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京:胡温关于公务员加薪的政治算盘

梁京

标签:

【大纪元7月11日讯】明知不得人心,胡锦涛斟酌再三,还是同意给公务员加薪了。不过,为了减小这次公务员加薪造成的负面影响,胡锦涛可没少费心思。7月6日,新华社报导,胡锦涛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根据报导,这次座谈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关于公务员的工资制度改革问题。显然,公务员加薪就要出台了。

朱熔基在自己任期的最后两年,不顾国内收入差距急剧拉大,农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的严重不满,连续给公务员大幅加薪,引起了许多批评。胡温上台后,不得不拖延兑现朱熔基的承诺。但是,全国官员对于加薪的压力持续不断,而且越来越大。尤其是去年大陆财政收入获得空前的增长,继续拖延公务员加薪,对胡温也更加困难。

胡温在公务员加薪问题上的左右为难,说明他们看到了这样一个风险,那就是加薪不但不能改善公务员的表现,反而激起百姓对当局更强烈的不满。朱熔基固然也看到这个风险,但是他反正要下台了,所以可以不在乎,但胡温还在台上,不能像朱熔基那样轻率行事。

公众对公务员加薪的反感,首先来自于对官员利用权力谋私的收入巨大。在这种情况下给公务员加薪,简直就是对百姓的侮辱。不仅如此,医疗、教育等各种公用事业单位,利用垄断地位,对百姓百般盘剥,把许多低收入者逼上了绝路。因此,在拖延公务员加薪的这两年,胡温大打民意牌,希望能缓解民众在这方面的不满。但是,尽管胡温作了努力,但他们发现,公共服务和福利体系存在的问题根深蒂固,非短期内可以扭转,而公务员加薪问题则不容再拖延了。

公务员加薪的压力越来越大,主要并非是因为公务员收入总体水准偏低。正如不久前周其仁的文章所指出的,如果公务员收入水准总体偏低的话,就很难解释应考者如云,几十倍高出招考名额的现象。问题在于,公务员的总体收入水准虽然令人羡慕,但其内部差别之大,早已到了令人瞠目张舌的程度。且不说非法收入与名义收入之间的差别,同级公务员之间的工资收入之间的差距,就可以高达几十倍乃至上百倍。一个普通科员的合法年收入,在能源部门高者可达一、二十万元,而低者仅万余元。一个正省级干部,如果从最“肥”的岗位调到最“瘦”的岗位,收入加上职务消费的差距,何止百倍。这种巨大的差别,已经完全失去了任何的合理性,对整个公务员队伍的士气和纪律造成极大侵蚀。

因此,各种相关报导表明,这次所谓加薪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对这种畸高畸低的问题,进行调整。为达此目的,大陆当局曾要求地方把公务员的真实收入水准报告中央,以便中央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统一的平衡方案。但有消息说,各省迟迟不把自己的实际收入报告中央,直至中央对地方领导人直接施加政治压力。可以推断的是,官员之间实际收入的差别一定非常之大,即使各省报告了实情,胡温也面临困难的政治决策。

最困难的政治决策就是要不要把那些非常高的收入降下来。有迹象表明,胡温将不得不对一些高收入砍一刀,从而引起一些人的不满。为了威慑这些长期享受特权的单位和部门因不满而乱来,大陆当局最近加紧了对贪官的惩治,吴官正还公开强调这次调薪要遵守纪律。

胡温的政治算盘可能是,通过这次加薪,让公务员中收入比较低的那部分人,包括军队的下层军官得到实惠,巩固他们对当局的忠诚和纪律,而对那些已经习惯了各种灰色和非法高收入的官员,则不仅不给好处,而且要进行收入调节。果然如此,则这一步棋是江泽民朱熔基不敢也不愿去做的。问题是,亡羊补牢是否已经太晚,更有问题的是,面对如此巨大的地方差距,这种“大一统”的公务员薪金制度,真能行得通吗?农民和其他低收入人群又会作何感想呢?喊了几年“以人为本”,真正得实惠的到底是谁呢?乱像丛生的大陆会不会因此而更乱呢?对这些问题,胡锦涛将不会没有疑问,但他不想分权,也不知道如何去分权,因此,他看不到有其他的选择。

──转自《自由亚洲电台》(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梁京:人民币汇率扭曲的深层原因
梁京:从另一个角度看胡锦涛访美
梁京:劳动者不堪承受之重
梁京:何处是家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