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迷宫—希腊文明发源地克里特岛

人气 85
标签:

希腊是一个岛屿众多的国家,其中在地中海的克里特岛最为著名。克里特岛是希腊的第一大岛,面积有8000多平方公里,也是爱琴文化的发祥地。希腊神话中,宙斯(Zeus)曾化身成一公牛,诱使欧罗巴(Europa)乘之渡海,到达克里特岛,在这里诞下米诺斯(Minos)。除去岛上美丽的地中海风光,其北岸有米诺斯文化时期所建的克诺索斯古城的米诺斯王宫。

虽然现在只剩下残垣断壁,但仍依稀可辨出这座占地2万多平方米的巨型宫院结构。由于宫室门庭设计复杂,这里又被称为“迷宫”。游客的集中地就在北岸,由于威尼斯人曾在1210至1669年期间,统治克里特岛,所以岛上亦建有不少威尼斯格调的堡垒和教堂,十分典雅优美。岛上主要的市镇包括Hania、Rethymno、 Lraklio及Agios Nikolaos。 

伊拉克里翁 

  伊拉克里翁是克里特岛的首府、交通枢纽,几乎每一位到克里特岛的游客都会先来这里,再转往其他各地尤其是离伊拉克里翁不远的米诺安文明最重要的遗址——克诺索斯(Knossos)。伊拉克里翁也是克里特岛最现代、资讯最发达的城镇。到哪里收集情报呢?首先是城内的EOT旅游中心,位于Xanthoudidou一号,就在艾拉弗瑟瑞亚广场(Plateia Eleftheria)北边,伊拉克里翁考古博物馆对面。周一至周五8:00至15:00开放。现代化的伊拉克里翁,城市景观没太大的特色,城墙将市区围成面海的扇形状。你只在地图上认出威尼斯广场(Venizelou)和艾拉弗瑞亚广场,两个主要广场之间就是伊拉克里翁最热闹的血拼逛街的地方。伊拉克里翁的中心地标是威尼斯广场附近的莫若西尼喷泉(Morosini)。喷泉已不喷水了,白色的喷泉座上蹲坐数只石狮,另称狮子喷泉。 

威尼斯广场 

  广场方圆两百公尺内是当地吃喝玩乐的中心。威尼斯广场上有两家毗邻卖沙威玛(Kebab)的小店,靠近喷泉这一家门庭若市,一个沙威玛500dr.,料足实在,好吃又便宜。狮子喷泉附近有不少露天餐厅、咖啡座,桌上菜单有照片,方便游客解决民生问题。Dedalou是一条怡人的商店步道街,没有车辆和你争道,两旁有一切满足游客民生或购物需求的商店,包括复合式餐厅、书店、服装店、金银饰品店、旅馆、兑换外币、艺廊、纪念品店、唱片行等。想看当地年轻人消磨时间的方式,推荐你到Korai、Perkidari、Androgeo三条巷弄交叉口,这里的声音分贝高得出奇,尤其是下午茶及晚餐后的时间,当地打扮时髦的年轻人三、五成群点个啤酒饮料、小零嘴,谈天说笑;在这个街口,Rcbels等四家各具特色的个性酒吧占据四方,桌椅摆到外面,使得原本不小的巷道,有时还得侧身而行,处处高朋满坐,要找个露天座位,手脚得快。这里一杯冰咖啡约800dr.。 

25 Avgoustou 大道 

  这是市区通往港口的大道,凉廊(Loggia)、圣马可斯教堂(Agios Titos)都在这条街道旁。圣提多斯是克里特岛的守护者,他的头骨仍保存在教堂内,教堂前有一小广场,市政府大楼凉廊的石柱造型非常古典,是伊拉克里翁最优雅的威尼斯式建筑之一。由于25 Avgoustou是港口往市中心的主要干道,搭船的游客多会经过这条大道。因此,这条大道上有许多家银行和旅行社,另外,租车行、兑换外币商行也不少,方便你马上解决换钱、住宿及询问各种旅游资讯。港口路(Port Road)上有两处巴士车站对街而立,往西部的哈尼亚(Hania)、雷色农(Rethimnon)必须在靠港口的巴士站搭乘,而城墙旁的车站发车前往东部尼可拉斯(Ag.Nicolas)、拉希西高原(Plateau Lathissi)及克诺索斯(Knossos)。旧港显目的土黄色城墙为威尼斯人攻城掠地的历史证明。  

