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南庄.蓬莱溪自然生态园区

Tony 撰文、图、摄影

人气 44
标签:

蓬莱溪自然生态园区位于苗栗南庄的蓬莱村,以观鱼步道而闻名。这是一个政府结合社区民众封溪护鱼成功的故事。蓬莱溪,旧称“南河”,为苗栗中港溪的上游,原本丰富的鱼群资源,却因滥捕而逐渐枯竭。民国九十年(2001年),南庄乡公所正式公告实施封溪护鱼计划,蓬莱社区居民组织护溪巡逻队,守护河川,使蓬莱溪的生态逐渐恢复稳定。

次年(2002年),蓬莱溪的护鱼行动荣获行政院举办的“魅力城乡”的大奖“优质自然生态景观奖”,因而声名大躁,蓬莱溪一跃成为南庄乡重要的观光景点。蓬莱溪自然生态园区沿着蓬莱溪岸辟建了一条长约2.4公里的观鱼步道,随着溪岸的地形,或铺枕木,或架栈道,或铺架木桥越过险阻,或利用溪边石块砌成简易的石阶。步道全程路况佳,走在其间,有溪流淙声悦耳,有鱼群悠游悦目,可说是一条令人心旷神怡的观鱼步道。慢慢走,轻松游,单趟约40分钟即可走完。


枕木步道通往蓬莱溪。

蓬莱溪观鱼步道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入口处设有中型停车场,我今天就遇到两辆游览车满载游客而来。不过游览车的游客大多只是匆匆停留,走一小段观鱼步道,在溪畔看看鱼而已。步道愈往上游走,游客便渐渐稀少,反倒是可见俪影成双的情侣坐在岸边溪石上,拍照聊天,看鱼看水,享受“鱼水之欢”的乐趣。


观鱼解说牌

观鱼步道沿溪而行,所以沿途都可亲近溪水。观鱼不需下水,站在步道或木桥上,就可以观赏鱼群悠游的景象。步道的前段沿途还设置了观鱼的解说牌及照片,帮助游客认识蓬莱溪里常见的鱼只种类。解说牌以鱼只木雕为装饰,相当精致,也具有品味。可惜只有前段一小部分的解说牌保持完整,后面的解说牌则零零落落,不是木雕鱼消失,就是鱼图片不见了。不知是自然灾害,或是被人为掠夺?

我一路走到观鱼步道的终点,然后再原路折回,在途中找一处溪谷幽静处,脱了鞋,脚泡水,静坐溪石上观赏鱼群。我这几年来在北台湾的山林旅行,有不少观鱼的经验。观鱼之前,若能先做点功课,认识鱼,叫得出鱼的名字,这样的观鱼时才会更有乐趣。


沿溪行,心旷神怡。

北台湾的河流有不少鱼种,很难尽识,但只要记住几种常见的鱼,例如:粗首猎(俗名:溪哥、红猫)、台湾铲颔鱼(俗名:苦花)、台湾马口鱼、台湾石宾(俗名:石斑)、台湾缨口鳅(俗名:石贴仔)、明潭吻鰕虎(俗名:狗甘仔)等,至少观鱼时,叫得出这几种鱼名,也会感到欢喜。

观鱼时,我会想将不同的鱼只都拍照存档,但几乎不可能成功,一来摄影器材的专业等级不够,二来这些鱼儿也不会乖乖摆pose让你从容拍照。我曾经成功拍过鳅褐吻虾虎(狗甘仔)。这种鱼喜欢贴在水底,动作较迟缓,我与女儿在乌来桶后溪曾捕过十几条狗甘仔,将鱼儿捧在手上拍摄特写。

至于其它的鱼,如溪哥、苦花、石斑、台湾马口等,都十分狡黠,根本难以捕获。虽然没有这些鱼的照片,但拜网路之便利,可以在网路上轻易蒐寻到这些鱼只的照片,列印出图片,然后仔细记住鱼的特征,则前往观鱼时,就会情不自禁地贴近水面,去辨识水里游动鱼儿的特征。观鱼的乐趣便是在鱼儿游来游去中能够辨识出它的身份。


七星鳢(俗称:“姑呆”)(拍摄于磺嘴山翠翠谷)

我虽然喜欢蓬莱溪这条观鱼步道,但它并没有给我有一种很惊艳的感觉,或许是因为我曾走过不少观鱼步道,而且不仅仅是在所谓的“观鱼步道”观鱼而已。我在登山的途中,随处而遇的清澈小溪中,总是可以看见鱼群自由自在地悠游。溪里有鱼,本是天经地义的事,尤其是游客稀少的山中小溪,随处都可看见鱼群悠游。而愈接近都市的溪流,则因污染严重或遭滥捕而致使鱼迹灭绝,不得不藉由封溪保护来加以复育。

