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野:再评中共之二举国体育(上)

李野

人气 27
标签:

【大纪元1月20日讯】在写这第二篇系列文章之前,笔者曾思考了许久,主要是内心矛盾写哪方面题材。因为,中共57年来在各个领域里都有着“不同寻常的表演”,实在不知道该从何下手。因为现在海外自由媒体上,很多领域都有人涉猎。我在写这系列文章的时候,曾经立下宗旨,那就是:已经有人说的很清楚的方面就尽量不说,不是本人喜欢出奇,主要是考虑不浪费精力和资源。另外,也避免给广大群众造成视觉疲劳。中共用血写就的85年历史,其实用再多的文字也是写不清楚的。

在中国民主事业进程上,现在各方民主势力达成的基本共识是:一定要结束共产党的一党独裁专制。那么,我们这些民运人士就有这样一个历史责任,那就是我们必须要回答,近14亿中国人(包括全世界的华人)对我们提出这样的疑问,我们为什么要推翻共产党?他们到底有什么错?这是推进中国民主事业理论界,在第一阶段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所以笔者认为,只要能将这些问题解释清楚就可以了,把共产党的基本罪行说清楚和把共产党的所有罪行说清楚,或者把共产党的某一部分问题说得透彻,在结果上是一样的。而其中第一个选择是最经济实用的,也是笔者所推荐的。在这个前提上,笔者准备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将其他民运理论者所不重视的,并且也是很重要的领域,拿出来进行揭露和点评,以达到立体的全面的暴露中共罪恶统治的目的。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主要是面向年轻的中国人,我觉得这些人才是中国的希望,因为我们现在谁也说不清楚,中国的民主事业到底哪一天才会真正胜利,不排除我们现在这些人都不能亲眼见到那一天。即使我们能够看见那一天,一个革命的真正胜利,还在于是否能够永远保住革命成果。否则即使革命暂时胜利,如果再出现一个袁世凯我们还是要归零重来。

所以无论怎么说,年轻人才是中国的希望。本来我在这个系列文章之前曾有一个绪论,但是请徐文立先生提意见的时候,徐先生觉得调子有些激进,笔者也有同感,在改动后觉得仍不是很成熟,因此在正式发表的时候暂时略去。不过,为了清楚表达我写这系列文章的初衷,还是在这第二篇的开头啰嗦几句:本人想以30岁人的视角,重点面向1980以后出生的中国人,叙述中共在近30年来的执政行为。来达到在年轻一代之中,点燃民主革命火种的目的。当然,揭露的事实对所有年龄的中国人都是有触动的),来进行写作。

这次我选取的是中共建国以来,一直在运作的举国体育系统。有些人士可能认为,这个题目较偏对政治加分作用很小。笔者却认为,在2008年奥运临近之时,在这个令年轻一代热血翻腾的领域里,揭开中共粉饰辉煌背后,血淋淋的事实真相,对中共统治也是具有釜底抽薪之作用。闲言少叙,下面我们进入正题。

一、 举国体育在中国的现实情况和发展演变

首先,我们要清楚什么是举国体育。举国体育就是在举国体制下,用国家财政的钱(纳税人的血汗钱)来发展体育(少数人参与的体育),这里的体育,不是指我们平时包括锻练身体在内的,广义的体育运动。而是特指竞技体育,简单直观地说就是奥运体育(奥运项目所含概的体育)。

这个举国体制的发明权不是中国,而是苏联和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其中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年的民主德国。这个小国曾经因为举国体制的优势,在奥运会上取得过金牌榜第二的成绩。

中国的举国体育,在中共建政之初就已经开始实行。它管理体育的部门,一开始叫做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后来叫国家体委,现在叫国家体育总局。年长的人都知道,建国初负责中国体育事业的人,就是中共的元老贺龙。在那个年代里,体育在中国,还是一个比较边缘化的领域,只是因为搭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风车,才被中共以国家的名义掌管(各个行业都要公有化,全国山河一片红,体育当然也不能例外)。说当年中国不重视体育有佐证的。那就是1956年奥运会之前,中国代表团因政治理由拒绝参加(主动报名参加,临比赛之前又主动放弃)。因为今天中共宣传的导向是,体育是文化交流不与政治挂钩。所以对照其前后行为,只能有两种解释,要么是中共政府以前不重视体育事业,要么是中共前后言论不一。笔者倾向于前者。