艾列弗瑟瑞亚广场 

  Dikeosinais路的尽头是高大绿树与银色巨雕矗立的艾列弗瑟瑞亚广场(Eleftheria)。到伊拉克翁,绝不能不参观的考古博物馆就在这个广场旁,广场旁11号的Astoria Hotel(电话:229002),是伊拉克里翁A级、也是最高级的四星饭店,一晚住宿费高达25000dr.以上。全世界收藏米诺安时期文物之最的伊拉克里翁考古博物馆,位于广场旁。伊拉克里翁考古博物馆的重要性及地位,在全希腊仅次于雅典国立博物馆,名列第二大博物馆。如果你安排了克诺索斯皇宫之旅,一定不能错过这座博物馆,这里的古物会让你在参观遗址时,对米诺安文明有更具体的认知。 

克里特历史博物馆 

  克里特历史博物馆(Historical Museum of Crete)是伊拉克里翁另一座著名的博物馆,位于靠海边的Lahana 一栋十九世纪的房子。一楼有间纪念“希腊左巴”作者Nikos Kaxantzakis 的展示室,收藏他的书信、书籍等, 另一间则是展示克里特战役的照片及一些史料;二楼是民俗服饰、艺品的展览室。Kalokerino也是商店林立的一条大街,直至穿出城墙。在名为Pandokratoros的城墙堡右转,为另一巴士总站所在,前往南部海滩度假地巴达拉(Matala),米诺安时期第二大宫遗址费斯托(Phesto)的公车都是得在这里搭乘。 

  1866菜市场街伊拉克里翁菜市场位于Odos1866,离威尼斯广场很近。这是一条有趣新鲜、生活化的街道。蔬菜水果摊上新鲜、充满光泽的各式水果令人看了就流口水,希腊式的皮革味,弥漫在拥挤的市场里,形成一股独特的味道。肉贩的叫卖声更是充满生气。橄榄油、蜂蜜、葡萄以及仿古制的各种纪念商品则是观光客选购的重点。走到尽头,则是威尼斯统治时留下的一座大理石喷泉Bembo。 

阿吉欧.尼可拉欧斯(Agios Nikolas)    

  阿吉欧.尼可拉欧斯是克里特岛第四大城市,也是拉希西省(Lassithi Prefecture) 的省城,位于克里特岛东北部伊拉克里翁以东69公里,两个小时的车程。一座宜人的海滨度假城市,起伏的山丘地势,环抱着美丽的Mirabello港,这几十年,由于到访的旅游者人口相传这座城市的美丽,促使当地观光业大大发展,每到夏季吸引大批游客涌进渡假。尼可拉欧斯的公车站位于城南,若非搭船直接前来,公车站应是你展开城市游的起点。

公车站的上坡路S.Ven izelou通往市区的中心广场,从广场直接走上下坡路Roussou Koundourou可到港口。在尼可拉欧斯除了可以逛街享受都会购物的乐趣,步行可到几处各具特色的海滩,这是其他城市难以向背之处,也让尼可拉欧斯比其他三大城市更具度假气氛。位在公车站旁边的阿摩海滩(Ammos Beach)及阿尔米诺斯海滩(Almyros)是游客弄潮戏水的方便地点。 介于上述两海滩之间的市立海滩俱乐部 (Municipal Beach Club)有游泳池、儿童池、儿童乐园及小型高尔夫球场,相当适合亲子同游。面对大海,从公车站往左边,沿着海岸,经过海事船坞,爬过小丘,六、七分钟的步程,可达闹中取静的奇卓拉提亚海滩(Kirtoplatia Beach);往伊劳达(Elound-a)方向可到城镇东北边的阿毛迪海滩(Amoudi),虽然远了一点, 但保证令你满意得没话说。 

