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评空中读书会 第15集

《九评之二》评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起家的?

人气 2

【大纪元2月2日讯】(希望之声《九评空中读书会》节目) 联结收听

《九评之二》第二节《中国共产党不光彩的起家史》
(四)北上抗日——失败逃亡

李乐:我们今天要为听众朋友进行的是《九评之二》的第二节《中国共产党不光彩的起家史》的第四部分《北上抗日——失败逃亡》。

(朗读)

(四)北上抗日——失败逃亡

中共把“长征”说成是北上抗日,把“长征”炒成了中国革命的神话:长征是“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以我们的胜利、敌人的失败而告结束。

北上抗日是中共掩盖失败的一个无耻谎言,史实是1933年10月至1934年1月共产党的第五次反围剿遭到惨败,中共农村政权相继丧失,根据地日益缩小,中央红军被迫逃亡。这才是“长征”的起因。

向西突围,曲线接近外蒙和苏联是真正的长征路线意图。当时中共步履维艰,西进靠近外蒙,不至腹背受敌遭聚歼,兵败则进入苏联。选择走山西和绥远,一方面可以高举抗日大旗争得民心,另一方面是这一带安全,没有日本人,日军侵占的是长城一线。一年后共产党长征逃亡到陕北时,中央红军主力由八万多人减至六千人。

(朗读结束)

李乐:我们常常会听到中共讲长征啊、长征啊。

李唐:二万五千里长征吧。

李乐:它们觉得很荣耀。

李唐:穿着鞋二万五千里这样子跑,说要去抗日;其实国民党的说法是二万五千里“逃窜”,是逃窜不是长征,事实上也是,是失败逃亡的一个过程。

李乐:中国13亿人没办法看到另外一面的说法,他一直以为长征是个非常光荣的历史,是一个抗日的历史。

李唐:1999年,所谓建国50周年的时候,中央台有一出大戏就叫做“长征”。在那个时候推出这样的一个老戏,再重新把这样一个神话再演出一次,让中国人民为中国共产党所谓的丰功伟业再歌颂一次。

李乐:现代中国人读到的历史都是经过删改或篡改的,共产党一直很怕历史曝光,所以它对于新闻媒体的封锁非常严密。中共去年抗日那个活动,其实在香港、日本都有人大声呼吁说,其实最应该检视自己历史课本的是中国共产党。

李唐:没有错。我们再回到中国共产党在扭曲历史这方面所做的一些事情,回到长征的这段历史。我们在上一集讲到,国民革命军开始要北伐时,中国共产党和俄共就开始扯后腿,在黄埔军校宣扬北伐必败论;要不就是怂恿当时海军局的代局长李之龙挟持蒋介石,要把他送到海参崴去;或者是后来发动各种各样的暴动;甚至在国民革命军进入南京那一天,在南京发动暴动,使英美军舰对南京城炮轰等等。所以国民党和国民革命军终于忍无可忍,一方面发动清党,二方面就发动剿共战争。

李乐:我们可以再讲一讲周恩来的事情。

李唐:我们在上一集提到‘四.一二’,1927年4月12日被视为是清党的开端,在上海蒋介石缴械了中国共产党三千人的武力,后来展开逮捕,当时逮捕到了周恩来。

李乐:后来他怎么逃脱的呢?

李唐:后来他就登报声明“退出共产党”。

李乐:周恩来曾经退出共产党喔!所以后来他得以获释,但是他还是共产党,因为他继续破坏着国民革命军的一些活动。

李唐:但是我想在共产党那边,他们一定觉得周恩来“能屈能伸”、“识时务者为英雄”,但是我们看来真的是做人完全没有原则。

李乐:这是共产党的本性。

李唐:所以必要的时候不要说受一点委屈,你要他受十层的委屈,我相信他都会愿意受。

李唐:北上抗日是共产党的说法,它们把逃窜说成是“长征”。事实上在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历经国民党五次的剿共战争,最后一次被打得溃不成军就开始逃了,但是它们把这段历史称之为“长征”,我们稍微介绍一下这段历史。

李乐:长征到底是在哪个地方打到日本人呢?我们回顾一下中共的路线图就会发现,它一路上都是在躲避日本人。

李唐:其实国民革命军,或说是国民政府军,一共有五次剿匪或剿共,前四次的成效都很有限;但是这四次也累积了不少经验,因为他们发现中国共产党很会搞群众运动、搞洗脑、搞政治组织等等这些东西。

所以在第五次剿共时,当时国民革命军蒋委员长决定了第五次剿共的原则,就是“三分军事,七分政治”,也就是打一场胜仗军事本身只占三分,最主要是靠政治,也就是政务的部分。政治包涵很广,比如说如何去组织民心,如何去建构一套能够运作的制度等等,就是我们讲的政治作战。因为过去他们在剿共战争中发现共产党真的非常会搞这一套,所以在第五次剿共的时候就设定了这样的原则。