的确,在中国的历史上,至少从宋代开始,统治者就不是很提倡百姓们全民搞体育(当时叫习武)。因为这容易影响统治根基,是不稳定的因素。在中共独裁统治的议事日程上,体育也没有进入主流序列。但是这并不影响中共以国家名义,用财政来养这个系统。尽管在建国之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的体育没有给我们中国人带来什么荣誉或者光辉的记忆(只有到50年代末,在乒乓球等个别领域才开始有所突破),但是从国家到地方,在体委这个招牌下吃饭的人从来没有缺少过。第一次使中共政府认识到体育也是一面旗帜,需要对其重视,并加大力度关注的,是发生在50年代末。其标志是第一届全运会。

从此,中国的举国体制下的竞技体育,就以“光辉灿烂”的表象,统治并填补着中国人民可怜地精神文化世界。从5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这30年,中国的举国体育是以“专业体育”(中共自己的说法)的概念出现。其标志为,所有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其经济来源都是国家财政供给。这些人存在于这个社会里的唯一任务就是,以不断通过全天候的训练,来达到在其各自所在的领域里夺取冠军的目的。结果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我们中国纳税人就养了数以万计的专人人士,在这些与国计民生不是很相关的领域里,不断战胜其他国家的业余选手,来达到安慰只有我们自己才在乎的民族自尊心的目的。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中共十四大的精神,中国举国上下进入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时期。在这样的形式下(与全国山河一片红为一个公式),体育也开始走向了市场化。其标志是,以足球、篮球等对抗性强观赏性高的一些项目上,开始实行职业化。至今十余年的时间里,这个产业与中国的其他产业一样,充满着假货和严重的质量问题,一样存在着国有资产流失,一样存在着贪污、腐败、坏帐、暴力等所有社会阴暗问题。

可以这样简单的总结,中国的举国体制的体育系统。它诞生的第一个阶段(建国初),是将一个本应该是由民间社会团体主导并实施的一个全民精神文化的工程,强行改由政府控制为其统治服务。他的第二个阶段(专业体育时代),是将国民收入的相当一部分拿出来,以剥夺绝大多数人从事体育运动的权益为前提,做了一件与这个国家和这个民族发展没有太多必然联系的事情,与此同时,在其他与国民生存有着生死攸关联系的领域投入不足。中国在这一时期内,因为贫穷中国死了几千万人。他的第三阶段(职业体育时代),是官僚阶级和资本家阶级勾结,在市场经济的面纱下,公开倾吞国家财富和继续盘剥百姓,来达到一小部分人资本积累的目的。是以牺牲中国下一代人的道德水准为代价,在本应公平进取的体育比赛中,不断表演践踏规则、造假和腐败,这些人类社会公认的丑恶行为。这些情况我将在下面的部分里展开论述。

二、中国举国体制的体育在中国社会的具体表现。

发展体育运动这个概念,在绝对真理角度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现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是很重视这项事业的。那为什么说中共的举国体育就是不好的呢?这还要从历史的源头一步一步探讨。首先我们将目光回到1959年,中国的第一届全国运动会。

我们有必要先简单了解一下,这个第一届全运会:

首届全运会于1959年9月13日至10月3日在北京举行,比赛项目共有36项。共有解放军和28个省、市、自治区的29个代表团的10658名选手参赛。在全部384枚金牌的争夺中,解放军独得117块金牌,这个金牌记录至今无人突破。获得金牌榜第二名的上海只有46块金牌,第三名北京获得42块金牌。

通过介绍,大家可以看到这样一些信息:第一,这个运动会是在1959年9月举行的。对应在这个时间上,中国发生了什么?有点历史常识或者是家里还有长辈健在的都能知道。那就是当时正处在1959——1961年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这个期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国正处在,相继饿死几千万人的过程之中。那么我想问一下所有能够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你们觉得再当时,是大家在一起比试到底哪个省的人,跑的更快对当时的中国有用,还是尽最大努力解决吃饭更紧迫呢(首届全运会到底花了多少钱,我无从查起。但是肯定是花了不少钱,毕竟是全国性运动会,毕竟有那么多靠这个体制常年吃饭的人参加了。即使这些钱不能解决全部饥民,我想至少也会解决其中相当的一部分,哪怕是只救了一个人,也比没救有价值有意义)?

