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中的人生】 盛年不再来 一日难再晨

贯明
font print 人气: 179
【字号】    
   标签: tags: ,

许多人在读过陶渊明的诗中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后,虽然也认同他对高尚的精神境界的追求,但是对陶公辞官不做、以诗酒为乐的田园生活方式却认为他太颓废了。其实陶渊明并不缺乏进取心,这可以从他的名句“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中看到他惜时进取的雄心壮志,只是他不耻于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为了洁身自好才选择了一条“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与众不同的人生道路。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古人说过:“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由此可见,金钱买不来时间和青春。在有限的人生中,一般人应该惜时进取,不应该虚度岁月;修炼人则应该惜时精进,不应该荒废时光。

我由于在学生时代养成了苦读至深夜的习惯,翌日早晨如果没有学习或工作的压力,一般都要睡懒觉至日上三竿。每天做完刷牙洗脸等起床后的例行之事,太阳已经刺眼地高挂在天空了。这个不好的习惯一直延续了很长的时间,因此每当重温陶公“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的名句时,内心总是深感惭愧和内疚。对此名句感受尤深,人必须珍惜生命的每个时刻、每分每秒,才是真正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此名句是陶公千折百曲、历经磨难的生活体验的结晶,中国的古人同样有感于此,才有了“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的勤学佳话。

人世间有许多人总是认为来日方长,所以经常把今天应该完成的事情或心愿推迟到明天去做。殊不知“黄泉路上无老少”,一个人生命的长短并不是他自己可以掌控的。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愿望,都像“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所描述的那样,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失了。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他们都还很年轻,对生命有着太多的梦想,可还没来得及去实现,病魔就过早的眷顾了他们,使他们怀着满腔的遗憾告别了热爱的生命。而活着的人们如能及时警觉到生命的短暂,就应该认真的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对家人对朋友多一点关爱,对他人多一份真诚与宽容,不能因为贪图物质享受而怠惰了自己的使命。

抓住了今天,就是真正抓住了时间的要穴,世界上聪明、勤奋、有志的伟人,他们都深深懂得时间就是生命。 他们决不把今天的宝贵时间虚掷给明天。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从来就珍惜时间,利用在车上卖报的闲暇构思各种创造,搞实验时,渴了,喝口凉水;饿了,啃块面包;困了,趴在 桌上打个盹。爱迪生如此,牛顿、居里夫人、爱因斯坦……一切有志气、有成就的人莫不如此。他们决不沉湎在昨天之中,更不空空观望明天,他们的努力永远从今天开 始!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旭日东昇之际是一天的开始,这时的空气最为清新。虚掷光阴,就是在折损着生命的光;及时努力,就是在开拓生命未来的路。不要沉湎昨天,不要观望明天,一切从今天开始,从每一天的早晨开始。

