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古长城遗迹保护工作难度高

标签: ,

【大纪元5月7日报导】(中央社台北七日电)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万里长城遭受破坏亟待保护,但中国长城遗迹保护调研组调查后认为,目前长城遗迹保护工作面临保护难度大、地方政府经济拮据、保护工作认识不够以及人为破坏严重等四大难题。

新华网报导,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组成的调研组,从去年六月上旬至十一月下旬,先后深入宁夏各地调查二十多处长城遗迹。

调查发现,宁夏境内现存长城总长度一千五百公里,有城台七百多座,但长城保护状况令人担忧。

宁夏政协委员提出的长城保护专题报告说,宁夏长城保护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保护难度大。由于宁夏境内的长城分布在地广人稀的戈壁荒漠、高山峡谷,点多、线长、面广,文物管理人员很难到达现场,增加保护难度。

二、长城穿越的地区大多经济贫困,地方政府财政紧张,很难拿出大量专项资金用于长城保护,加上缺乏保护长城墙体的科学技术,为长城保护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三是对保护长城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一些地方没有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文物的关系。

四是人为因素破坏严重。长城被毁坏原因除风雨剥蚀、山洪冲刷、风沙淤漫等自然因素外,人为破坏更严重,凡长城所经之处的平原或山区可耕作地带,长城已无遗迹可寻。

尤其是一些地方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把长城视为障碍而拆除,还有一些边远山区民众利用长城墙体建造房屋,挖土掏洞,甚至把长城夯土采挖出来用作烧砖坯料。近年来,人为破坏长城远大于千百年来自然因素对长城的损坏。

有“中国长城博物馆”之称的宁夏,自古为边塞要地,素有“关中屏障,河陇咽喉”之称。从文献记载与修筑技术断定,自西周时期开始,战国、秦、汉、隋、金、明等朝代都曾在此修筑长城。

长城从南到北,自西向东,并行或相对跨越宁夏境内,进出陕西、甘肃两省,彼此相去数百里,形成北部、中部、南部三道长城。宁夏的长城多为黄土夯筑、碎石柴草混筑、石块垒砌,许多长城建筑在悬崖峭壁上,,有的干脆把山劈成悬崖作长城墙体。

相关新闻
未上宾馆 王美心“绯”常坚持
新闻处理不周  今周刊发表声明向城仲模致歉
亚太地区谴责中共集中营暴行
王美心:不再发言  张国华:传声明未见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