我们看到的第二个信息是,解放军代表团获得了大约三分之一的金牌,这意味着什么?体育比赛在西方语言的词义里有游戏的成分。事实上,现代的体育比赛也是包括在广义的娱乐范畴里。而解放军又是什么?是国家的军队,他们是吃“皇粮”并且担负保卫祖国重任的人。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养着他们,不是让他们参加体育比赛的(打篮球的本事在战场上没有用)。可现实世界里,他们不但参加了体育比赛,而且还拿了很多冠军。事实证明,这就是举国体制的缩影。而其他28个代表团,也是用老百姓的钱来养起来的,只是他们花了钱没有拿出成绩来。我想任何一个有点常识的人,都会清楚我们中国人,拿出这么多钱来,养这么一批人来做体育,是多么的不值得和没有必要。那么我们中国百姓在那个年代,花这些钱来搞这么一个全运会,是否有现实意义呢?历史证明是没有多少现实意义的,一个省在自己国家内部比赛中取得几块金牌,对于这个省百姓的日常生活,基本上没有什么促进作用,对其他省的作用就更没有了(实在想说又作用,那就是省际之间的人造矛盾更多了)。这些钱绝对可以买很多更有用的东西,比如粮食。可以这样说,举国体制下的竞技体育,从一出生,就是带者人命和血债走向我们的。

前四届全运会都是在北京举行的,这也附带的促进了北京,在体育设施方面遥遥领先于全国。而建设这些体育设施的钱,绝对不单单出自北京百姓。而这些建好的体育设施,在一般情况下,是要提供入场券才可以进入的。也就是说,投资者是没有自由出入的权力的。同时也可以这样说,自少在体育领域里,北京是第一个被中共老人们划了圈的地方。有些人可能会反驳我说,北京是首都,当然要比别的地方发展的好一些。我建议有这样想法的人,去看一看其他民主国家。在民主国家里,“首都”绝对不等于是,任何东西“首”先全“都”具备。

从第五届到第九届全运会,被以“法律”的形式确定,轮流在上海、广东和北京举行。并且于第8届开始,比赛项目全面与奥运接轨(多武术一项)。可以说,全运会是定期检验中国举国体制下搞体育的阅兵式,也是举国体育的缩影和标志。他与社会民生方面的积极意义我真不好下结论,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笔者是一个非常喜欢体育运动的人,世界上任何重大的比赛,只要时间允许,我几乎都是场场不落。可是全运会,我的确是提不起多少兴趣来。因为在自己同胞之间,劳民伤财地拼个你死我活,实在没有太多现实意义。另外众所周知,中国全运会上的黑幕实在太多。大家可以回忆一下,每到全运会,中国选手就屡屡创造世界记录或者亚洲记录,可是一到世界大赛上,这些世界记录的保持者就经常疲软。全运会几乎与裁判问题,东道主优势、兴奋剂丑闻等词汇紧密相连。从这个角度看,这个全运会存在的价值更是要打折扣了。全都是假的东西,还破费这么多钱干什么呢?现在中国很多地方都需要钱啊!而且看看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定期举办全国综合运动会的国家,我还真没发现,我只知道有个英联邦运动会。那也是在主权国家间进行的,而且好像被关注的程度也不是很高。而且,这还只是从宏观角度去看,那么微观呢?