哈尼亚(Hania) 

  “克里特岛最美丽城市”哈尼亚位于克里特岛西北部,是哈尼亚省的省城,也是该岛第二大都市。哈尼亚最迷人的地方在于旧港附近的旧城区,也是游客吃喝玩乐的中心。哈尼亚的第一批居民出现于米诺安时期,当时该城称为奇多尼亚 (Kydonia)。希腊时期成了一个繁荣的城邦国家,一直维持到罗马人的统治。十三世纪威尼斯人统治哈尼亚,建筑城墙,防止土耳其帝国入侵,目前城墙在港口附近仍然可见。1645年,哈尼亚落入土耳其之手,1898年哈尼亚成为克里特岛的首都,直到1971年才由伊拉克里翁取代。由于该市异族多,使得哈尼亚的建筑呈现多元风貌,拜占庭、威尼斯、颚图曼土耳其、新古典等各种形式艺术兼容并存,让哈尼亚的市观格外迷人。 

  哈尼亚是克里特岛西部最重要的城市,西部各地的旅游都以哈尼亚为枢纽,公车总站有详细的路线班表。 

  公车站位于奇多尼亚斯(Kydonias)街上,旁边为C级旅馆欧马罗(Omalos) 及萨马利亚(Samaria)。经过这两栋旅馆,走到十字路口,右前方绿地即“1860广场”。计程车站及市区公车搭乘处设在广场旁,载客往邻近的海滩度假地。 

  从“1860广场”直走, 经过红绿灯的大马路能往旧港的主要大道Halidon。走在Halidon就可以感觉到离热闹旧区不远。 街道两旁有许多旅行社、租车行、银行以及纪念品、服饰品;不到三分钟,右手边可见大教堂,前面有片大广场, 邮局就在广场旁。 

  考古博物馆位于Halidon 21号,这栋建筑原是圣芳济教堂,十六世纪就存在,属威尼斯风格教堂,后来被土耳其人改为清真寺,地上留有一座土式喷泉。馆内陈列新石器时代至罗马时期,在克里特发现的古物。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五,8:30到15:00,入门票500dr.。 

  经过考古博物馆再走几步路就来到人潮熙来攘往的威尼斯广场(Venizelou Sq.),广场四周全是露天咖啡座,就连顶楼也开放商业。在广场旁的George Chaicalis书店, 你除了可以买到明信片、地图及旅游书还有许多英、法、德文小说。 

  旧港的Akti Koundouioti 整条街道从头到尾一整排都是餐厅、咖啡座,提供海鲜意大利面、希腊传统料理等各种菜色,码头上停着大大小小的游船,招揽出海看夕阳或是到斯班达岬 (Cape Spanda)的生意。港口的灯塔(Faros) 建于1830年,为威尼斯式灯塔,如今已成为哈尼亚的代表建筑之一。 

  港口左边的地标是一栋圆顶建筑,看起来很怪异,像章鱼伸出脚须一般,是土耳其人在哈尼亚唯一的清真寺(Tzami),因为当时他们总是用教堂来当作清真寺用,向阿拉致敬。码头仓库(Neoria)位于港口东南边,威尼斯人建了这座有二十三间的大仓库,用来保护他们的船只,现在只留下九个。 

  哈尼亚的室内市集(Agora) 是喜欢感受当地人民生活的旅行者千万不能错过的地方。这座政府立案的市集位于市中心,一幢透光建筑物(Piatta Forma)内是个食物贩卖市场中心,包括肉类、蔬果、杂货等,相当热闹,也是自助旅行者补充食物的供应站。 

