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香港简讯9则

【大纪元7月5日讯】市民指陈太游行具鼓励作用
港大民意研究计划的调查发现,约25%受访者认为,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参予游行起了鼓励作用。
调查在7月1日进行,民研计划的研究队在现场抽样访问了629名游行人士。由2003年第1次七一游行开始,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都有在现场向15岁以上参加今年七一游行的市民进行抽样意见调查,了解游行人士的背景和诉求。
其中问到游行是否为响应陈方安生呼吁时,表示“重要”或“几重要”的共27%,83%受访者认为透过游行争取民主是“非常重要”,较去年多了6个百分点,88%“几认同”或“很认同”民阵提出的“平等公义新香港,民主普选创希望”。认为争取民主属于重要诉求者更达96%;争取平等公义者有95%;表达对特区政府不满者有73%;表达对中共政权不满者有66%。

去年59宗涉不良医药广告个案
卫生署去年审查在刊物刊登的超过43,000份广告,总共发出约4,000封警告信,其中59宗个案,涉及采取法律行动。由于多媒体广告不断涌现,考虑在《不良医药广告条例》执行措施方面,作出相应调整。
检控程序方面,卫生署目前成立了一组受过训练的人员,定期负责审查本地20多份报章及杂志中,医药广告的字眼、图片及整体构思等;若广告涉嫌违反《不良医药广告条例》,卫生署会首先发出警告信,又会考虑将个案转交警方调查,以及采取检控行动。

明年部分会考科目提前一个月应考
考评局昨日公布明年中学会考时间表,大部分科目提前应考,其中历史及普通话科,较今年提早接近一个月开考,在2月下旬开始考试,8万多名考生受影响。考评局解释,由于明年有课程取消,再加上部分科目采用新课程,有需要重新编排考试时间表,以确保评卷工作,赶及放榜之前完成。
为配合提前会考,有中学考虑,缩短中五学生学校假期,加强在长假期补课,以及提早考模拟考试,令学生及早准备,有校长提醒中四学生,要提早今年暑假开始温习。

18人食日本料理后疑中毒
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正调查6宗涉及18人的怀疑食物中毒个案。
受影响的人士分为6组,包括9男9女,年龄介乎7至75岁,他们分别于7月1日、2日及3日在红磡及铜锣湾2间朗田日本料理用膳。约3至29小时后,陆续出现腹泻、呕吐、肚痛、作呕、及发烧的病征。其中8人到公立医院的急症室求诊,另6人看私家医生或政府门诊。各人病征轻微,毋需入院留医。
卫生防护中心初步调查显示,事件可能是与细菌所引致的食物中毒有关。中心现正继续作进一步调查。当局又提醒市民尤其是食物从业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以预防由食物传染的疾病,食物包括海产要彻底洗净和煮熟方可进食,尤其是甲壳及双壳类海产如虾、蟹、蚝及蚬等。

山顶凌霄阁翻新完成将重开
山顶凌霄阁翻新工程完成,将于本月中重新营业,凌霄阁方面表示,历时半年,翻新工程耗资一亿元,除了增设购物店铺外,亦增加多间食肆,希望翻新后吸引更多外地和本港旅客到山顶消费。
翻新后的山顶凌霄阁顶层的观景台,较以前高出30米,游客将能够以更佳的角度欣赏维港两岸的景色,而新观景台亦将设置展览廊,展出本地艺术家的作品,晚上会亮起特别灯光效果。

本港散户菜场设自愿登记计划
为有效监控蔬菜含过量农药问题,以及灌输正确使用农药讯息,渔农自然护理署昨日开始,为本地2千至3千户种植蔬菜的散户,推出自愿登记计划。
渔护署人员会用2个月时间,聘请24名大专生为暑期工,到本港8个区域,包括上水、沙头角等村落登记农户的资料,预期9月底可以完成建立一个本地菜场资料库,并提供技术支援,包括使用农药的情况。渔护署相信,登记制度有助日后追踪有问题的蔬菜。这个计划属自愿性质,登记了的散户,可以向渔护署贷款最多10万元,作为发展菜场之用。但有菜农担心,部分小型菜农为了避免监察,会不参与计划。渔护署预计,全港会有一半散户菜场参加计划。

机舱服务员指公司年龄歧视
国泰、港龙及英航的10多名机舱服务员代表,与经济发展及劳工局常任秘书长张建宗开会,促请当局成立委员会,立法禁止年龄歧视。
会后代表引述张建宗说,现阶段不考虑立法,但当局会安排劳资代表与劳工处,继续会晤商讨。代表对回应感到失望,认为公司规定机舱服务员要在45岁前退休,而地勤人员就可以做到60岁,是年龄歧视,亦担心退休后难再找到新工作。职工盟立法会议员李卓人指退休年龄太早,加重政府负担。

八大院校今公布四年制收生准则
8所大专院校今日公布大学转4年制后本科课程的收生准则,09年推行新高中学制时,所有高中学生入大学,必须修读中英数及通识4个核心科目。绝大部分院校要求学生修读1至2个指定选修科,若学生在音乐、体育或美术方面有卓越表现,亦会增加入读大学的机会。港大及科大的收生要求至少要选修2科,教育学院容许学生以体育、音乐等非学术表现,取代一个选修科。各课程入学要求与现时相若,以港大为例,医科要求学生必修化学,工程科的收生要求是必修物理。

医管局拟扩大自费药物类别
医管局在4月开始,检讨药物名册的落实情况后,决定按各医院的配套安排,分阶段扩大现时由医管局供应的自费药物类别,由现时3类,增加到所有医管局医生处方的自费药物。但为了减少对私营市场的影响,价格将会与市场相若。
医管局向立法会提交文件,强调有关做法,并非为增加医管局开支,只为方便病人;所得的额外收入,将会用于支付医管局的药物开支。医管局又建议,日后可能需要纳入安全网的自费药物,应转交医管局大会考虑,不再由管理层咨询政府后决定。医管局又表示,将会接纳药剂业界意见,在药物名册引入新药物时,制订更明确的评审程序,包括考虑新药物的疗效,以及药物成本等。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李家同:关心功课不好的孩子
陈太女儿支持母亲71游行
香港七一民主游行 陈方安生成为焦点
陈方安生携家人参加香港七一游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