李乐:所以从旁边先下手。

李唐:不能光从武力着手,还必须从民心、组织等等这些东西去下手。第五次剿共是从1933年10月17日开始,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大概是1934年10月14日结束,经历了363天,将近整整一年。国民政府军为了第五次剿共,对日本还做出了一个忍让,在1933年5月还签定了“塘沽协定”。

“塘沽协定”对很多人来说是没有办法忍受的,因为“塘沽协定”使得日本的势力得以进入华北。张自忠将军的故事,李乐你知道吗?张自忠将军后来是自杀的,有一段时间他在华北负责和日本人周旋,曾经被人骂成是汉奸,那个背景就是“塘沽协定”。

当时为什么会签定这样一个“塘沽协定”?就是为了剿共,因为共产党一直在那边乱,让国民党一方面没有办法北伐,一方面也没有办法好好的对抗日本,所以蒋委员长有一个口号“攘外必先安内”,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来的。就是必须先剿共之后,才能好好的对抗日本,所以当时才做出这样的让步。我们看共产党真的是搞得……

李乐:人仰马翻、鸡飞狗跳。

李唐:后来的第五次剿共可以说相当的成功。1934年4月28日,国民革命军就攻占了广昌;到7月,中共所占领的地区只剩下几个县:江西的宁都、兴国、石城、瑞金、于都、长汀这几个县;因为占领的地越来越小了,补给线又被截断了,所以粮食、盐、军需品这些必须品都越来越短缺了。

李乐:那时候他们都是聚集在江西的西部。

李唐:大部分都是在江西。因为再这样下去,被围城了嘛,就可能坐以待毙,所以当时共军就决定分批突围。1934年7月,共军由方志敏率队七千人就突围了。这“突围”其实就是逃命了,但是共产党就是很会搞宣传,或者是说很会把自己不光彩的一面加以粉饰;他要突围,要逃跑,还用什么名义你知道吗?

李乐:抗日吧?

李唐:没有错,当时这个方志敏率领了七千人打着“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名义……

李乐:那日本人在什么地方呢?

李唐:嗯…日本人不在他们要去的地方。他就由江西瑞金,向福建、浙江和江西的边界去发展,这个地方哪有什么日本人?日本人都在北方!到了1935年,方志敏这一派就在安徽省南部被消灭了。

8月还有一个叫萧克的,也是率领七千人,由遂川往北突围,经过湘(湖南)南、桂(广西)北、黔(贵州)东,到了湖南的西边时只剩下一千多人。

1934年10月6日国军攻占了石城;共军的主力在10月15日从瑞金密秘的往南移,当时兵力只剩下七万人,工作人员九千多人,民夫五千多人,共大约八万五千多人,10月20日越过广东和江西的边境。

另外,由陈毅和项英留守,率领剩下的军队两万多人牵制国军;留守的人在1935年3月底大部分都被消灭了,瞿秋白也被逮捕、处死。江西的剿共在这里告一个段落。

李乐:我们可以发现他们是往西和往南跑,可是我们知道那时日本人其实都在北方。共产党之所以不让人民接触到史实的真相,其实是因为这些史实你一对照,你就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李唐:他其实就是在江西那一带,要不就是往东、往福建去;要不就是往西,到广西或者湖南这个地方跑,这些地方根本没有日本人。

我们刚刚大致讲了第五次剿共,国民革命军取得的胜利。第五次剿共的胜利其实就是共产党的失败,共产党在这样的大溃败之下就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实际上就是二万五千里流窜。接下来我们就跟各位朋友讲讲这个流窜的路线是什么。

1934年4月28日国军攻占了广昌后,中共中央就决定放弃在江西南部的基地,10月6日石城战役又失败了,石城当时也是共产党一个重要的根据地,之后中共中央和属下的共军主力就开始南移,踏上了所谓的二万五千里的流窜之途。

当时率领大军南移的重要人物有朱德、毛泽东。朱德、毛泽东其实是中共在井冈山、瑞金成立农民政权或苏维埃政权最主要的两个人,所以后来在台湾都称为“杀朱拔毛”。

李乐:我在某个老伯伯的手臂上看过。

李唐:“杀朱拔毛”就是朱德跟毛泽东,此外还有周恩来、林彪、刘伯承、聂荣臻、彭德怀、叶剑英、刘少奇、董必武等等这些人,他们逃窜的路线大概是从江西省的西南……大家如果有中国地图赶快拿出来了。

李乐:如果没有的我们为你报一下位置图:福建的旁边是江西,江西的旁边是湖南,江西和湖南的上面就是湖北,都在长江以南。

李唐:大家这样应该有点概念了。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逃窜路线,大概是由江西省的西南,到了湖南省的宜章县,然后经过广西西北的全县,当时他们本来是要和湖南省西部的共军指挥贺龙的部队会合,结果没有达成,所以他们就从贵州的东部又向西北走,然后在1935年1月攻占了贵州的遵义,在遵义这地方停了一下做整补。停在那边也没有闲着,就开始内斗!

