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庸:五七年“右派”发出你的声音!

--冉云飞正在编辑《右派分子名录》

(大陆)吴庸

标签:

【大纪元3月18日讯】“右派”受过双重欺骗:以“言者无罪”蛊惑鸣放,转眼又以“言者有罪”横施镇压,致使百万家庭遭受二十余年苦难折磨。用同一标准,既划你为“右派”,又为你“改正”,翻云覆雨之间,掌权者狡猾地将当年民主与专制的对抗一笔勾销,受害者的正义形象继续被玷污、被埋没。如今,幸存者垂垂老矣。难道要让他们带着怨恨离别世界?让这个霸道者忽悠一辈子。不!受害者一定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让世人知道人间尚有一代受屈未能伸张,尚有一笔欠债未曾偿还。这是时代的要求,是历史的呼唤。

(一)写出自己受迫害、被欺骗的历史。这是最简便、最安全的方式,派出所民警不会因此找上门来。每人的回忆都是事实的控诉,都是血泪的声讨。众多回忆集合起来就是真相的汇集,就是历史的铁证。当年的原始材料正在流失、散佚,历史正在悄悄隐没。如果不把幸存者的记录抢救出来,将给那段历史的研究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即使幸存者的回忆录现时无法上网、无法出版,也可交给后裔保存,总会有见天日的时候。在撰写回忆录的同时,还可把受害的经过概括为三百字的简介,通过邮箱lijuhantian@sina.com寄出(冉云飞君正在编辑《右派分子名录》),这是一项资料性的工程。一九五七年民主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这个重要课题将成为专门学问而被历史学家研究,建立“一九五七年学”。这样,保留这段历史的材料就弥足珍贵。

(二)建立一九五七年事件网络平台很有必要。现在是信息时代,互联网成为信息流通的最迅速的通道。幸存者从这里发出的声音瞬间传遍全球,专制者的反传播手段无法阻拦。如果能够建立这样一个网站,有关一九五七年的材料搜集、信息扩散、问题研究、观点探讨就可全面解决。事实上,现在已经有一个民间网站,具有300MB以上虚拟空间,保证浏览畅通,技术上可提供全程服务,经济上可提供足额投入,也已登记注册。其主人已将其改为一九五七网站,还考虑在海外开通以防政府封锁,只欠合作者。正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三)理直气壮提出索赔要求是发出声音的必然。一位“右派”后代署名“赵女”,诉说了种种痛苦遭遇后,满腔怨愤化作五个字:咀咒你,魔鬼!让我们把这些怨愤化为索赔行动吧!原北大学生燕遁符于一九九五年向学校党委提出,因无辜被划“右派”应向她致歉、赔偿损失。一九九六年再次提出,迫使校党委统战部不得不函覆:“北大无法个案处理,请谅解。”二○○六年,她第三次提出同样要求,似有不达目的不罢休之意。她虽已六十九岁,又毅然同六十位受害者一起,于二○○七年三月三日上书中央,要求以适当方式郑重宣布反右运动是完全违反我国宪法的错误的政治运动。个体索赔升华为集体上书,同前后众多“右派”集体上书一起,构成对“反右”运动的义正辞严的反应。这是受害者纪念一九五七年民主运动五十周年的勇敢献礼!

受害者正在寻找足智多谋的带领者,正在思索改进集体维权的内涵和方式,正在争取中共资深人士的道义支持;正在考虑对付安全部门压迫的策略。这些维权群众将汇入工农维权行列,共同争取民主自由的明天。

转自《动向》2007年3月号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吴庸:政治体制改革的两个幻觉
吴庸:中国大陆维权运动的重大进展
吴庸: 改革,谜一样的困惑
越共守“领导权”底线 民主派走向组织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