGO是有可能利用媒体的报导,以不近真貌的资讯误导政府。援助人员进驻非洲后,非洲那些有能力的知识份子必须居于下位,以致于非洲的人才不愿在当地服务,都往外跑掉了,造成非洲人的菁英真空。

  人性是崇尚慈悲的,哪里有苦,本着地球人类间的情感联系与移情作用,自然的会为别人伸出那一只手。但在伸出去之前必须调查的透彻,若援助的流程与结果并无法带来预期的结果,这就是个要质疑的问题,就像非洲已经向世界借贷了几千亿美金,却无法顺利发展,反倒造成穷困的末路,那么原因说不定不是出在没钱,而是金钱被不正当的滥用;又或者这样的作为养成非洲人的惰性,而这不应当是迈入开发中、甚至以开发国家路途中应有的态度。我鄙视美国“共和党”利益制上的资本主义心态,“民主党”的左派思想才能与我拯救弱势的思想吻合。但在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史中,没有清教徒的资本主义勤奋心态,似乎无法摆脱贫穷,哈佛大学退休的历史系教授 David Landes 在“The wealth and Poverty of Nations”(中译:新国富论)中提到日本、英国、美国的清教徒勤奋造就了富裕,而西班牙、葡萄牙天主教相对于懒散、安于逸乐的姿态,让他们在中世纪乃至现代的竞争中,注定要被淘汰。那么援助非洲的策略要民主党的“左”,还是共和党的“右”呢?

2005-07-05

转自《新世纪》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陈宗岩:沉重的分母
陈宗岩:全球化资本主义下的恶果
陈宗岩﹕丑陋的国际关系
苏信文:永远不能放弃的天赋人权——自由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