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传珩:亚洲的”柏林墙”何时能被摧毁?

牟传珩

人气 4

【大纪元6月15日讯】朝鲜半岛位于亚洲东部,包括 4000多个大小岛屿,地形狭长,总面积为22.21 万公里。

朝鲜半岛于 1897年沦为日本殖民地。自18世纪初,朝鲜半岛开始走向民族解放斗争的历程。 1907年~1911 年期间,朝鲜爆发了”义兵运动”,1919年爆发了全民性的”三、一”反日起义,以及后来金日成领导的抗日游击队,最终于 1945年8月走向了民族独立道路。二战结束后,朝鲜半岛被”联合国托管”,成为世界冷战时期美苏争夺势力范围的场所,一条被称之为亚洲”柏林墙”的”三八线”将朝鲜分为南北两个。 1948年7 月,占据南朝鲜的美国亲自”监督选举”,举行了国民议会,通过了《大韩民国宪法》,8月大韩民国从此诞生。同年,在苏联的主持下,北朝举行共产党领导的”最高人民会议”选举, 9月9 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最终在同一国家中,形成美苏两国各自操纵下的两个相互敌对的政府,实行完全相反的两种制度、两种意识形态,而且相互都把吃掉对方,统一朝鲜视为其崇高的政治使命。

1950年 6月25日,北朝鲜在苏联的帮助下,率先向南韩进攻,导致朝鲜战争爆发。为此,联合国安理会紧急通过了美国起草的一项关于要求联合国各会员国”向大韩民国提供为击退武装进攻和恢复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所必需的援助”的决议。 7月7日联合国第三次通过决议,组织由美国、英国、法国等 15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军队赴朝参战。

1950年 10月8日,毛泽东接受斯大林指令,力主中央政治局做出了抗美援朝的决策。 10月19日晚,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25日中朝联合抗击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部队战斗打响。战争的结果便是停战谈判的举行。并最终签定《朝鲜停战协定》。

朝鲜战争结束后,南北双方依旧以”三八线”为界,相互对抗敌视,扩军备战。仅在 1953年月到1958年 3月期间,双方就发生了758起军事冲突事件,使”三八线”上的死结越缠越深。

时至7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中美关系的缓和,朝鲜南北双方敌对立场也有所改善,开始对话并设立了南北协调委员会。 1973年6 月,南韩借鉴两德经验,提出南北双方分别加入联合国方案,但北朝却以要求”以单一的高丽联邦共和国资格参入联合国”为由,予以拒绝。1980年 1月,北朝提出举行北南双方总理会谈,同年2月双方外交代表会晤于板门店,为总理会谈作准备。但该年秋,南韩发生”光州事件”,北朝即发表声明,宣布终止预备会议。

80年代末,随着世界两极对抗走向末路,朝鲜双方再次协商举行总理会谈预备会议,经过各种准备,会议于 1990年9 月5日在韩国首都汉城开始,先后举行了八次北南双方高级会谈,并签署了《关于北南和解、互不侵犯与合作交流协议书》,《关于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关于组建北南和解共同委员会协议书》等文件,使朝鲜半岛出现和解局面。在北朝承诺不制造核武器和朝鲜半岛局势发生如此缓和的情况下,南韩宣布暂停 1992年度的”韩美协作精神联合军事演习”。从 1992年5月开始,国际原子能机构按照与北朝达成的协议,对其进行了 6次核武器调查,没能发现朝鲜正在制造核武器的情况,但却对其宁边附近两处存放生产核武器的场所产生了怀疑,表示要予以”特别检查”,但遭到朝方的坚决反对。与此同时,南韩根据朝鲜正在建造核武器原料再处理工厂的情报推测,北方有制造核武器之图。南韩希望通过谈判促成双方达成示范性互查的协议,以达到消除朝鲜制造核武器的目的。但朝鲜则反对进行示范性的调查,而要求对美军核基地进行全面调查。由于双方各执已见,会谈难有进展。

1993年 2月,国际原子能机构对朝鲜拒绝其特别检查发出了最后通牒,限期3 月底前接受检查。朝鲜对国际原子能机构的通牒不仅未作丝毫妥协,反而宣布退出它曾在1985 年加入的核不扩散条约,并声明:朝鲜政府这一决定是针对韩美”协作精神”联合军事演习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对朝的特别检查而采取的”自卫”措施。至此,朝方又一次走向了与国际社会对抗的立场,引起世界舆论的强烈反弹。朝鲜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决定的生效日期是 6月12 日,而6月 2日这一天却出现了转机。美朝在纽约进行了一次关键性的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并发表联合声明。朝鲜宣布暂不退出核不扩散条约。这是美方以给予经济援助和不对其武力威胁为条件而赢得的一次妥协。 2月15日,朝鲜突然宣布同意开放其 7处核设施,接受国际检查。美国对朝鲜的态度转变表示欢迎,决定在纽约恢复与朝鲜的会谈。韩国政府也予以积极回应,决定只要”国际原子能机构在朝鲜的核调查以及南北工作代表接触取得进展”,将有条件地停止本年度韩美”协作精神”联合军事演习。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又出现了新的转机。

据韩国《 1991——1992年度国防白皮书》统计,在”三八线”,两侧驻扎着 165 万名军人,部署了9250 辆坦克和装甲车、13800门大炮、 930艘舰艇、2910架飞机。南北方的军事力量对比大体上保持平衡,双方谁也压不做谁,不可能产生一方吞并另一方的结局。对话与和解是唯一的出路。当世界进入后对抗时代,朝鲜半岛已不具备两极对抗的属性,但却受制于美、日、中、俄四大国的政治影响,朝鲜半岛统一问题的每一步发展,都与上述四大国政策走势和利益调整相关。可以说,上述四大国从自身利益出发,都不希望南北双方对抗,更不希望影响东北亚局势的安定与和平。正是在这种国际环境的制约下,朝鲜半岛上的”三八线”南北双方,正步履艰难地走向和解。

在半岛南方,自总统金大中上台后,为了自身的安全和半岛稳定,一直对北方采取比较温和的态度,并多次向对方伸出杆榄枝;而半岛北方,在后对抗时代,由于继续坚持比较僵化的政治路线,在世界上处于孤立状态,特别是中韩建交,对其影响巨大。加之近年来,朝鲜国内饥荒不断,经济萧条,希望争取国际援助,因此也有意与南韩改善关系。正是在这种时代背静下, 2000年6 月13日,韩国总统金大中越过”三八线”,与北朝领袖金正日举行了历史性的会晤。两个”金”口相对一谈,朝鲜半岛冷气顿消。金正日一改长期不常露面的政治姿态,亲自到机场迎候,令世界舆论大吃一惊。金正日说:” 6月13 日将永远被纪录在历史上”;金大中说:”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创造这个 历史”。于是朝韩双方共同签署了划时代的《南北双方共同宣言》,但时过6 年后的今天,这个半岛上的分裂实施愣在继续,亚洲的”柏林墙”何时能被摧毁?
————————–
原载《新世纪》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廖康:柏林墙纪念馆观感
张伟国:新闻“柏林墙”和互联网长城
梅酉:中国人,一定要快跑!
牟传珩:寻找没有“刀剑的契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