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房价飙 台湾贫富差距恶化专题报导系列之一

--2005年台湾富户所得是贫户36倍 政府需因应--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10月1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唐佩君台北十五日电)2005年全台最富有72万户,平均全年劳动报酬新台币210万元;最穷72万户,全年收入仅5万8千元,两者相差36倍。台湾社会出现因贫穷烧炭自杀悲剧,却也有50万人拥上亿元身价。官员分析,这是全球化带来赢者圈效应,如何缩小贫富差距,政府有必要深思,及早提出解决因应之道。

如果富人生活是天堂,那么全台湾有72万户家庭,若想要抵达天堂,他们劳动收入必须乘上36倍。最近多数百货公司正进行周年庆大促销,民众对消费者排队等开门、看中意全买的新闻并不陌生,但这对大部分民众而言,只是特定时刻才会出现的阔绰消费,多数人平常可是掂斤论两的再三比较。感受到周年庆促销战魔力,民众近期对荷包厚薄情况可能特别在意,你是愈来愈有钱?还是理智的告诉自己绝不踏进百货公司一步呢?政府调查显示,去年穷人只能看着富人更快速赚钱,贫富差距伤口不减反增。

据调查,2005年全台湾共有720万户家庭,其中家庭可支配所得最高的10%,也就是最富有的72万户,受雇于人或本身是从事耕种“产业主所得”,这二项合计年劳动报酬210万元,较2004年增加约4万元。相反地,最穷72万户中,全年劳动报酬仅有5万8千元,较2004年减少约3千元;如果说富人所得收入好像是天堂,那么有72万户家庭,与天堂距离自2004年33倍扩增至2005年的36倍。通常政府说明贫富差距最常用比较项目是“五等分位”,把可支配所得户数分为五等分计算,2005年最低所得组全年可支配所得29.7万元;最高所得组179.6 万元,最高与最低相差6.04倍,也较2004年6.03倍增加。

买不起房子的平民百姓只能栖身铁皮加盖房屋,整栋房价不及毫宅内一间厕所。(中央社)


进一步回顾统计数据可发现,1981年仅为4.17倍、1987年4.69倍、1999年5.5倍、2000年5.55倍。这显示,台湾贫富差距日形扩大恶化。另一方面,美林证券日前发表财富报告,台湾有6万人拥有超过新台币3300万元金融资产;中央大学台湾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朱云鹏指出,若加计不动产,估计全台湾应该有50万人身价超过1亿元。台湾富豪到底有多少?行政院主计处表示调查时未将收入在多少钱以上者设定为富豪,但据今年8月最新公布家庭收支调查,透露出金字塔尖端的有钱人去年所得成长情况仍然让人羡慕。有钱人赚钱愈来愈快,不是坏事,但若穷人不能拉近距离,就可能会衍生出许多社会问题。

2005年底卡债风暴发生,陆续发生多起因为太贫穷,父母亲带着小孩一起离开人世悲剧。若政府适时对社会付出关怀,可解决社会问题,也可缩短家庭最低与最高贫富差距。据主计处资料,2005年最低与最高所得家庭接受政府福利补助、津贴,也就是一般所称“移转性收入”分别为5万5442元、2万7089元。此外,政府课税“移转性支出”,最低与最高家庭分别为7399元、8万9412元,这确有缩小贫富差距现象。调查显示,如果没有进行这二项措施,2005年所得差距将会自6.04倍扩增至7.45倍。台湾“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现象,社会解释成贫富差距恶化。不过,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主委胡胜正曾分析,这是因为全球化带来赢者圈效应,各国经济成果多半让金字塔前百分之三十的人所享有。

若台湾现象也是如此,这就可以解释为何这几年台湾经济成长数字亮丽,科技新贵、产业富商愈来愈有钱,但普罗大众薪水却老是原地踏步。

要如何使更多民众可以加入赢者圈?如何缩小日益恶化的贫富差距问题,在财政相对困窘的台湾,政府除加码社会福利政策外,是否必须及早提出因应解决之道,这将是政府必须深思的当务之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