更多: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名句中的人生】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真诚待人是做人的根本,因此在收集的人生座右铭之中,我特别钟爱“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句格言。在日常生活当中,由于业力轮报的关系,有时也会遇到一些对自己怀有敌意的人,或者由于自己的言行不慎让一些人产生了误解。此时我总是在心中默念“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句话,以自己的真诚和善意慢慢的化解生生世世所累积下来的孽缘,一旦能做到化敌为友时,内心的深处就会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春”的感觉。
  • 以前有一些亲朋好友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他们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技能。出于同情心,逢年过节时我经常寄一些钱给他们。原来的想法只是想帮助他们解决燃眉之急,时间一久才发现寄钱并没有使他们的经济状况得到改观,相反却使他们产生了依赖心,这时我才感到寄钱不如教他们一些赚钱的方法。此外,一时阻止一个人做坏事比较容易,但是要想改变一个人做坏事的心就很难了。古语说:“浪子回头金不换”,由此可见让一个人弃恶从善的难度很大。而一个人如果不能真正从内心弃恶从善,在人看不见的地方他仍然会做坏事。
  • 遍读中华史书,看尽古诗名句,在成千上万的名诗佳句之中,唯独宋代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所留下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最让人刻骨铭心、 终生难忘。这两句诗,表明了文天祥视死如归的崇高气节,他认为人生在世谁都会死去,死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精忠报国的赤忱,永远照耀在青史之上。文天祥在广东兵败被元军俘虏之后,不为高官厚禄所动,不畏生死折磨,面对淫威,威武不屈,坦然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无畏气概面对敌人的屠刀,从容就义。在文天祥看来,生固然可贵,但忠义更高;为了持节尽忠,牺牲生命是在所不惜的。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坚贞信念,所以他才能做出气壮山河的义举。可见,真正有气节的正人君子,是能够坦然对待生死福祸的。这种坚贞不屈的崇高志向,养成了他们身上的浩然正气,使他们义无反顾、无所畏惧的为道义舍身成仁。
  • 在走上修炼的道路之前,我不仅没有任何文艺创作的经验,而且由于生长在中国大陆那样的学习环境中,小时候各种政治运动接连不断,因此连中文也没有学好,阅读古典文学作品时总感到有些词句半懂不懂。然而,自从走上了修炼的道路之后,心灵在佛法中开智开慧,在文艺创作方面也有了一种无师自通的感觉,经常在头脑中自动的涌现出许多优雅的诗句与灵感,所写的诗歌和散文自然而成,几乎都是自动的从心中流淌出来的心声,而没有经过任何刻意的构思和创作。
  •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经常为自己的欲望无法得到满足而烦恼。虽然他们很想摆脱烦恼,却找不到烦恼的真正根源在哪里。如果向他们询问生气或者不快乐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下面的理由:老板太刻薄,所交的朋友对自己不忠诚,孩子太不争气而没有进入名校,以及老公或家长太过吝啬给的零用钱太少等等。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把个人的得失看得很重,而且都认为自己的烦恼完全来自于他人的错误,却没有人去真正反省自己的任何缺点或过失
  • 从人的本质来讲,本来善恶分明,正邪不两立。然而,如果处在一个安定的和平时期,却很难分辨出一个人是忠是奸或人品的高低,这是因为奸臣可以用花言巧语遮掩其奸行,坏人也可以随时为自己带上一副伪善的面具。因此,大凡逢艰难的时势,才会构成对人们信念与气节的考验。每一个时代,能在逆境中、以至于临生命危险仍坚持自己崇高追求与信仰的人,才是真正的忠臣义士。这就是千古以来很多忠臣义士遇难之后仍能被后人尊敬与传颂的原因。
  • 在道德水准较高的中国古代,没有人怀疑善恶必报的真实性。即使在共产邪党强制让人们相信所谓“无神论”的日子里,我仍然从村里的老人那里听到过“人有好心天知道”及“伤天害理,天打雷劈”这样的劝善警句。
  • 人世间有许多人生活得不快乐,并非都是因为他们贫穷,而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快乐之本。其实人的善心善念常与快乐同在,乐善好施、与人为善就是快乐之本。只有乐于助人的人,心境才能保持开朗,有了良好的情绪,也就自然拥有了健康。一位心理学家说︰通常乐善好施的人,都会因做善事而产生一种愉快的感觉,人生也就变得积极乐观。
  • 说起善恶必报的因果关系,许多人可能会马上联想起这是源于佛教中的理论。然而“积善之家庆有余,积恶之家祸必至”这两句话却不是来源于佛教,它是来源于中国古书《易经》中的两句名言。意思是说积善行的家族必能翼庇子孙,而作恶多端的家族必然会祸延后代。由此看来,中华民族从很久以前就接受了因果报应的思想,古代的中国人大都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天灾人祸,对人们的行为起着一种重要的警示作用,它既有现世现报的元素,也与祖先辈做过的坏事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 人世间有很多人感觉自己生活得很幸福,也有一些人总是感觉自己的人生非常不幸。然而,根据笔者的观察结果,感觉自己幸福的人并不一定在物质财富方面十分富有,他们通常各种欲望心很淡,不太计较个人的得失,可以做到以苦为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