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庵居士:我怎么看最近中美两国的经济对策?

草庵居士

【大纪元12月4日讯】很多人问我最近中国经济走势,特别是股票走势。说实话,这是个很难的话题。最近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确实不错,特别是调高储蓄准备金率及加大调控信贷规模这两招。

按照常理,中国的储备金率已经是世界第一高了,如果放在全球其他的西方国家,这个宏观调控的手段所起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中国央行将存款准备金率从9%上调9次至13.5%。

但是并没有很大的效果,问题在哪里?

10月份的广义货币供给量(M2)同比增速为18.47%,不仅高于2007年年初设定的全年M2增长16%左右的目标,也高于去年末16.9%的同比增速。而自7月份以来,M2同比增速已经连续4个月高于18%,这一速度仅次于2006年上半年。M2增速过高,无疑会增加出现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货膨胀的风险。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方面能直接锁定银行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可以影响货币乘数(基础货币供给扩张的倍数,衡量货币派生能力的指标),降低货币派生能力,减缓M2增速。

广义货币供给量M2被认为是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乘积。2007年以来,基础货币的增长实际上得到了有效控制。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指出,按目前统计口径,法定准备金计入基础货币,剔除准备金后的基础货币目前增速低于10%。央行2007年通过各种货币回笼手段,已基本对冲外汇占款导致的基础货币增长和到期票据。

可是,根据国内公布的资料,剔除准备金后的实际货币扩张倍数要远远高于公布的数字 4.46。这意味着目前银行的货币派生能力仍然相当高。这就是基础货币得到有效对冲后,M2仍然快速增长的真正原因。也就是,信贷增速过快,导致货币派生能力增强,进而推高了广义货币供给量。银行主要是通过发放信贷进行货币创造(派生)的。银行提供的贷款会通过数次存款、贷款活动产生出数倍于原来贷款的货币,即派生货币。信贷发放得越多、越快,社会上的货币量派生得越多、越快。因此,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虽然会对货币乘数产生向下的压力,但银行过快的信贷增长大大抵消了这一作用。

具体资料如此下:2007年前三季度,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分别是16.08%、16.48%、 17.16%,为2004年第二季度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2007年前三个季度新增贷款3.36兆元,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3.18兆元规模。可见, 2007年信贷增速明显偏快。

银行信贷增速过快很显然是目前中国经济问题的主要原因,中央下大决心控制信贷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这也是我赞扬今天中央政府经济决策的主要原因。

其实,在几年前,我曾到处阻止中国银行业在海外上市,华尔街被我到处游说,在中美两国政府及金融界都流传着本居士这样一句名言:“只要中国银行到美国上市,你去告他欺诈,你一定会赚钱”。后来这句话被讨论,中国银行在海外上市的决策被阻止,中国的各个银行后来在国内及香港上市。

我为什么要阻止中国的各个银行自海外上市?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一旦在海外上市,结果和目前被告的中国海外上市公司一样,中国金融界不仅失去金融控制权,而且会丧失信用,结果凄惨。

国内上市,解决了银行私有化问题,无论政府如何避讳这个话题,但中国的国有银行还是通过上市这个途径私有化了。另一个原因是可以让中国银行国内解决原来遗留的坏账问题。实际上,中国金融界已经将原来的坏账问题缓解了,虽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但我们不得承认中国银行的坏账问题已经因为资金盘子大了,风险也降低了不少。

上面问题的解决说明,很多问题的解决途径并非只有一个。很多还是可以共赢的。如果我们只会迎合国内政府,不提出反对意见,不采取强烈的反对手段,中国银行业就可能摒弃国内上市途径,直接到美国去上市。

如果中国的各个银行到海外上市,中国的百姓还有金融的控制权吗?还能有今后的话语权吗?还能有未来的金融私有化吗?当然,类似国内银行在国内上市的问题相对于百姓也有风险和责任。因为解决国内银行坏账比例的盘子是全国百姓购买的股票。风险的降低是由于百姓在承担风险。但问题是,我们可以看到,尽管百姓承担了风险,但按照国内官僚的作风,他们是宁与外贼不给家奴的做法,他们即使是到海外上市,也是贱卖中国的金融资产,与其贱卖,还不如让百姓多出点钱买过来。百姓虽然多花了钱,但总比什么都没有要好很多。

这次宏观调控,很显然也会有百姓承担损失。原因也很简单。

控制信贷增量,说简单了就是紧缩信贷规模。我给中央政府提出这个政策是因为,提高汇率可以解决中国经济问题,但这个政策必须要一次性进行,缓慢地调高汇率,这只能更多的吸引海外投机资本,最后的结果是虽然延缓了经济崩溃,但可能会将崩溃引发得更严重。

