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党政合议 关键在府院党三聚头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26日讯】〔自由时报记者苏永耀/台北报导〕民进党前日宣布停办中国政策辩论会,暴露党政不同步。民进党秘书长林佳龙昨日定位此事为“沟通失误”,并非谁打谁。但他认为游锡堃主席推动的“党政合议”,除幕僚阶层横向联系外,关键在总统、行政院长、党主席等“巨头”会议能否成形。

林佳龙说,高层会议不见得要定期举行,但将是决策过程最重要的一环。这次党政沟通出现的问题,相信应会让执政党内软极思考,高层机制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立委庄硕汉认为,党政沟通机制本就应强化,但因目前台湾的宪政体制混乱,总统与阁揆各有权力基础,党主席也有一定声望,要透过平台与机制让府院党高层沟通协调,确实有其理想性。只要参与者体认到这并非权力分享,高层沟通平台仍应积极推动。

李文忠:已有协调机制 心态待调整

立委李文忠则认为,党政协调机制已有很多,参与者也有一定诚意,问题是各个权责单位有无认知到必须与其他单位协调。心态上若无适当调整,无论哪种机制都会出问题。

由于党内立委反弹行政院先公布“积极管理,有效开放”两岸经贸政策配套方案,游锡堃前日上午被迫宣布停办中国政策辩论会,陈水扁总统也随即在前日中午约见游及国安会秘书长邱义仁讨论后续处理。行政院并对径行公布方案表达歉意。

邱义仁曾当面向游建议,是否能续办辩论会或用圆桌论坛等替代。游认为,党中央既已宣布停办,其他方案党内立委又不见得领情,应维持停办的决定;总统最后支持游的决定。

新闻评论/放弃本位 合谋共议

记者苏永耀/特稿

停办中国政策辩论会衍生的党政分歧问题,其实不是新鲜事,但因这次“较大条”,又牵涉新上任的阁揆苏贞昌与党主席游锡堃两大“天王”间关系,更引发揣测。

辩论会由于不确定性高,最终的共识结论甚至无法预测,行政部门希望“积极管理、有效开放”方案能“愈快愈好”的心态完全可以理解,否则一旦辩论会结论与政策相左,苏内阁恐陷于两难。

但党中央事前未能掌握行政部门的动作,也是事实。党务部门希望藉辩论会提高未来推动两岸政策的“正当性”,但行政部门的不安,与党政间的不协调,使整个戏码完全走样。

平心而论,无论举办辩论会,或是提出“积极管理、有效开放”两岸经贸政策的配套方案,都是“陈水扁总统的指示”,党政部门是各依权责推动。这里头或有一定本位考量,但最后的决策产出不应是各唱各的调。

无论是党还是政,都是总统的左右手,民众已相当厌烦决策的再次失当或粗糙。所以居关键角色的陈总统,本就是责无旁贷。

执政六年多的民进党政府,不能老是要进行政策的危机处理;一个好的政策,若因时机或节奏上的战术错误,导致整个政策的挫败,实在得不偿失。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