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亿乙肝携带者维权 天津歧视案开庭

人气 1
标签: ,

【大纪元6月14日讯】(大纪元记者文华综合报道)6月13日,天津首例乙肝歧视案在河东区法院开庭,这是继2003年12月安徽芜湖张先着,2005年8月湖南长沙邓华状告用人单位违背宪法,对乙肝携带者实行歧视政策的又一民告官维权案。

** 天津首例乙肝歧视案开庭

据天津城市快报报道,6月13日下午2点,天津河东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此起备受关注的“天津乙肝歧视第一案”。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名“肝胆相照战友”旁听了该案。法庭上原被告双方交换了证据幷各自发表看法。两小时后法官宣布休庭,将择期继续审理。据悉有许多媒体到场采访。

前不久天津日报报道了该案的背景情况。原告杨凌云(化名),男,25岁,2005年7月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2006年5月24日,凌云以用人单位违约为由将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起诉到天津市河东区人民法院。

原告认为,原告系乙肝病原携带者,幷非乙型肝炎病人,身体状况符合被告单位设计工作的要求,但被告单方面拒绝与原告签订劳动合同,违反了《传染病防治法》第16条不得歧视病原携带者的规定。原告请求判决被告继续履行合同幷承担精神赔偿1元,违约金工资补偿等各项损失2万余元。

** 状元郎落选 全国首例乙肝歧视案

2003年5月,张先着在安徽芜湖市的公务员笔试和面试中均为第一,后因体检乙肝为小三阳,被市人事局拒绝录用。2003年底,在四川大学法学院周伟教授的义务法律支持下,乙肝携带者张先着在大陆率先状告“市人事局的行政行为是对公民的歧视,违反了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

尽管最后法院认为安徽省人事部门拒录张先着的行政行为应撤销,但鉴于该职位已由他人应聘,法院幷未支持张继续录用的请求,而且原告也未得到任何补偿,相反,安徽省的相关体检标准也被认定有效,幷不违宪,因此外界评论说,原告的胜利只是形式上的。

张先着一案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幷直接导致2005年1月中国人事部、卫生部出台《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取消对公务员乙肝携带者的歧视待遇。然而在现实中,乙肝歧视依然存在。

大陆医生在做检测。(Getty Images)


** 歧视普遍存在

由于政府宣传教育部门的不得力,人们对乙肝的科普知识普遍十分缺乏。相比于艾滋病防治的“红丝带”行动,更少的人知道乙肝防治的“翡翠丝带”活动,而且人们对乙肝携带者的歧视有时更甚于对艾滋病患者。

据调查,目前在10个用人单位招聘中,只有1个表示可以考虑录取乙肝携带者,另外7个则表示坚决拒绝。许多很有才干的乙肝携带者被排斥在劳动力市场之外。

200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的周一超在报考当地公务员时,因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而被拒绝。周因绝望而失去理智,一气之下把嘉兴两位人事干部刺成一死一伤,周本人也因此被判处死刑。

网络评论说,周的过激行从另一侧面反映了乙肝歧视现象的严重性。据肝胆相照论坛8万注册会员表示,他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被孤立被歧视的环境中,许多人逼迫失去就业学习生儿育女的机会,生活苦不堪言。

** 受害者的维权努力

据亚洲电台报道,2003年11月20日,中国1611位乙肝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浙江签名了一份建议书,要求人大就政府部门的歧视性规定作违宪审查。

随后几年在全国许多地方出现了反歧视诉讼案,如安徽芜湖的张先着案,湖南长沙的邓华案,天津的凌云案等,他们指控用人单位违反了宪法33条的规定。

外界学者评论说,这些诉讼案表明上亿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公民权利意识在觉醒,他们在主动维护宪法从而成为大陆维权运动的又一组成部分。

民间的这些努力最后在2005年促成了中国政府颁布《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从而在文件上取消了公务员录取中对乙肝携带者的歧视条款,尽管现实生活中这种歧视依然存在。

相关新闻
魏厚仁:中国人争人权 不要自设障碍
郑恩宠出狱5天后又被拘押数小时
刘晓波:除了警察中共还有什么?
天网:中国国情咨询网维权取得成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