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造平凡中的不凡

余丽珠 摄影:曾汉东

人气 11
标签:

当夜幕低垂,许多现代人习惯性地坐在电视机前,把自己投入五光十色的电视节目,暂时逃离现实生活的桎梏。夜晚习习的凉风,此时却正轻抚着漫步在月光下人儿温柔的心,恼人的生活琐事在林银河教授夫妻的散步中,竟也成了共同的温馨。那是个不看电视、过简单生活却精彩动人的生命故事。

成长过程 思考生命方向

1956年出生于宜兰县苏澳镇岭脚的小渔村,林银河有个充满山水间美丽回忆的欢乐童年。“作业在学校已经写好,回家就是玩。”他娓娓道着往事。

国中二年级父亲过世后,他突然懂得思考未来,发愤图强,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考上5年制台北工专(今台北科技大学)。离乡背井面临的是一个更大的世界、更不一样的成长阶段。心境上历经了与人竞争的奋斗过程,他思索着未来的人生方向。

台北工专、台湾科技大学、研究所,林银河顺遂的求学过程奠定了出色的电子、电机等理工背景,他为自己设定了往高科技发展的方向。曾经任职于工研院同步辐射研究中心,尔后拥有自己的电脑公司,婚后数年,他继续深造博士班。

历经淬炼 深刻体悟人生

结婚后,林银河在不断写电脑软体中,过着与外界隔离、千篇一律机械式的生活。他形容当时自己心灵受到了束缚,极度空虚,有如行尸走肉。几经思虑,他决定跳脱那没有希望的生活回圈,终于40岁那年,他结束了10年不愉快的婚姻。

他回到渔村疗伤,充满人情味的家乡展开双臂给予最真挚的欢迎与拥抱,抚平他受伤的心灵。2年后他与黄淑莹在拥有相同的人生哲学下,共筑爱巢。

婚后次年,他拿到了博士学位,尔后任教于淡水真理大学。那时他对冷冰冰的电脑程式设计工作已备感压力,每次开车前往“竹科”途中,内心总是十分挣扎。这时反璞归真的理念已在他内心萌芽,于是他结束了电脑公司的业务,专心于大学的教职。2006年他回到淡江大学兰阳校园任教,更全面展开自己的人生体悟及简单生活的理念,并与乡亲共同努力。

自己种菜,力求简单生活。

力求简单生活

“女儿出世后,身体健康状况不佳,所有的事情都不如预期,包括迎接新生命的期待。在照顾她的辛苦过程中,让我体悟到——人真的要经过痛苦才会成长。”黄淑莹平静地述说着自己的心路历程,竟像在陈述一个灰飞烟灭的过往。

他们为女儿找到了以人智学设计教学的托儿所。学校不教读、写、算,使用水彩、蜜蜡等天然素材,以画画、简单的烹饪、缝工、唱歌等方式教学。黄淑莹说,在陪着女儿学习当中,自己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明白了要给孩子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也让她发现自己存在的价值。

为了给女儿健康的环境,夫妻俩开始执行健康的生活方式,他们把学校的教学理念落实在生活中。饮食愈吃愈简单,生活愈过愈简单——不看电视、没有冷气、自己种菜,心灵却愈来愈充实。

小儿子出世时,他们没上医院,选择在家生产,林银河开心地说:“儿子的脐带是我剪的!”他们为儿子准备棉布尿布,“利用最少的资源就可以过舒适的生活。我们的生活理念因为女儿而改变,那段辛苦的历程让我们成长,也因而受益了。”林银河夫妇感恩地说。

港边社区生态愿景馆

将理念推广至社区

当林银河夫妇对生命有了更深的体悟,益发感觉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林银河举例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东京被轰炸时,很多从乡下到东京奋斗的人只能再回到乡下去,家乡的人会告诉他:‘你带着一个碗、一双筷子回来就可以活下去。’乡下自然的环境就是一个最好疗伤的地方,物质化的都市就没有那样的环境与空间。”

林银河把简单生活的概念推广至社区,希望和大家共同创造一个挣脱物质束缚的环境。他表示,没有太深的理论,不必刻意非得怎样,只告诉居民客人来访时,我们可以请他们品尝小吃而不是吃大餐,这就足以让人了解简单生活的理念。当居民对理念认同时,就会以实际行动来回响。

目前身负港边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之职,林银河无偿提供自家石板屋成立“港边社区生态愿景馆”,致力推展生态社区营造。当我感佩他推己及人的精神时,他谦虚地说:“环境是和人、土地、自然有关系,它结合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我选择回到家乡来经营居住的环境,不能只经营自己的,而是整个社区的环境都要营造。”

在现代人汲汲营营的生活方式中,林银河夫妇“简单生活”的理念无疑是一股暖流,或许您也可以放慢脚步,让它轻轻地温暖您心灵的需求。◇(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巫石吉:超越平凡与平庸
最最平凡痴情  化作满天星
当志工最乐 她们,品尝幸福滋味
一碗面故事出书    魏家五小孩笑的灿烂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