我喜欢在溪边观鱼,或许是来自于童年的经验;每次溪边观鱼时,总是特别有所感触。我童年时住在台北市东区,我家门前就有小河。这条小河是属于瑠公圳的圳道系统之一,灌溉了我家附近一带的水田。小河里,鱼儿多,抓鱼是童年快乐的记忆之一。我家门前的小河及附近的溪流池塘,常见鱼种有大肚鱼、鲫鱼、盖班斗鱼、泥鳅等,偶尔也会抓到“土虱”及鳗鱼。

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种叫做“姑呆”(福佬话发音)的鱼,特征是尾巴有一颗黑色圆点。“姑呆”很有趣,它的行为有点像鸵鸟,藏身时会将头钻进暗处,往往露出尾巴来。当我们看到露出的鱼尾有一颗明显的黑圆点,就知道有一条“姑呆”躲在这里。将鱼网捞进去,“姑呆”便可手到擒来。

“姑呆”的正式学名叫做什么呢?我并不知道。长大以后,查网路资料,才知道“姑呆”的正式称呼叫做“七星鳢”。小学毕业之后,我有三十年时间不曾再见过“姑呆”,直到两年前(2004年),才终于又在台北近郊偶然看见一条“姑呆”鱼。那是在磺嘴山生态保护区翠翠谷的沼泽小池里。这条“姑呆”呆呆不动,我蹲在池旁用普通的数位相机轻易地捕捉到它的身影。


蓬莱溪观鱼步道

倘若没有磺嘴山生态保护区,我这辈子是否还有机会在台北再遇见“姑呆”呢?可能不会。台北市内的清溪小河就像青春小鸟般地一去不复返。台北市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工商发达,人口密集,市郊的农地逐渐消失,河川的污染情况日渐严重,淡水河变为恶臭,基隆河成了“黑龙江”,市区内的溪圳几乎都已加盖,变成马路,原本的溪流与水圳都成了地下臭水沟。


针对不同溪岸地形,步道展现各种不同风貌。

在北台湾的山林溪谷看见鱼儿悠游,对我来说,渐习以为常,欢喜而已,不会感到兴奋,但若是能在台北市内看见溪里有鱼儿悠游,那才值得兴奋大书特书。这可能吗?或许事在人为。二十几年前,韩国人整治首都汉城(首尔)的汉江成功,当时台北人羡慕之余,不禁感叹:“韩国能,台湾为何不能?”于是整治淡水河、基隆河的声浪响起。如今淡水、基隆两河已勉强可通行游艇,成为一条蓝色公路。


接近步道终点,有一段栈道野姜花区。

近年来,韩国首都又大力整治“清溪川”,拆除清溪川上面的高架桥及地面道路,让这条几十年来已沦为地下臭水沟的河川重见天日,将它整治成为一条既清澈又美丽的河川。消息传来,又一次让台北人羡慕不已,开始有环保人士主张,在台北市大众捷运网路系统逐渐完成之际,或许也应考虑折除新生北路高架桥及新生南路的大马路,让几十年来沦为地下臭水沟的瑠公圳重见天日,恢复成为昔日的清澈圳水,有杨柳岸,有青草地,让游客漫步溪畔,欣赏鱼儿悠游的美景。韩国能,为何台湾不能?

以这几年我在台北近郊旅行的经验而言,我心中一直认为台北市极有潜力可发展成为亚洲最美丽的首都城市。台北盆地四周群山环绕,郁郁苍苍;盆地里有淡水、基隆、新店等河流曲绕,郁郁盈盈;如此好山好水,如此丽质天生,只是几十年的城市发展使河山蒙尘而已。执政者倘若能奋起,“待重头,收拾旧山河”,或许终有一天,消失的“姑呆”会重返台北市。

旅记日期:2006.09.25 (写于2006.10.03)

[交通资讯]

中山高下头份交流道后,沿着台3线往三湾南行,过三湾国中再左转124甲县道往南庄方向,过南庄老街续往前行约十几分钟即抵可看见蓬莱溪自然生态园区入口的标志及停车场。


行旅图

——本文转载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 http://www.tonyhuang.idv.tw/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走访大溪木艺博物馆 探索歌后凤飞飞故事馆
山林森呼吸 漫步林业遗迹桃园东眼山步道
日本香川赞岐满浓公园百花争艳
日本香川单车一日游:琴弹公园、钱形砂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