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内地食品失信心 港府难挽

标签:

【大纪元8月30日讯】(大纪元记者林怡、浦慧恩香港报导)近月来,中国大陆接二连三出现食品安全的问题,如发现食品含有致癌物“苏丹红”、猪链球菌,到近日的淡水鱼含有致癌物“孔雀石绿”,令港人大为担心。一项调查发现,8成受访市民表示对中国大陆的食品卫生水平最没有信心。

昨日是本港鲜鱼批发商休市的第1日,街市的淡水鱼档“休市大吉”,海鱼档也表示生意受到影响。有区议员表示,港府由带菌猪肉到毒鱼事件的处理方式,令市民看到政府对待内地官员的尴尬表现。

民主党昨日发表的调查结果显示,44.5%市民表示,未来3个月都没有信心吃中国的淡水鱼。被问及对那些国家或地区的食品卫生水准最没有信心时,超过80%受访者认为是中国大陆,至于认为是香港本地的占8.7%,其余依次为欧盟国家、美国及日本。

此外,两成人不满港府处理国内问题食品的表现,4成人认为港府的表现一般。调查也发现,有55%的人表示愿意付出较昂贵的价格,购买附有优质标签的渔农食品。

三成半指通报机制不完善

针对问题淡水鱼和鳗鱼事件,43%的受访者认为中港之间的通报机制的完善程度只属一般,认为“不完善”和“非常不完善”的分别有25%及10%。

民主党在本月24至28日期间访问了600多市民,了解他们对食品安全的信心。昨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指出,中国接连出现食品安全事故,加上媒体不断揭发内地在制造食品的过程中不符合卫生标准,已经令香港市民失去信心。

民主党表示,要根治内地食品安全的问题,内地政府必须大力整顿,而港府亦必须尽到把关的责任,以确保内地及其它地方的劣质食品不能随意进入香港,保障港人的健康。

他们促请港府改善食品安全的机制,建议港府尽快建立国际认可的优质水产认证制度,定时更新限制使用和禁用的化学品名单,重组政府化验架构配合食物安全中心的工作,以恢复市民对食用淡水鱼的信心。

内地未实行已答允事项

本港淡水鱼批发商因不满港府无法落实新的检验制度和稳定内地的货源,昨日起一连3天罢市。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昨日表示,本港鱼商不应休市,内地已准备大批合格、不含禁药的淡水鱼输港,港人可放心食用。

民主党立法会议员李华明表示,他质疑李长江是否明白香港的情况。“过去几天进口的淡水鱼,原来那个卫生检疫证明都没有‘孔雀石绿’这个项目,为什么让它运送出来?为什么内地的关卡守得这么松呢?”

李华明指出,最令他不满意的是,内地的卫生检疫证明书,直到现在都没有包括检验“孔雀石绿”,之前答应的事项都没有实行。

昨日一早,沙田街市的5、6间淡水鱼档没有开门营业,现场冷冷清清,连光顾海鱼档的市民亦明显减少。有海鱼档档主表示,客人没有因为不买淡水鱼而改食海鱼,他们的生意额反而减少了3成多。他说:“客人食开淡水鱼,不会改口味特地食海鱼,相反连海鱼都不买了!”

也有老板表示,由于大部分货源都来自内地,所以觉得好无奈:“没办法,因为除了大陆之外,台湾等其他地方都是用空运,需要加高成本,很难做!”他并指出,大财团垄断下生意难做,要求政府冻结租金。

有市民表示,本来以为鸡肉、猪肉等肉类有问题,改为多食鱼类产品,没想到连鱼类都带有致癌物质。她晦气的说:“迟早全部执笠,什么都不用吃了!”

对于早前有立法会议员指政府在处理内地问题食品时不够果断,感觉上似乎不想冒犯内地的看法,沙田区议员蔡耀昌表示认同。他说:“如果尽早限制问题食品入口的话,就不会给鱼户、零售及市民造成太大的影响。”

他期望内地在出口方面并非只针对香港市场而是面向全球,不论在生产、法例、行政监察、品质管制方面都要多加改善。◇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港文创处昨举行成立启动礼
港去年24宗工业致命意外 建造业占逾八成
港23条|因新狱例未获早释 马俊文提首复核
港8.18流水式集会案|黎智英等7人上诉24日开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