  往昔旧区最主要的街道Zambeliu,现在和其他的街道比起来,可说只是一条小巷,两旁的房子非常旧,却饶富情趣,值得一逛,有民宿、杂货店,还有数家甚具特色的餐厅。其中有一家废墟,每到晚上,经过的行人一定会停下脚步,从门口好奇地探头看一下里头的气氛,菜单就贴在墙上。 

  另一条热闹的小街Kondilaki和Zambeliou一样,夜晚比白天更美。一到晚上,靠近Zambeliou的数家个性酒吧使得Kondilaki异常热闹,舞曲音乐阵阵响;这条街艺品店特多,而商家的二楼都有民宿出租(Rent for rent)。喜欢夜生活的人,投宿于此很方便,但睡觉怕吵的人可得远离此区。 

  著名的皮革街Skridolf是当地人取的,字源来自于Stivanadika,Stivani就是皮靴的意思。据说哈尼亚皮靴是全希腊最好的,而这里有不少老字号的店家,17号的鞋店老板Markoyl-akis先生,做鞋做了五十几年,是这条街的精神代表。 

拉希西高原(Lass-ithi Plateau) 

  有“风车之谷”美誉的拉希西高原曾是克里特岛最富盛名的代表景致:七千座风车迎着高山谷地吹来的凉风转动着风车架上的白色帆布,在山峦、田地的绿色大地衬托下,白帆点点,美不胜收。可惜现在还在使用的风车已经很少了,但拉希西高原的气势仍在,只不过再也看不到上千座的白风车在风中摇曳生姿的美丽景象。这里的风车并不像基克拉泽群岛上那种石块、水泥砌成的坚固的风车房,而是铁制鹰架般的建筑。 

  二十个村落散居拉希西高原,其中最大的乡镇为Tzermiado。从伊拉克里翁到拉希西高原这段弯延的山路,山景秀丽壮观。拉希西高原位于海拔九百公尺,夏天阳光虽烈,但气候凉爽,冬天甚至会下雪,直到四月天气才好转;夏季时高原上到处是桃子、苹果园以及核桃树。位于高山之中的拉希西高原交通不便,但由于土壤肥沃,早在米诺安时期就有人迁居于此开垦这块土地。威尼斯人、土耳其人统治克里特岛时,这处难以到达的高原成为叛乱军的温床。十三世纪时,威尼斯人把居民赶出高原,一度使这里荒废了两百年。 

  狄克物翁山洞(Dikteon Andron) 拉希西高原是游客前往著名的狄克特翁山洞的必经之路,由于这座山洞,拉希西至今仍是克里特著名的观光路线。根据希腊神话,狄克特翁山洞是宙斯诞生的地方。1880年这座山洞重新被发现。事实上,米诺安中期至古代这里一直有祭拜宙斯的仪式在进行着。

根据荷马的说法,宙斯被他的妈妈瑞亚藏在这座山洞,以免被他的父亲克诺洛斯吃掉。后来,宙斯联合母亲救出了被吃掉的兄弟姊妹,并打败父执辈的巨人神族,宙斯成为统治天地,当上了奥林匹亚的众神之王。狄克特翁山洞深达近百公尺,墙壁凹处被认为是宙斯摇篮放置的地方。山洞内满布钟乳石柱、石笋,被形容为宙斯升天之后,留在人间的脑袋。 

  狄克特翁山洞下的小村落Psychro有两家餐厅,公车站前则是一处卖传统手织品的小店。下车右边就有指示牌往山洞,住在这里的居民会指路告诉你,走过山坡小路,接上柏油路就可到山脚下。步上石阶梯,往上爬这座山,大约还得花十五、二十分钟的崎岖山路才能到达狄克特翁山洞入口处。如果你担心体力不能负荷,也可在山脚下花2000dr.骑驴上山。 

马达拉(Matala) 

  位于费斯托——西南边四公里的马达拉,在米诺安时期是费斯托斯外港,离克里特首都伊拉克里翁七十五公里远,每天有数班公车往返其间,途中停靠费斯托斯,因此,马达拉和费斯托斯可以当成同一旅游线路。 景致优美独特的马达拉,其海滩在克里特岛被评为数一数二的。