一次性提高汇率,政府无法接受,因为奥运会的原因,政府无法承担奥运会前的经济萧条。这样说来,压缩信贷总量就是唯一可行的办法。压缩信贷总量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生产资金,但由于中国是出口经济主导,大多数的出口企业是合资或独资企业,而且根据国内资料,出口企业虽然也需要贷款,但实际上他们得到银行的支持并不多,相反国际贸易之间的资金回款远好于国内贸易。压缩信贷直接影响的将会是房地产企业和股市。房地产将会出现资金链中断,这必然会迫使房地产商让利以回收资本,进一步促使房地产价格回落。同样,信贷压缩,股市也会进一步下跌,如果未来的调控能够让股市进入缓慢、坚定的下跌通道,令股民不断小幅度的亏损,以彻底消除投机心态,股指在未来一年时间内重新回到3000点以内,将能够避免剧烈波动。

由于多数股民都亏损且提升无望,投机行为遭受抑制,股市处于低迷状态;信贷的紧缩让楼市进入下跌通道,银行趁机逼债、开发商不得不将之前的利润回吐,同时楼市进入谷底。银行可以借此避免开发商坏账,而政府如果能采取政策法令对于按揭买房的中产者提供宽限,以避免违约行为的增加,那么银行仍有机会逃过一劫,国家无需用巨额通胀来平银行坏账,实现经济的软着陆。

在此之后,经济会进入低迷状态,此后经济调控的方向应在振兴实体经济,以实现经济的重新起步。如果政府在此之后能进行土地私有化,通过土地拍卖获得收入,在萧条期采取有利于社会福利、医疗、教育等措施,将能够缓和社会矛盾。当然,这些结果的前提是政府能做到上述几点,那么大陆百姓将能够逃过一劫。

或许,有人问,你怎么就知道不采取这样的措施中国经济就必然会崩溃。中国是否泡沫化,这个话题根本就无需解释,你能想像目前的中国中石油一家公司的市值就相当于俄国全国GDP吗?这难道不是泡沫是什么?中国工行成为世界第一大的银行,不是泡沫吗?

既然是泡沫,必然会破灭。花旗银行看空国内股市,抛售中国工行的股票,淡马锡抛空中国股票。他们只不过说实话而已。尽管很多时候中国特色都是理由,但经济规律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中国的股民都不是投资者,100%以投机的心态进入市场,这就决定了他们的不理性行为和脆弱的心态,一旦股市上升,就不顾后果进入市场,一旦进入大跌通道,则不顾一切逃出市场——这种行为决定了中国股市将在未来某个时候迎来黑色的一天。

那么,奥运会召开的8 月是一个关键点,外资很可能在奥运前几个月率先抽身,剩下的就是晾在沙滩里的鱼。对于中国百姓而言,剩下的关键就是,这一天何时到来。股民们一致认为明年奥运会前股市都坚挺,所以虽然现在有不小的跌幅,但酿不成灾难,因为大家还有信心。但问题是,今天没有风险,大家都可以躲得过,但奥运会后的风险躲得过吗?

看看最近中美两国的经济对策,我们很明显地可以看到两国的未来。

美国正经受着次贷风波,其实,这个损失最大不会超过三千亿美元,更何况其中海外将承担一半以上的损失。在美国最大的损失不会超过一千五百亿美元,这个资金损失比例在美国实在是很小。但美国金融界和政府却看得比天大。宏观调控不断出现。而美国降息和美元贬值的结果是,美国货因为价格低,出口大增,旅游业也因为美元贬值而游客大增,但更主要的是,因为美元贬值,美国资产便宜,大量的海外产业资金流入美国,美国会因为这些产业资金而促成实业扩大,实力将大增。

相反,我们中国会怎么样?中国增息,缓慢提高汇率,吸引的是全球的投机资金,这些投机资金和产业资金的最大区别就是快速的流动性,美国吸引的产业资金会创造工作机会和财富,中国吸引的投机资金会夺走中国人的财富,增加经济崩溃的风险。这两者的区别之大,后果之不同,将会让人万分惊恐。

对政府的建议虽然提出来了,政府也执行了,但后面的事情也并不一定会是好的结果。原因何在?主要是利益分配的原因,任何一个政策,尽管他可能是很好的目的,但如果利益集团不能平衡,就很难执行下去,更况且中国是个利益集团干政的国家。

所以,在很多时候,要想真正的为百姓利益着想,这就需要公平的制度和司法体制。如果没有这点而去有难同当,最后承担损失的只有百姓自己。(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组图:奥斯卡.德拉伦塔 08年早春时装展
中国家具黑幕多 越南木冒充海南黄花梨
广州犯罪新趋势  三十岁高学历职务犯罪大增
调查指近半美国医师心口不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