就运动员个体而言,在改革开放前,这个群体的待遇的确不高(但是全国各行业全都不高),随着竞技体育在中国的升温。运动员、裁判员和教练员这个群体的处境,已经得到了明显改善(除个别边缘项目)。一些知名人士,利用知名度在广告影视等领域的影响,也有不少收入进账。这些无可厚非,笔者认为可以算在“合理”收入之内(但是不是合法还需要个别对待)。可是令我不能理解的是,在获得金牌之后,各级政府频频重奖,在2005年十运会期间,一些发达省份因一块金牌,累计奖励同一个运动员,现金奖金近百万人民币(公开场合的直接奖励)。我想问问这些政府的官员,这些钱是哪里来的?为什么要奖励?就因为他证明了我们省的人,可以比别的省的人跑的快?那我们哪个人比别人吃的多你们准备奖励多少?而且不但全运会没有奖励的理由,即使是奥运会也是一样。

因为既然这个行业是靠财政养的,就等于是中国人民雇佣他们做这个事业,他们取得金牌只能是证明,他们工作做的尽职,没有白拿工资。而他们通过自己努力,为自己赢得了知名度,用这个去通过形象输出,赚取广告费或者其他的合法收入也是合理的。但是拿了工资做了该做的事情,却还要再拿额外的报酬,显然是不合理的。除非是事先有约定。以上这段描述,大概是符合现代经济规律和基本法理的描述。可是问题出在接下来,运动员和官员会说:“没错,我们是事先说好的,只要奥运会或全运会上取得金牌就奖励XXX钱,如果打破世界记录还要翻倍。”这就是独裁政府举国体制的危害了,政府凭什么要雇佣这么一批,别的事情不做天天跑步(或者踢球等等)的人,这些人为什么不出成绩工资也照拿,退役了可以有机会分配其他工作(不是100%分配,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是有分配的。以前有规定,但是具体内容我现在实在拿不出来,但大致的意思是:只要是国家一级运动员以上职称或者全运会取得前八成绩的,体委是负责退役安排的。

前不久,还因这个规定,引起过前吉林女子举重全国冠军,状告吉林省体育局的事情),而拿出了成绩就要巨奖(这不是零风险的高息国债吗)?很多圈里人肯定会我说没有良心,这些人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非同常人的刻苦训练,很多人都因此有了终身残疾,而且运动员的运动生命都很短,退役了之后,很多运动员没有文化还有一身伤病,给他们一些钱作为补偿难道错了吗?而这个正是我最想说的,其实这些真正献身举国体制的运动员也是受害者。但是这些人是怪不得别人的,因为共产党招运动员的时候还没有抓过壮丁,至少还没有这方面报导。也就是说,所有投身这项事业的人,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全部都是自愿的。既然自愿去干这行,就应该知道这行的特点,也就应该作好一切心理和生理的准备,也就不应该怪别人。要怪就应该怪这个举国体制。

这样我们就已经通过事实,一步一步的认清了这个举国体制的真实嘴脸。这个体制就是:拿着老百姓的血汗钱,不去作对老百姓有切身利益的事情。而去招募了一大批年龄很小的人(准确地说就是童工),违背人的成长规律,违背人的生理极限等自然规律,进行机械化流水线式的“魔鬼”训练(各级体校系统完备,“魔鬼训练”一词也经常出现在中共报纸的体育版面,有时候变异说法为“三从一大”)。然后一批一批的淘汰(在初期被淘汰的没有安置义务,荒废的学业和浪费的青春需要自己来弥补),最后进入正式梯队。进入到这一阶层的人,基本上不出像桑兰那样的意外,至少不会输掉人生了。

然后,在各级重大比赛之中,只要他们能取得成绩上的突破,那么就会得到,用国库里老百姓的钱授予的奖励。而管理他们的官员,得到的是晋升的资本。双方结大欢喜,而花钱的老百姓,除了得到一些与自己毫无相关的数字,还有持续很短时间的热血沸腾以外什么都没有。