 北面如立体雕刻般的岩石山洞可能是史前时代穴居、工作之所,一、二世纪时则被当成是墓地,目前受考古机构(Archaeological Service)保护。 这座小丘上大大小小的洞穴,加上白细的沙滩和清净的海水,成为许多观光客的最爱。而早在六十年代,这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嬉皮区,人们就住在山洞内悠闲地过着日子,完全把尘世抛诸脑后。即使是今日,游客虽不少,但马达拉仍保有那份闲散的生活气息。

马达拉有很多旅馆、民宿出租,而马达拉的露营地则位于海滩的南边,二十五英亩的营地上绿树丛丛,有迷你市场及各种营地设备,提供很不错的住宿条件。如果你在马达拉,记得晚上到餐厅和咖啡馆品尝鲜美的海鲜、和当地的佳酿。 

米诺安皇宫 

 想了解克里特创造出来的米诺安文明,米诺安皇宫遗址是最快进入该文明的捷径。英国考古学家亚瑟.伊凡斯爵士(Sir AuthurEvans) 在二十世纪初挖掘克诺索斯遗址时,首先用到米诺安皇宫这个字。至今,克里特岛共发现了四座米诺安皇宫,依大小分别是克诺索斯(Knossos)、费斯托斯(Phaestos)、马利亚(Malia)以及札克罗(Zak-ros)。

据说在哈尼亚地下还有一座,而且岛上可能还有未被发掘的皇宫或是米诺安建筑群。我们并不晓得谁、用什么方法统御克里特的米诺安皇宫。可能是祭司国王、祭司皇后或者是一群祭司,当时没有留下文献,无法明确地说明,但是随着考古学的发现及推测,克里特当时社会形态,与东方的埃及、美索不达米亚极为相似,都是神权统治的国家。 

  米诺安皇宫的存在具有两项重要的功能:经济和宗教。相当多的仪式设施散布在广大宫中的许多房间里,除此之外,在克诺索斯皇宫发现了不少带有宗教仪式意味的壁画也是见证,其他三座几乎没有出产类似的壁画。所有的皇宫都有仓库,位于西侧大门入口处的地方。仓库及工坊紧邻神庙圣殿,这是神权统治的社会模式,显示创造财富的经济工作和行政大厅都操控在祭司手上。 

克诺索斯皇宫:牛怪的庇护所 

  令世人眼睛一亮的米诺安文明,最重要的遗址当属克诺索斯皇宫,皇宫位于现今克里特第一大城伊拉克里翁(Iraklion)南边五公里。这座壮丽雄伟的皇室建筑群位于克发拉(Kefala)山丘,依傍凯瑞托河(Kairatos),占地2200平方公尺。地点极佳,靠近海洋,后有森林。自然资源富饶。森林内出产的Cephalonian松树,成为兴建皇宫梁、柱的材料。克诺索斯遗址包括:克诺索斯皇宫、米诺安楼宇、小皇宫、皇家别馆和戴奥尼索斯之家(著名的罗马壁画),南边的皇室圣殿、墓地及旅行者客栈。目前只有前两者对外开放。

考古挖掘显示,新石器时代(公元前6000年或更早)就有人居住于此,而克诺索斯的石器水准可说是欧洲之冠,第一座皇宫建于公元前两千年,毁于三百年后的大地震;后来同一地方又重建新皇宫,更为豪华气派,一百年后又因强烈的地震而毁城。在这个时期在皇宫附近陆续出现一连串的卫星城镇,如小皇宫,皇家别馆和南方之屋,克诺索斯此时已发展成一座大城市。从邻近出土的墓地群判断,当时人口达十万人之多。

然而,伟大的人类建筑终难敌自然天灾。公元前1454年,圣托里尼岛火山爆发,皇宫再度受创。在最后的一次破坏之后,除了瑞亚神庙(Rhea Temple),皇宫渐被遗弃。克诺索斯以城市国家之姿走过历史,直到拜占庭时期,没落沦为无足轻重的小村庄Markys Toihos。   

