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行销】你在帮谁打广告?

江亘松

人气 3
标签:

广告这件事情很有意思,不仅要讲求创意、还要讲求效果,最重要的是广告还不能保证对自己的产品有利。若说广告是一种表演,不如说广告是一场赛局理论 (Game Theory)的竞赛。一个广告播出可以分为“损己利人”、“损己损人”、“利己利人”、“利己损人”等四种结果,并非所有产品或每家企业都适合打广告。一般来说企业作广告的原因有几项:产品上市发表、宣传产品名称、宣传产品功能、宣传产品或企业形象、举办促销活动,企业应该在什么时候进行怎样程度的广告宣传?在这么微妙的消费者行为影响之下,似乎不能抱着有钱就可以打广告的心态。

就“促销成本与整体行销利益”来看,若广告带来的效益不彰,首先伤害的是企业的成本支出,而且当广告已经无法显着提升营收利益的时候,消费者多半已经处于“网路通促销行为矩阵”的“创新或改善阶段”。这种时候企业投入广告经费是一种明显地“损己”行为。

备注:关于促销成本与整体的产品行销利益理论请参考拙作“促销成本与整体行销利益”

相对的,如果市场上没有相同产品,或者你的产品有功能的创新或改进、价格方面的优势,那在衡量广告效益之后投入经费,对消费者进行比较、说明,这就是明显地“利己”行为,并且可以隐性地达到“损人”的目的。

如果广告的目的是明显地“损人”,例如对竞争者的攻击、谩骂,那必须注意对自己企业形象问题的影响,纵使提出的宣传有事实证明,也要相当注意是否会卷入不良的恶性言语攻击循环。而且事实有时候是错误的,是片面的,商场上难保不会做出“坚定的错误决定”,如果你信以为真的证据结果是假的,那可能就会把自己公司的商誉毁于一旦。

关于广告这件事情我最常听到的问题是“市场上已经有类似的产品,我作广告会不会是为别人作嫁?”关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看你广告的内容是什么?”如果宣传的是“产品本质”,而产品本质又没有差异性,那就真的变成了“利己利人”,如果宣传的是“产品的名称或品牌”,或者功能的改进,那就比较可以做出市场区隔。

理想状况下,广告的效益要能达到“客户愿意买、客户只愿意跟你买、客户一直愿意跟你买、客户愿意跟你越买越多”,至于究竟是“利”是“损”,这些事情就必须作很多的分析、创意、脑力激荡。诚如孙子兵法说的“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意思就是说还没有行动之前要有周详的计划,能够得到胜利的,是因为计划周延,已经有计划但是却不能获胜的,是因为计划不够详细。@◇

行销智慧:广告跟五洲制药一样要“先讲求不伤身体,再讲求药效”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漫话行销】品牌属于企业还是消费者?
【漫话行销】你卖对产品了吗?
【漫话行销】我的产品还有市场吗?
【漫话行销】来自澳洲的法国葡萄酒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