可是这还不能解释,为什么共产党要花这么多的钱,做这样一件很容易让人攻击和批判的事呢?是因为他们经常挂在嘴边上的,严峻的国内和国际形势。在国内,大家随便翻翻历史就可以知道,中国年年搞运动,全国上下都处在危机和不稳定的状态中,国民恐惧和高压的心态必须要释放。而且虽然中共总是要在人民中间挑起矛盾,但是也要时常转移国民的注意,也需要在必要时将国民凝聚在一起(否则仇恨真到达临界点了也麻烦),这就需要竞技体育,这种喜闻乐见且影响力较大,但又没有政治风险的事物出场了。在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中国人的确都很激动。这大概就是中共经常说的有张有持吧?国际上呢,西方世界总是没事找事的找麻烦,打又打不过,说又说不了(世界范围的话语权,现在还掌握在西方世界的手上,中共在这里就没有机会一言堂了),但是总得找个地方出气,奥运会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平台。于是举国齐上阵,集体项目玩不过,咱们比单人项目,男子的比不过咱们比女的,实在业余的比不过,我们就用专业的跟你们业余的比。比来比去终于有了些成绩。于是,对外是我社会主义中国战胜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对内告诉广大人民,在党正确的领导下,我们已经不再是“东亚病夫”了。花几个小钱(反正不是这里浪费,在别的地方也要浪费的)能有这么多“收获”,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男子项目比不过人家,不是坐实了还是“东亚病夫”吗?就算现在有了刘翔,有了男子项目的突破,就证明我们中国人的身体素质就上去了?比利时只能得一两块金牌,而且也是女子取得的,难道比利时男人就都不健康?真正想让中国人民健康,应该是拿养这一批专业运动员的钱,去多建一些全民健身的设施,然后免费向国民开放,这样做谁也不会说出一个“不”字来。因为人民群众最要紧的事情是生命,生命存在的最好的方式就是保持健康,最经济最没有污染的健康方式就是运动。这才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只要这项工作坚持下去,中国人的身体素质彻底改变了之后,中国一定会比现在拿的金牌更多。

有的人可能还会说,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确走了很多弯路,这是它自己也承认了的错误。现在体育已经在走市场化了,不但不用纳税人的钱了,而且还在一些项目上彻底实现了自身造血甚至还有盈利。有这样认识的人,实在是大错而特错了。

首先,现代奥运会一共有大约28个大项近300个小项(这个数字是随时变化的),而这么多竞技体育项目,在中国真正推向市场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比如,谁知道现在中国有游泳或者体操的职业俱乐部?射击在中国可以自己随便练吗(要是可以的话,武装革命也早就发生了)?就连金牌量最大,个体投入最小的田竟,在中国也没有实现职业化。所谓实现了市场化的,也只是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观赏性比较强的几个项目而已。

在实现了所谓市场化的这些项目,现在真是靠市场养活吗?我们以体育改革突破口和市场化程度最深的足球为例。表面上现在中国的足球队,已经全部转化为职业俱乐部,连八一队这样的怪物也已经消失。可是大家可以透过这层窗户纸,看看我们现在的年轻球员都来自哪里?虽说有一些非官方的足球学校,也有一些俱乐部在青年梯队有一些投入,但是谁也不可否认,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原来的体校系统。而且就拿现在的成年队来说,这些俱乐部也仍然没有摆脱国有资本的框架。山东鲁能就是山东省电力局,100%的国家拥有所有权的垄断企业。电费本应该是支付开发电力的成本,其结余也应该是投入到新的电力开发领域,这个是比较合理的选择。可是拿电费去踢球,而且是踢愚弄人的假球,这就不能让人理解了。其他一些带有民营色彩的俱乐部,也大多在与地方政府的谈判中,得到了很多非市场经济因素的优惠而存在的。一旦这种关系结束,或者是不能满足其商业胃口时,这个俱乐部也就消失了。所以我们就可以看见,在中国的足球联赛里,经常会出现城头变换大王旗的现象。甚至在一个赛季里,一个球队都要出现换几次名称的事情。而我们从事职业体育的人,也并没有因为体育转制,而实现自身的转制。他们的工资和收入是按市场规律提高了,可是他们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却是在与日惧降。 (待续)@(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胡借反腐还击 爆700亿公产进曾家
南韩致歉 中共遣返北韩难民受谴责
陕西政协副主席涉贪丢官
禁书连载: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家族史(1)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