费斯托斯皇宫:米诺安文明的佐证 

  仅次于克诺索斯皇宫,克里特岛第二大皇宫的费斯托斯(Phaistos),位于克里特中部的山丘, 距离伊拉克里翁南方63公里。费斯托斯地理位置很好,俯视物产丰富的美沙瑞(Messara)平原,占地9000平方公尺,马达拉为其外港。费斯托斯皇宫和克诺萨斯皇宫一样,也是当时宗教、经济活动中心。

费斯托斯皇宫由意大利考古学家挖掘出土的,它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皇宫的规模,费斯托斯的皇宫的出土让我们知道了在米诺安文明中,有两个不同皇宫时期的存在,对于米诺安文明历史有相当大的帮助。费斯托斯最早建造于旧皇宫时期(1900-1700BC),因为一场大地震而受毁,而后重建展开了新皇宫的历史(1650-1400BC)。根据传说,费斯托斯是Radamanthis国王所建,即米诺安的弟弟。费斯托地灵人杰,古代七位哲人之一Epime-nidis也是出生在此地。

米诺安时期,费斯托斯的地位很重要,后来也参与特洛伊战争,在多利安时期地位举足轻重。Archaic、古代希腊时期,国势盛及一时,西元三世纪才被摧毁。费斯托斯遗址的参观路线从皇宫西翼进入,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通往西庭的十五万公尺宽的大石梯,旁边是剧场区。和克诺索斯遗址一样,费斯托斯有圆型大地洞、大广场,住宅区;遗址中间依稀可看出是当年主要的房间部分,有许多石隔房间,北边则是皇室居所。在皇宫发现的费斯托斯圆盘目前收藏于伊拉克利翁考古博物馆展示,遗址只剩几个大瓮。 

马利亚皇宫:面向大海的遗址 

  马利亚皇宫遗址离马利亚城(Malia)三公里, 和克诺索斯、费斯托斯的建筑群一样,有座复杂的皇宫和城市屋宇结构。不一样的是,马利亚皇宫并非建于山丘上,而是建于富饶的平原,面向着大海。马利亚皇宫占地7500平方公尺,1915年由Chatzidakis发现的,后来法国考古学家接手。马利亚皇宫在考古学的观点来说,是属于地方性的皇宫。据说,宙斯和欧罗巴的第三个儿子色佩东(Sarpedon)统治这个地方。 

札克罗皇宫:贸易鼎盛的据点 

  札克罗(Zakros)是唯一一座不在伊拉克里翁省内的皇宫遗址,也是目前发现最小的米诺安式皇宫。位于东克里特的札克罗靠海,推测札克罗是米诺安时期对埃及、安纳托利亚、叙利亚和塞浦路斯的主要贸易点。札克罗皇宫的建筑形式也是和其他皇宫一样有迷宫般的走道和房间。出入口位于东边,直通港口,西翼则是圣地。 

帕雷欧霍拉(Paleochora) 

  位于克里特岛西南角的帕雷欧霍拉,60年代被追求自然、解放心灵的欧美嬉皮发现,使得这座原本宁静的偏僻小渔港成为一处度假圣地。帕雷欧霍拉现在仍不失宁静气息,不仅是背包自助旅行者喜爱的地方,也吸引许多带着小孩的家庭前来度假。

帕雷欧霍拉位于岬湾上,两边临海。岬尽头的山丘上有座十三世纪威尼斯城堡,城墙已破败得不多了,形同一废址, 但登高可一览小城全景;城堡内一片荒芜,长满许多一团又一团的紫色植物。帕雷欧霍拉吸引游客的不是这座城堡,而是两个迥然不同的海滩。公车站位于主街El Venizelou,Lissos 旅馆就在公车站对面,下车后,从旅馆对面的巷子进去,这里有许多房间出租,走到底就可以找到石头海岸,往右可抵达旧港,往左可到石头海滩。

