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受困资源瓶颈 东莞台商面临转型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7月12日报导】(中央社台北十二日电)广东东莞多家台资企业正面临劳动力紧缺、能源及土地不足等问题,香港“商报”引述业内人士表示,传统台资企业面临转型的临界点,必须增加企业产品的附加价值,否则将被迫迁往投资环境相对较差,但资源丰富的地区。

驱车行驶在东莞各个城镇间,鳞次栉比的厂房外墙随处可见招收工人的横幅广告。广东新加士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主管黄振远表示,近年来东莞劳动力处于短缺状态,今年以来这种情况尤为明显。

据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随着当地经济快速增长,包括台商在内的不少企业扩大生产,增加劳动力需求;另一方面,长三角地区崛起,西部大开发启动,加上不少劳动力输出地经济发展加快,就业机会增多,造成外来工向华东和西部地区分流。

黄振远说,东莞平均工资水平低于长三角地区。为缓解劳动力日益紧张,东莞去年大幅提升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从人民币四百五十元提高到五百四十元。

报导引述消息说,今年东莞还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到七百元。工资大幅提高将缓解不少企业招工难题。

对多数以传统行业为主的台资企业来说,工资上调并不是轻松的选择。去年以来原材料、能源持续大幅上涨,已压缩传统行业的台资企业利润空间,而工资水平提高将再度加大企业成本,导致一些危险情况发生。

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几乎每个月都有台资企业老板大量欠薪后逃跑。”对传统台资企业来说,在工资和原材料上涨双重挤压下,未来将更倾向于提高产品附加价值。

电力问题也成为制约东莞台商发展的瓶颈。东莞供电局预估,今年全年东莞最高负荷将达到八百三十万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十七点二五;全年供电量预计达四百五十八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十点二。

目前东莞第二季省电网指标只有五百零五万千瓦,预计东莞今年电力供应缺口将达到两百四十万千瓦。

一名东莞台资企业员工说,“在东莞停电是家常便饭,企业每周都会停电二至三天。”为应对停电,几乎每家台资企业都自备发电机。

业内人士表示,自备发电机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用电难,但与网电相比,发电机普遍功率小,负荷小,持续性不强,而持续的柴油荒更加剧电力紧张局面。

报导说,为缓解电力紧张,今年东莞市政府除严格推行错峰用电外,还与台商协商启动地方电厂电化集团,增加总装机容量一百四十四万千瓦用电,台资企业用电每度增加四分钱,以换取更长时间的用电指标。

业内人士认为,电力能源供应趋于临界,将迫使台资企业改进原有耗能较大的生产工艺,提高能源利用率,根本上缓解电力供应危机,提高企业竞争力。

土地方面,据统计,东莞土地总面积两千四百六十五平方公里,目前建设用地超过八百平方公里,除掉不可用土地,实际土地资源储备十分有限,再加上前些年土地市场不完善和调控政策滞后,土地资源浪费和无序开发严重,目前可支配土地资源日渐短缺。

东莞土地竞价已由过去的每平方公尺一千六百元涨到六千多元,土地升值对早期进驻的台资企业是利好,却增加新进投资者的成本。

由于土地短缺,台商取得土地难度大幅增加。今年六月,台商与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座谈时反映土地证取得困难问题,其中包括东莞台商代表性建筑台商大厦。这座由台资企业联合集资兴建的大厦早已奠基,但迟未取得土地证。

有关人士认为,早期大批进入东莞的台资企业获利颇多,但目前情势下,宜早作筹谋,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