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材(高级):“礼”

正见文化课教材编辑小组
font print 人气: 122
【字号】    
   标签: tags: ,

【原文】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1],慎而无礼则葸[2],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3]。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4]。”(《论语•泰伯第八》)

【注释】
[1] 劳:劳倦。
[2] 葸(xǐ):畏惧、退缩。
[3] 绞:急切。
[4] 偷:感情淡薄、冷漠。

【语译】
孔子说:“一味要求恭敬,而不懂得以礼节制,就会劳倦;一味要求谨慎,而不懂得以礼节制,就会变成畏怯多惧;一味凭恃通武,而不懂以礼节制,就会作乱闯祸;一味要求爽直待人,而不懂以礼节制,就会尖刻伤人。居上位的人,能够厚待亲长,百姓自然会兴起仁厚的风气。居上位的人,能够不遗忘、背弃故交旧游,百姓自然不至于冷漠待人。”

【研析】
“礼”是孔子思想学说的一个重要范畴。“礼”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由来已久。在孔子看来,“礼”是从天子到庶人,人人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孔子所谓的“礼”,包含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两方面。其内在精神是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及相应的各种伦理关系。在《礼记•哀公问》中,他明确指出:“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所以,他认为讲礼,更重要的不在于形式,而在其内在精神。

“礼”的外在形式,包括祭祀、军旅、冠婚丧葬、朝聘、会盟等等方面的礼节仪式。孔子认为,注重“礼”的内在精神固然重要,而内在精神终究还要靠外在形式来体现。所以对这些礼节仪式,孔子不但认真学习,亲履亲行,而且要求弟子们严格遵守。他教育颜渊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他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理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

“礼”所讲的行为准则,也具有教化性质,要义是要求人们通过加强修养,自觉地约束自己,达到人际关系的协调,因而在精神上与“仁”“德”互相渗透贯通,所以孔子明确地把二者结合起来,认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

【延伸思考】
(1) 想想自己日常生活的言行举止中,有哪些有符合礼法的规范?又有哪些没有符合需要改进的?
(2) 仁厚、善良的风气是人人所喜爱的,不管在社会上、在家庭中、在学校内等,而要有这美好的环境,得靠人人做起,你认为自己可以做到哪些事呢?

* * *
【说故事时间】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一天,孔子在家闲坐的时候,对他的儿子孔鲤感叹的说:“君子是不可以不学习的,与人会面不可以不修饰,不修饰仪容就会显的不整洁,仪容不整洁就显的对人不尊重,对人不尊重等于失礼,失礼就不能自立于世。那些站在远处就显的光彩照人的,是修饰的有整洁仪容的人;与人接近而让人心中洞明的,是拥有渊博学问的人。”

孔鲤听完以后,问道:“那么父亲的意思是说君子一定要善于修饰自己了。可是您不是经常教导我说君子只要保持本质就可以了,不需要讲究文采吗?”

孔子说:“鲤啊,你还没有理解我的意思。文采如同本质一样重要,文质彬彬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如果一个人过于质朴,他就会显的粗野,流于粗俗。但是也不能太讲究文采。如果一个人太富于文采,文采多于质朴的话,他就会流于虚伪、浮夸。花言巧语,伪装和善,这种人是很少有什么仁德的。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这才是个君子啊。”

君子是儒家理想的人格模式和人格典范,是普通人行为的标准和榜样。但成为君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的是对文和质的关系不偏不倚的把握。“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是儒家中庸之道的一种表现,儒家讲“过犹不及”,太过于修饰和太质朴都不能算是君子,只有文与质恰当,才能达到君子的境界。

转载自:〈正见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文天祥,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为宋末抗元名臣,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军大举进攻宋朝,文天祥捐献家资充当军费,号召一支万余人的义军,但元军锐不可当,义军虽英勇作战,也未能挡住元军,元军兵临临安,文天祥被派出城与元军讲和,却被扣留,谢太后见无法求和,只好向元军投降。
  • 本篇《黍离》选自《诗经》,《诗经》是产生于中国先秦时代的一部古书,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但在当时只称它为《诗》或《诗三百》,到了汉武帝时代,就把《诗三百》列为儒家的五部经典之一,从此就有了《诗经》这个名称。
  • 语本《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牦,缪以千里’。”
  • 庾公(1)乘马有的卢(2),或(3)语令卖去。庾云:“卖之必有买者,即复害其主;宁(4)可不安己(5)而移于他人哉?昔孙叔敖(6)杀两头蛇(7)以为后人,古之美谈(8);效(9)之,不亦达(10)乎?”(《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 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1),巽朕位(2)?” 岳曰:“否德忝帝位(3)。” 曰:“明明扬侧陋(4)。”师锡帝曰(5):“有鳏在下(6),曰虞舜。” 帝曰:“俞(7)!予闻,如何?”岳曰:“瞽子(8)。父顽,母嚣,像傲,克谐(9)。以孝烝烝(10),刈不格奸(11)。”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12),观厥刑于二女(13)。”釐降二女于妫汭(14),嫔于虞(15)。帝曰:“钦哉!” 慎徽五典(16),五典克从(17)。纳于百揆(18),百揆时叙(19)。宾于四门(20),四门穆穆(21)。纳于大麓(22),烈风雷雨弗迷。帝曰:“格(23)!汝舜。询事考言(24),乃言厎可绩(25),三载。汝陟帝位(26)。”舜让于德,弗嗣(27)。
  • 全篇记述周文王平定黎国之后,殷朝贤臣祖伊为殷朝安危担忧,向殷纣王进谏,规劝他改弦更张,但遭到了纣王的拒绝。
  • 本文选自《国语》,相传作者是左丘明,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本来姓丘名明,因其世代为左史官,所以人们尊称他为左丘明。之所以尊重他,一是因为学识渊博,他依《春秋》着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左传》,和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更重要的是品德高尚。
  • 《牧誓》是周武王伐纣、在与纣王决战前的誓师辞。这次决战周武王率领兵车三百乘、精锐部队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并联合ㄧ些方国部落,与纣王战于牧野(位于商朝都城朝歌,即今河南淇县西南。)在这篇誓辞中,周武王列举商纣四大罪状:一用妇人言,二荒废祭祀,三不用兄弟,四多用罪人。及勉励军土和助战的诸侯勇往直前。
  • 皋陶(1)曰:“都!亦行有九德(2)。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3)。”
  • 子谓子贡曰:“女(1)与回也孰(2)愈(3)?”对曰:“赐也何敢望(4)回?回也闻一以知十(5),赐也闻一以知二(6)。”子曰:“弗如(7)也。吾与(8)女弗如也。”(《论语•公冶长第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