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溯源和传说

林妍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1302
【字号】    
   标签: tags:

中国民间有很多过年的习俗,代代相传,其中“压岁钱”就是其中的一种。在大年初一时,孩子会给长辈拜年磕头,这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孩子;或者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长辈悄悄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压岁钱古称“厌胜钱”、“压崇钱”、“押岁钱”等,被归为花钱类,可以压住邪祟,相传古代时有一个“崇”的怪兽,每年除夕夜出来摸睡着的孩子的脑门,被它摸过的孩子就会变得疯疯癫癫。父母为了孩子的安全,整夜守护,叫“守崇”。

据说浙江嘉兴府有一户人家,夫妻两个忠厚老实,老来得一子,爱如珍宝。在一年的除夕晚上,老两口为了不让孩子受到“崇”的侵扰,便陪着孩子用红纸包钱玩耍,玩了大半夜,大人孩子都累得睡着了,用红纸包好的铜钱落在孩子枕边。

不久怪兽“崇”来了,便伸手去摸这个孩子的头,老两口给惊醒了,但想阻止也来不及了,这时,只见孩子枕边的红纸包中发出一道光芒,直射“崇”,怪兽惨叫着逃了。一时间,全村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认为每年大年三十晚,红纸包铜钱放在孩子枕边就可以镇住怪兽“崇”,大家纷纷效仿,人们给这种钱起了个名字“压崇钱”,因为“岁”与“祟”是谐音,所以又叫做“压岁钱”,孩子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压岁钱”历史悠久,最早在汉代就已出现,那时的钱币大多是圆形圆孔和圆形方孔。“压岁钱”的正面刻着“去殃除凶”、“福山寿海”、“长命富贵”等吉祥的文字,还有的“压岁钱”背面刻有龙凤、龟蛇、双鱼等吉祥图案。而在唐朝时期,这种前被宫廷用作春日散钱,宋元以后,正月初一被定为黄历新年,春日散钱习俗就演变为长者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

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这在《燕京岁时记》中有所记载:““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另一种是即由长辈用红纸包好,再孩子拜年时分给孩子。民国时期,出现了纸币,便流行用连号的纸币作“压岁钱”,取“连连好运”之意。

总之,压岁钱的习俗源远流长,它预示着镇岁、祛病、避邪、祈福等,是长者对晚辈的美好祝愿。@*(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今年的农历新年更与往年不一般,更添喜庆气氛。过去过农历年,都是华人关起门来自己过,很少引起西方社会的重视。随着新唐人的全球新年晚会的声势越来越大,华人新年已更多的吸引西人的关注,各国政要纷纷函电新唐人新年晚会,给华人拜年,越来越多的西人和华人同坐一堂,欣赏晚会节目,同庆华人新年。
  • 农历新年临近,中共又开始对法轮功进行诬陷。日前,中共喉舌媒体抛出一篇“新闻报导”,情节荒诞离奇,凸现造假者的弱智和丑恶。
  • 【大纪元1月2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吴岱璟台北十九日电)农历新年的脚步近了,在台湾的外国人也感受到年节气氛。外国人大多只身在台工作,他们是如何看待台湾人的新年?对于异邦的新年习俗是否好奇?
  • 【大纪元1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苏泰安/嘉义报导】嘉义市卫生局为使市民众过一个健康安心的农历新年,因此于日前针对市售年节食品进行抽验检查,项目包括肉类加工品11件、瓜子类10件、鱼肉加工品6件、糕类食品8件、糖果类2件、豆干类2件、沙拉1件、干货类30件等总计70件,检验项目为防腐剂、漂白剂、保色剂、人工甘味剂、规定外色素。
  • 财政部中区国税局虎尾稽征所表示,94年度综合所得税扣免缴凭单及股利凭单申报,已自95年1月1日起展开,为期1个月,由于最后一天(1月31日)适逢农历新年期间,依照规定将顺延至95年2月3日止才截止收件,但在95年1月28日至92年2月2日农历新年连续假期期间,虽不受理人工、媒体等申报案件;惟网路申报在新年期间仍予受理。
  • 九铁署理行政总裁黎文熹表示,东铁列车车底组件出现裂痕的情况已受控,不会影响农历新年其间的行车服务。
  • 【大纪元1月2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张弘光莫斯科二十一日专电)莫斯科夜晚摄氏零下三十度,台湾驻俄罗斯代表处二十日晚间举办农历新年台商聚餐,旅俄台商除感冒卧病在床外,全部携眷热情参与,驻俄代表陈荣杰祝旅俄台商新年发财,台商会长郑宗修也立下豪语今年赚钱要回请代表处工作人员,以感谢他们的热烈招待。
  • 维港中部1月三10日(年初二)晚上七时至九时划为限制区域,禁止船只航行,以便举行农历新年烟花汇演。
  • 农历新年快到了,在这个除旧迎新的时候我们来展望一下2006年。我们大家都知道在去年中共官方特别宣传一个学说叫做“和谐社会”,也叫“中国的和平崛起”。同时我们也知道,中共官方的民意调查却表明,人们最关心的是社会风气的败坏,在一个社会风气败坏的社会能不能达到和谐呢?
  • 中华文化自来就发现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阴阳生克之道表现在天地人间,表现在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而在民俗节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该当端午节莫属了!让我们来轻轻揭开这道绵延几千年的文化面纱,找找端午节俗中蕴含哪些阴阳五行的道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