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性费洛蒙取代农药 坪林茶园斜蚊夜盗虫大减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2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韦枢台北二十五日电)台北县坪林茶园自94年起发生斜纹夜盗虫危害茶树的情形,幼虫危害茶树,致无法采收制茶,严重影响品质与产量,经农委会茶改场辅导,导入以“性费洛蒙”诱杀雄蛾,减少产出下一代的非农药共同防治法,半年多以来,茶区斜纹夜盗虫数量大幅减少,显示防治策略奏效。

坪林乡茶园约1000公顷,年产量达 120万台斤,产值12亿元,是台湾包种茶主要产区,但是斜纹夜盗虫危害茶树严重,农民施用农药,但效果不好,若不施用农药,农民改用人工捕虫,成效更不好。

农委会茶业改良场文山分场茶作课长蔡宪宗表示,斜纹夜盗虫昼伏夜出,白昼躲藏于茶树下方的土堆中,夜间爬上茶树啃食嫩叶形成伤口,易造成赤叶枯病病原菌感染,不易防治;加上这种虫曾在其他作物如花卉、蔬菜上发生,大量喷药导致出现抗药性,因此目前并无立即有效的防治药剂。

一般农民常利用夜间以人工捕捉幼虫,但生活史一代约35天,雌蛾每只可生产700至2800粒卵,数量太多,用人工捕捉耗费人力、时间且效果不佳。

蔡宪宗指出,为有效防治害虫,经洽询农委会农业药物毒物试验所,发现有专门防治斜纹叶盗虫的性费洛蒙,于是在茶园导入大面积非农药共同防治,去年10月由台北县政府补助 100公顷面积防治费用,由坪林农会发放性费洛蒙诱虫盒供农民悬挂捕捉雄蛾,利用性费洛蒙气味,短时间内大量诱杀雄蛾,减少雌蛾交尾的机会,减少下一代虫数。

他强调,农民使用性费洛蒙诱虫盒半年后,害虫密度明显降低。刚开始悬挂时(去年10月)1至2天内可捕捉30只雄虫,冬茶时捕捉11到19只,今年春茶时期 ( 3到4月)每个幼虫盒平均只捕到1至4只,害虫密度持续下降,充分减少环境冲击兼达到防治效果。

这种防治法成本每年一公顷仅需新台币1000元,比一般化学农药防治成本低,而且大面积共同防治效果更好,因此,今年茶改场将增加推广面积达400公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