帕雷欧霍拉的石头海滩相当棒,非常受家长的喜欢,鹅卵石的沙滩,水不深,很干净,适合小孩嬉水,也是海泳的最佳地点。迎风的另一处沙滩则是该城主要的弄潮地,成排的遮阳伞绵延数百公尺长,就可知它有多受欢迎。El Venizelou 有许多复合式的咖啡餐馆,旅游中心也在这条街上,离公车站三条街口远。连接旧港和沙滩的东西向大街Kontekaki,有许多食馆、旅馆以及数家旅行社、租车行。邮局位于沙滩的滨海大道。帕雷欧霍拉要找吃、住的地方很容易,到处都有,而且入夜后蛮热闹。 

萨马利亚峡谷 

  萨马利亚峡谷(Samaria Gorge)是克里特岛最鬼斧神工的自然美景,它是希腊境内,也是全欧洲最长的峡谷地形,到克里特岛西部旅行,很少人会错过这趟有益健康的自然景观旅程。1962年,萨马利亚峡谷被希腊列为自然国家公园,拔地而起的山恋形成的山谷高达500、600公尺以上,峡谷最宽处有150公里,最窄的两峰之间甚至只有3公尺的距离,景观壮丽。

走萨马利亚峡谷,千万记得要穿一双最舒服的运动鞋,因为路不好走,沿路崎岖,河床多石。从山区村落欧马罗(Omalo)再进去山内的克西罗斯卡罗(Xyloskalo),是萨马利亚峡谷的北边入口处,从此起程一直到峡谷出海口的阿吉亚.努美利(Agia Roumeli),全长十八公里。也有人反着走萨马利亚峡谷,由于是一直在爬坡,更累,更具挑战性。清晨搭上从哈尼亚(Hania)开往欧马罗(Omalo)的早班巴士,约经一个半小时可抵萨马利亚之旅的起点,也就是巴士的终点站,即使是六月的夏季,高山上的空气还冷得很。最好穿件薄长袖上衣,等步行后身子暖了再脱。

进入峡谷公园,扶木梯弯延依山而建,非常陡峭,沿路得注意落石。二十分钟后可到达第一处休息点,喝口冰凉的山泉解解渴,经过下坡路段的第二处休息处,已可听到溪水声。萨马利亚峡谷山有野生动物及各种植物、花朵,山羊则是萨马利亚峡谷的代表动物。走了六、七公里的路程,来到相当宽广、宛如一座山谷的河床,满地大大小小石头。经过石桥抵达已成废墟的旧萨马利亚村,树荫下有数张野餐桌椅,是来往游客用餐的好地方。再往前走,便进入萨马利亚峡谷最戏剧化最精彩的景观。

白山山脉(Lefki Ori)山峰间和佛利卡斯山(Mt Volika)之间形成的萨马利亚峡谷,游客延着河床,顺溪揽胜12公里处的峡谷最窄,只有3公尺宽,称为“铁峡谷”(Iron Gate),此处河水湍急,是全程的焦点。从峡谷仰望层层堆积, 经过上千甚至万年的岩层巨石的山峰,一定会感动于它的那份雄伟壮丽。当你出了南口,五、六小时的健行接近尾声,上衣已湿,两脚发酸,也渐渐感受到强烈的海风以及海洋气息,因为峡谷的出海口——阿吉亚.努美利(Agia Roumeli)就在眼前。你可不要因为艳阳高照就躲在海边餐厅纳凉,因为接着应该换上泳衣,跳下海,享受清凉的地中海水浴,或是在沙滩打个小盹,做个日光浴。完成一趟名符其实“上山下海”之旅。 
【世界旅客游网】 

相关新闻
李家同:我们应该重视技职教育
希腊发现亚历山大时期陵墓
造型艺术中的“笑”
禽流感病毒经候鸟持续散播 疾管局呼吁出国远离禽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