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新埔凉井人文讲堂纪录罕见蜜蜂分巢球状蜂团

人气: 1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3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旭昇新竹县三十日电)你看过蜜蜂分巢迁徙过程的球状蜂团吗?蜂群中的女王工作是不断产卵来繁衍后代,当新的女王蜂产生后,旧王会带领一半的旧部属迁巢。位于新竹县新埔镇的凉井人文生态园区,纪录着罕见的蜜蜂分巢过程的球状蜂团,值得观赏。蜜蜂的生活型态是群体生活,每个个体都适当分工,一起维持群体生活。每一群体通常只有一只蜂王。

蜂王衰老、残伤、产卵力下降时,就需要更换蜂王,春天,工蜂开始筑造特殊的房间“王台”以培育蜂王。蜂王和工蜂都是雌性,它们原本来自完全相同的受精卵。三天后受精卵孵化时也还是相同的幼虫,但只有产于王台的幼虫才能从工蜂那里得到蜂王浆,生长发育成蜂王。

要培育蜂王并不容易,王台有十个左右,因此会产生相应数量的候补蜂王的幼虫。只有经过拼斗而取胜的一只才能成为新的蜂王。

春天,新的候补蜂王发育成蜂蛹时,老蜂王从工蜂那里就吃不到蜂王浆。因此,它停止产卵。为了将蜂巢移交给新蜂王,老蜂王和大批工蜂和雄蜂开始迁出蜂巢,称做蜜蜂分巢或分封。

这时,老蜂王带领着约半数的工蜂以及雄蜂他迁。它们各自吸食大量的蜂蜜开始出发。为了建筑新居,工蜂肚子中的蜂蜜除了用作暂时的食物外,一部分在工蜂的体内转化成蜂蜡,作为建筑新蜂巢的材料。

蜜蜂分巢时,大量的工蜂涌出蜂巢,随后,老蜂王、雄蜂离开蜂巢。大量的蜜蜂群会发出震翅声和特殊的气味。不久,老蜂王停留在树枝等地,工蜂便围拢过来,形成球状蜂团。其中几只工蜂会飞离以寻找新的筑巢地。找好地方,形成蜂团的蜜蜂就飞散,离开树枝筑造新家园。

凉井人文讲堂生态园区主人彭元岐老师表示,新埔旱坑地区重视自然生态,位于讲堂前的一棵树上,日前就有一个相当罕见的球状蜂团,由于形状硕大类似树上的蚁窝,称之为“一窝蜂”。

因为分巢过程,时间不长。一般民众可以看见分巢及球状蜂团的机会不多。游客发现这一奇景,赶紧通知彭元岐老师,以摄影机记录此一生态景观,并成为难得的教材。新春期间游客前往生态园区,有幸可以看见彭老师制作的影像纪录,有意前往的民众可以接洽彭元岐老师,电话为0九三六二七0六五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