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想过放弃”蓝海战略度难关

记北维州大学的成立与发展

人气 1
标签: ,

【大纪元9月4日讯】(大纪元记者吴芮芮华府报导) “没有一刻想过要放弃。在最困难的时候都没有。”北维州大学校长,来自香港的Daniel Ho,在回忆起自己办大学的经历时非常肯定地告诉大纪元记者。他所说的最困难时期,是他和朋友1998年创办大学刚上了正轨之后,却于2001年911之后所遇到学生数目剧降的问题。

蓝海战略

在生源减半时,除了裁员减薪,学校还“穷则变、变则通”。比如原来一个人一个办公室,变成几个人挤一间办公室。学校的资深管理层共同决定,既然学生来不了美国,那就把学校开到外国去。这样的决定风险很大,搞不好会把已经陷入困境的学校拖垮。但是做生意没有风险,就没有回报。2002年和2003年,学校开始投资捷克和塞浦路斯的校园建设。

目前北维州大学在美国的利润率大约20%,在国外的更高。虽然前一两年,国外校园投资多,回报少,但是从2005年开始情况好转。目前学校在准备开设教中文的学位等新产品,切合市场趋势满足学生就业需要。

何先生是著名的蓝海战略的信奉者。蓝海战略要求企业突破传统的血腥竞争所形成的“红海”,拓展新的非竞争性的市场空间。在初期考虑自己创业时,有的朋友建议他开补习班。但是他觉得补习班就是“红海”。竞争激烈,利润率很低。最后纷纷降价,把彼此都逼得没活路。从蓝海战略中,何先生学会了开辟新的领域,使竞争者变得不相干。

当大纪元记者问道有没有曾经想过要放弃时,何先生说﹕“没有一刻想过要放弃。在最困难的时候都没有。”

目前北维州大学有700个学生。用何先生自己的话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他的偶像是凤凰大学(University of Phoenix)校长。该校长是匈牙利移民,学生一个学期10几万,居同类学校之首。

创业

何先生1979年22岁来到美国求学。在德州读了计算机博士后,在华府地区国防部做软件工程师。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报纸上东南大学招收大学教师,于是他开始执教计算机课程。从此再也没有离开教育界。

在不同社区大学教过一段时间后,何先生开始考虑成立自己的教育机构。他介绍说是因为自己的一些教育理念不能在其它机构完全实施。

很多人觉得办学校不能赚钱,但是何先生把学校当成企业办。他与朋友们创立北维 州大学时,把学校的市场定位定为“实用型的大学”。他强调服务、价值和质量。

他常说﹕“学生们是最惨的一群”。学生是客户,为学校交学费,为学校员工付工资,但是学校没有把学生当成客户来服务。当然由于教育的缘故,学校不能完全把学生当客户一样对待。但是在很多方面如I-20办理,学习成绩单办理等方面,学生应该可以得到来自学校的更好的服务。他很强调老师的教学质量。尽管觉得学生们不是来这个学校读博士的,但是也不能最后混个文凭但找不到工作,所以还是要有一技之长。

成功的经验

何先生提到他非常重视不轻易许诺。他告诉大纪元记者他相信“轻诺寡信”这句话。其次他非常重视人才。当初开始创业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有一批人,志同道合的朋友,具备办学校各方面的综合经验。然后教师好找了,学生也来了。他说很多海外华人遇到困难是会说是因为歧视,因为自己不是美国人。这是最好的借口。“放弃是最容易的”。但是他不给自己找借口,是外国人偏要成功。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加拿大新屋和二手房销售预计将走下坡
投资引商机 北卡居民褒贬不一
美洲中国工程师学会年会
澳洲劳资部长称劳资改革促进就业和加薪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