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玛峰上的道德争议

人气 576
标签:

【大纪元5月25日讯】(大纪元记者陶意综合报导)本周三,新西兰各大媒体纷纷报导了有关一位登山者上周在登顶珠峰后耗尽氧气未能返回的消息,而路经这位濒危者继续登山的人士估计多达40多人,其中也包括上周成为世界上首位双下肢截肢人士登上珠峰的新西兰人,47岁的马克‧英格利斯(Mark Inglis)。对此,世界首位登上珠峰的埃德蒙‧希拉里爵士(Edmund Hillary)(新西兰)公开发表意见表示不能接受这样的做法。

这位名叫戴维‧夏普(David Sharp)的英国独立登山者,年仅34岁,他是在登上珠峰后下山途中耗尽氧气,在大约8500米高度的一处岩石下倒下,没有返回。他在此次登峰前曾经有过两次失败的尝试。对于这个悲剧,希拉里爵士表示,“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让一个人留在岩石下等死。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马克‧英格利斯的话

对于舆论的指责,马克‧英格利斯表示他们的队伍做不了什么事情。他在接受电视一台的专题采访时表示该名等山者没有氧气,也没有合适的手套。他致电登山指挥者,但得到的答复却是这个人已经数小时没有氧气了,他实际上已经死了。据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登山专家表示,在那样的环境下,在没有足够氧气供应的情况下,登山者可以存活5-6个小时。如果重新吸入瓶装氧气的话,可能恢复8成体力。马克‧英格利斯也承认他们的队伍可以多做点事情,但他表示在8500米高度上,让自己活下来已经极其困难了,何况别人。不过,马克‧英格利斯的队伍也是唯一一支尝试帮助这名英国登山者的队伍。

希拉里爵士:过去根本不会发生这样的事

全球首位登上珠峰的希拉里爵士(AFP)


希拉里爵士对发生这样的事情难以相信,认为马克‧英格利斯不应该将英国登山者留之不管。他认为在他们那个年代,普遍具有对于其他登山者的责任感,这样的事情根本就不会发生。他认为如果在他1953年首次征服珠峰之行时,如果当时两名有病的同伴没有返回基地,他们就会取消那次行动。

他对马克‧英格利斯登峰的目标表示理解,但对将这一目标置于救人之上而感到难过。“我的探险队伍中的每一个人有什么困难,……整个探险队转而使他重获安全才是应该的做法”。他认为操作的困难不是借口。

他对于目前登峰的商业化表示批评。不同水平的人可以交纳高达10万元向导费,有些人甚至是被推着登上峰顶的。他认为只注重登上峰顶而任由别人躺着等死不是什么高兴的事。这与那个人是哪个队伍、国籍等都无关。把人安全带回是他们那个时代登山者的任务。这样的事情也不应该再重复了。

首位双截肢登顶者也曾经被人救助

作为首位登顶成功的双截肢者,马克‧英格利斯24年前也曾经被困新西兰的库克山。当时为了救助他们的登山队伍,一架直升飞机在飞行途中坠毁。但作为当时救助马克‧英格利斯的一名救援人员,也认为从珠峰救人几近于“不可能的任务”。在他记忆中珠峰成功救援的例子是从8400米处,而且当时被救援者是自备氧气,可以独立行走。

另一位曾经试图在珠峰上救助他人的新西兰人,罗伯‧豪(Rob Hall),曾5次登上珠峰。但在1996年最后一次成功登顶后,为救助另一登山者,而与之一同死于珠峰。他的遗孀简阿‧诺德Jan Arnold在接受电视一台采访时表示,“那就像要从月亮上把谁带回来”。对于戴维‧夏普的死,他的家人亦没有指责任何其他登山者,认为(那时)每个人的唯一职责是救自己。

*****
超越死亡可能也是登山的一部分,戴维‧夏普是这个登山季节中第7名死于珠峰的登山者。可以确定的是,关于救还是不救、救得了还是救不了的争论还会继续下去。每一登山者在极度缺氧的条件下能迅速厘清这个可能攸关生死的问题,没有平时的准备,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登山者征服珠峰后因体力不济氧气耗尽丧生
北美票房综述:星球大战依旧 西斯大帝连庄
情定世界屋脊 尼泊尔一对青年珠峰顶结婚
珠峰高度8844.43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