李乐:开始争取领导权。

李唐:原本在之前闽变事件中失势的毛泽东,当时就指责了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在军事防御上的错误;所以大会就免除了当时由三国际钦点的,总书记秦邦宪的职务,也免除了周恩来的军委主席的职务,然后由毛泽东继任军委主席,毛泽东也被选为政治局的委员以及中央常务委员。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权力上升的开始就是在遵义会议,所以在中共的历史里都是大吹特吹遵义会议的重要性,特别是遵义会议在长征里面所扮演的角色,其实这根本就是为毛泽东个人擦脂抹粉。

遵义会议之后,原本共军是要继续往北到四川,跟四川的张国涛和徐向前的部队会合,但是在四川遭遇到国民党军的抵抗,所以只好经过贵州的贵阳以东,四月时进入云南,到了云南的东北部,然后通过金沙江之后,经过西康省再北上,最后到了四川西北之后才跟张国涛的部队会合,然后再北行到四川北方的毛儿盖,准备要进入甘肃跟陕西了。

李乐:我们再复习一下地理:刚才讲到临着长江是江西、湖南跟贵州,贵州的旁边是四川,四川旁边是西康,四川上面往左边算过去是甘肃、陕西。

李唐:当时跟张国涛会合的时候,张国涛的部队有七万人,毛泽东的部队只有一万人,毛泽东主张到陕北跟刘子丹(即刘志丹)联合,为什么呢?他往北走事实上是要到内蒙去。

李乐:他避开了日本人的那条线。

李唐:对,而且他主要是为了要打通国际路线,争取苏俄援助,就是我们在《九评》所看到的;往北走,就是打败的话他就要进苏联去了。但是张国涛却有不同的看法,张国涛认为国军已经在四川、陕西跟甘肃的边境有防备了,这样子上去的话会跟国军遭遇,所以张国涛认为应该南下,在四川和西康边境建立基地,然后趁机夺取成都平原。就是张国涛想要当诸葛亮,要到成都平原去。

结果后来这个争论开了一个毛儿盖会议,结果毛泽东争论赢了,所以就遵行了毛泽东北上的策略;结果在八、九月间一北上,共军在毛儿盖的西北附近一带跟国军遭遇了,就打起仗来了,结果就输了。

李乐:输了怎么办呢?

李唐:输了之后,毛泽东当时就率领了六千人,又挂了一个“红军陕甘游击大队”,的名义,逃到了甘肃西南西固县的附近,当时他手下有彭德怀、林彪、叶剑英这些人。

李乐:都是很熟悉的。

李唐:后来都被他整死了。结果张国涛对于毛泽东不顾友军,打败战到私下逃跑,非常非常的生气。

毛泽东当时跑掉还把朱德给撂下了,朱德从井冈山跟瑞金就跟毛泽东在一起了,结果毛泽东一打败就把朱德给撂下了,然后朱德就被张国涛给捡去了,然后跟刘伯承又退回毛儿盖的附近,宣布成立中共中央,当时还有这样一个过程。最后其实追得很远,最后共军有一路西路军,一路被追到迪化。

李乐:迪化!

李唐:对,就是新疆的迪化。

李乐:就是乌鲁木齐。

李唐:对,就是乌鲁木齐没有错,所以这就是所谓的长征。

李乐:其实没有碰到几个日本人哦!

李唐:对,没有错,在那个地方哪有日本人呢?

李乐:完全都是一个避开的路线。

李唐:对,没有错。所以说这根本不是北上抗日,这就是“逃”,而且逃的过程当中不顾同志,把同志给撂下自己落跑,毛泽东干了这样子的事情;即使当时跟他所跑掉的一些人,像彭德怀、林彪,后来也被毛泽东给一个一个给斗垮了。

李乐:我觉得他这个人就像《九评》讲到的,共产党是集合了一个最坏的部分。譬如说他不顾同袍战友的情感,把他给丢了,然后人就落跑。这在历史上也是可以看得到,在得权、得势之后,开始怕自己的势力会失去,先把跟着自己最好的部下、部属,虽然不是杯酒释兵权,但是他是更直接更暴力的方式,直接就把你铲平了。

李唐:这过程真的是很不光彩。

李乐:我觉得很难看吧!

李唐:今天我们的节目时间也到了,各位听众朋友有没有觉得对共产党有更多的了解了呢?大家晚安。

(据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九评空中读书会》节目录音整理)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九评空中读书会 第5集
九评空中读书会 第6集
九评空中读书会 第7集
九评空中读书会 第8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