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昙花

文/月美,图/梅溪子
font print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仰望天际,星子寂寥,东方已渐渐泛白,一道曙光透过绿色纱窗,突然感觉生命存在的喜悦。

来到前庭,见杨桃树下片片落叶,似战败之兵四处横躺、凌乱不堪。看来昨晚必定历经一场风雨。连我平时最心爱的昙花,也因风雨摧残而飘落。

昙花生命短暂,所以令人珍惜。枝梗上仍留下的花朵含苞待放,意外的战胜了自然,昂然立在风中,仿佛诉说着她的坚强!

就像人生过程中有风有雨;有欢笑悲伤.....,但是,只要坚定信念,坚强的面对挫折,就好像大浪淘沙,留下的一定是真金,生命会因你的坚强而变的更加美好!

留在枝梗上的昙花用它的见证告诉世人,坚定的走好每一步路,就算历经风雨,就算昙花一现,世人永远会记得她留下的芳香与美好!@*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早上上班打开电脑,收到一封令人震撼的电子邮件。一个同学在前几天因为癌症而离开这个世界了。

    30出头的年纪,名校的MBA硕士学历,美满的婚姻与家庭,工作也正达到要一展宏图的起跑点,却在一瞬间都结束了。

  • 继上一次透过网路拍卖了自己的老相机,有了一次很感动的经验之后,最近我又经历了另一次的网路拍卖,虽然身份由卖方换成了买方,但交易的过程,仍然让我印象深刻,并且感触良多。
  • 在《老北大的故事》、《中国大学十问》之后,北大教授陈平原又出了一本《大学何为》,收集在这里的论文、随笔、演讲、对话、访谈等都曾陆续发表过,但集中在一起的份量还是显得不一样,从“大学记忆”到“大学理念”再到“我的大学”,由远及近,由大到小,比较清晰地阐明了他的“大学观”,既不失国际视野,又坚守本土情怀,既有历史的追溯,又有现实的针对性,既有大学之道的叩问、探求,又有个人的经验、感受。
  • 假日午后陪着家人到北部一个陶瓷老街去走走,当天在街上刚好有一场露天音乐会,是当地社区一个国小音乐班的成果发表会,只见指挥老师卖力的演出,所有参加的小朋友也是个个聚精会神,而一旁成群的小朋友家长,则是努力的拿着相机或摄影机,要把自己小宝贝的每一个镜头都保留下来。
  • 我看见一群人,正在大陆疯狂地挖矿产,他们将这块土地上几代人的矿物资源,都挖光了;我看见一群人,正在大陆疯狂地砍伐森林,他们将这块土地上几代人的绿色资源,都砍光了;我看见一群人,正在大陆疯狂地污染土地与水源,他们将这块土地上几代人的土地与水资源,都污染尽了,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呢?
  • 睁开眼睛第一件事,先打坐一个小时,把初醒尚困的精神经由玄妙的精神疗法,重新沉淀一回,若有时间,或许再炼几套各自具有不同动作的功法,进一步净化自己的身体。
  • 昨天晚上,跟老婆讨论一件事情时,由于自己的情绪管理(EQ)一时偏差,导致在语气上强硬了一些,情绪上也表达出不太耐烦的态度。当时,老婆就直接点出了我这方面的问题,而且句句说到重点,重要的是,她的态度以及语气是平和的。

  • 最近,我把一台陪伴我已经10多年的老相机拍卖了。虽然它是我当年考上大学的礼物,也伴随我经历了人生中许许多多的重大活动,可是由于出社会后已经很少有时间拍照,加上数位时代的来临,早也已经使用新的数位相机多年了,所以还是决定把它给拍卖,希望能找到更有需要,也懂得爱惜它的新主人,好好再让它发挥最大的贡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