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微言:大陆投资风险重重台商应戒慎冷静

郭微言

标签: ,

【大纪元6月28日讯】台湾的对外投资有百分之九十集中在大陆,对大陆之出口依存度已高到百分之四十,对大陆平均每年实际投资金额已达台湾GDP之七%,是日本的五十八倍,是美国的二百三十三倍。根据台湾投资审议委员会的统计,今年第一季,投资大陆为17.66亿美元,年增率是46.31%。台湾经贸过分倾斜中国,显然已经危及台湾的命脉。最保守估计,目前在中国投资的台商人数至少有六十到八十万人。台商的惯性是一窝风的前仆后继,缺乏风险评估,没有慎谋明断,前景颇令人忧心。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转型,台商面临的风险指标已明显升高趋势,涵盖社会、法制、经济、经营四大层面,细项指标包括人身安全、查税刁难、反倾销报复、严重缺电。专家归纳出来在中国十二大投资陷阱,包括“养套杀、不履行承诺和合约、侵占权益”、“违法掠夺台商资产”、“假合资、真诈财”、“假借据、真要钱”、“恐吓强索利益、不从则囚禁”、“先囚禁,再勒索掠夺”、“白道撑腰、黑道要胁”、“勾结银行贷款,债套台商”、“银行侵占台商存款”、“严惩不履约台商”以及“假执法、真抢劫”。更有,“政治要胁、变相勒索”,先将台商冠上逃漏税、走私等罪名予以逮捕,再要求家属或公司交付钜款,并且必须缴交足以证明支持泛蓝的关系文件,始得放人。

据调查指出,在大陆投资的台商55%在过去2年有被延迟付款或倒账的经验;中国企业坏帐率相当于美国的20倍,这些数据已足以让有心进入中国市场的台商胆颤心惊。

前新党立委谢启大,目前常居北京,因为她本身具有法律背景与专业,所以常为台商在中国涉及的投资纠纷提供法律意见。她最近表示,在地方保护主义与司法不公的联手下,台商在大陆的投资权益根本没有实质保护。可见,大胆西进确实是必须承担相当必然的一定风险,目前台商的困境不容小视。

诚然的,地方保护主义和司法不公问题,是造成台商利益受损的主要原因。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所有涉台案件的审理都必须依照大陆法律。大陆现行法律的规定,在涉案被羁押、侦查阶段不允许亲友探视;不允许台湾律师代理辩护;关于异地审理问题,也不是国台办可以行政性指定的。一旦进入司法程序,不适宜进行行政干预。再说,中共政府官员层层贪腐严重,顺着办,逆着走,动辄都得咎,百口莫辩。

中国大陆社会非常不稳定,治安安全感也连续三年呈现下降趋势。去年一年发生群众抗议事件达八万七千起,平均每天两百四十件,创下历史新高,每6分钟出一件事件,够骇人听闻的。

由于“三差”(城乡、贫富、区域差距)的问题严重,导致社会治安恶化。根据大陆最新统计,目前贫富悬殊差距越来越严重,最高和最低收入相差三十三倍。近年来台商在中国发生的人身安全案件也呈现不断攀升扩增,从2001年的六十七件,2005年持续激增到一百三十三件。

据台商投资中国受害者协会理事长高为邦说,投资中国失利向海基会投诉的受害案件已超过一千两百件,向中国海协会、台办系统投诉的案件,更早超过了五千件。

如果台商利益受损,不妨采取以下处理管道:一是找当地台办,二是透过当地台资企业协会,三是寻求共产党与国民党有关工作机构台商权益保障联系的沟通平台。四是如果当事人指控司法不公,台湾“中国投资受害者协会”可向司法部门反映。五是海峡交流基金会与中国各地台商协会基于人道立场,会协助在中国落难的台商返回家乡。

美国商业环境风险评估公司(BERI)2006年第1次的“投资环境风险评估报告”指出,台湾投资环境评比总分72分,排名全球第6名。大陆投资风险重重,台商千万要戒慎冷静,悬崖勒马,赶紧当机立断响应政府回流台湾的美意吧。意气用事,逞一时之快,到时后沦落为过活河卒子,甚至于身败名裂有家归不得,可就悔不当初了。@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赴中投资沦为台流风险大  台商宜审慎评估
台商成歹徒觊觎肥羊  两岸应正视权益保障
【专访】澳台商黄焕南董事长的成功秘诀
上海台商子女学校六月底前迁新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