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唱艺术】京韵大鼓系列《长江夺斗》片段﹙下﹚

汉霖民俗说唱艺术团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唱词介绍】︰﹙续前﹚
赵子龙抛枪敬礼连叩首,说道是主母讲话欠思量。
岂不知东吴谋臣多奸诈,小幼主若有差错谁敢当?
想当初,抛撇樊城走新野,数万民愿随主公去他乡。
大不幸,当阳路上遭围困,杀贼兵,尸横满地血汪洋。
刀枪林内君臣母子大失散,出重围不见幼主好惊慌。
那时我生死存亡置度外,只杀得,血染征袍星月无光。

想当年,糜夫人为子坠了井,
今日里,我赵云肝脑涂地不放你还鄕!
夫人说,我家的事情你休管!你本是帐下听用一武郎。
子龙说,留下幼主放你去!
夫人说,我不留,你敢把谁伤!
子龙着急推倒宫女,夺过幼主怀内藏。
孙夫人一见心好恼,娥眉直立脸气黄。
叫赵云!劫江杀主真要反吗?
命周善,拿住反叛大开膛!

勇忠良按剑提枪如泥塑,怀抱幼主好心慌。
眼看着孤舟远去无踪影,回到荆州,并无一人将我帮。
有心动手又怕伤了君臣礼,又见周善提刀气昂昂。
真好一似孤雁失群无归路,猛听得棒打铜锣锵锵锵锵,锵啷啷震上苍!

见来船站立一员将,穿黑挂皂手提枪。
镔铁甲,豹头环眼钢须乍,好一似九里山前的楚霸王。
认得是涿州范阳张翼德,大叫道,三爷快来把贼降!
张翼德,大喊一声惊天地,叫嫂嫂,留下侄儿再过江!
将周善举刀照顶把张飞剁,张三爷断喝吴狗敢逞强!
蛇矛枪拨开青饲刀一口,使宝剑,周善的首级离了脖腔。
咕碌碌,斗大人头船头滚,
扑通通,死尸栽倒扬子江。

孙夫人一见心害怕,体颤身摇似筛糠。
眼含痛涙叫三弟,欺压嫂嫂罪难当!
张三爷怒气攻心且叩首,说道是嫂嫂做事欠忖量!
我大哥西川成都平贼寇,我侄儿若有差错谁敢当?
夫人说,不放我走投江死,张三爷哈哈大笑手按胸膛。
死活二字任凭你,大哥回来我承当!
孙夫人含羞带愧开船走,他二人得了幼主转荆襄。
这正是长江夺阿斗,赵子龙二次救主美名扬!

﹙完﹚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此段《战长沙收黄忠》 鼓曲内容,叙述老将黄忠欲报答他先前“马前失蹄”栽在地平川之际,关公的不杀之恩,在隔日与汉营对战时放弃自己的百步穿杨箭术,仅仅箭射对将盔缨,留了一手而将此颜面奉还;想不到此举惹恼本营主将,落得回营后被绑出辕门问斩,幸遇魏延这位紫面将军即时搭救,却面临戏剧性的转折,最末百般无奈向汉营献出了长沙关。
  • 《枪挑小梁王》是有名的京韵大鼓曲目,短短的片段叙述岳飞在武科取士的校场上,与小梁王柴桂刀枪比试、正邪交战的情景。当时小梁王柴桂是南宁州的一个藩王,梦想先夺取今科武状元,再一举夺取宋朝天下。他进京后,用金钱贿赂张邦昌等主考官﹙其中幸有宗泽拒贿﹚,考试开始后,梁王想在比武中劝岳飞诈输,如岳飞不从,就将他砍死。最后由于邪不胜正,梁王一命呜呼、命丧校场的一段典故。
  • 《孟姜女》又作《孟姜女寻夫》,出自清代子弟书《哭城》。内容叙述孟姜女历经千辛万苦带着给先生的寒衣来到边疆,却哭断愁肠、哭倒一段长城的遭遇,本曲鼓词描情深入、写景细致,民间流传跃然纸上。
  • 《孟姜女》又作《孟姜女寻夫》,出自清代子弟书《哭城》。内容叙述孟姜女历经千辛万苦带着给先生的寒衣来到边疆,却哭断愁肠、哭倒一段长城的遭遇,本曲鼓词描情深入、写景细致,民间流传跃然纸上。
  • 《金定骂城》也作《樊金定骂城》,内容记述薛仁贵狠心在城头不认二十年来苦心寻夫的异邦发妻樊金定,可怜金定无奈难堪跪落城下细数冤怨、一字一泪、一句一叩,最后血泪流干仍遭狠心薛礼诬指施“胭粉计”诈城,只好在天子面前自刎咽喉,一命归休。此段鼓词原是清代作词家韩小窗所写的子弟书曲本,京韵大鼓鼓曲基本上依韩小窗原作,辙韵亦未做更动,依次用“中东”、“人辰”、“由求”辙各一回演唱。此本乃甲本,较流行于天津。

  • 《金定骂城》也作《樊金定骂城》,内容记述薛仁贵狠心在城头不认二十年来苦心寻夫的异邦发妻樊金定,可怜金定无奈难堪跪落城下细数冤怨、一字一泪、一句一叩,最后血泪流干仍遭狠心薛礼诬指施“胭粉计”诈城,只好在天子面前自刎咽喉,一命归休。此段鼓词原是清代作词家韩小窗所写的子弟书曲本,京韵大鼓鼓曲基本上依韩小窗原作,辙韵亦未做更动,依次用“中东”、“人辰”、“由求”辙各一回演唱。
  • 《战金山》有一百一十六句,演唱时分为五落。内容叙述番营的完颜兀术与宋营主将韩世忠大战于金山黄天荡,幸赖梁红玉定计擂鼓布奇兵,顺利赢得胜利的一鼓段。

  • 《徐母骂曹》又名《击曹砚》,是三国演义中为人熟知的一段典故,各方名家向来多所演出,对教忠教孝、传承伦理道德、端正社会风气有潜移默化的效果。民间尚有其他用本与此本不同,那一用本内容有“训子”情节,故又名为《骂曹训子》。
  • 《徐母骂曹》又名《击曹砚》,是三国演义中为人熟知的一段典故,各方名家向来多所演出,对教忠教孝、传承伦理道德、端正社会风气有潜移默化的效果。民间尚有其他用本与此本不同,那一用本内容有“训子”情节,故又名为《骂曹训子》。
  • 此一鼓曲为江洋辙,与当时主流曲本的《赵云截江》有所不同,除因包含有夺斗情节﹙即抢夺后主阿斗的情节﹚,故题为《长江夺斗》之外,并以赵云登舟后的情节为叙事重点。此曲本原为早期艺人霍明亮、张小轩等人用本,现已不传。在此将有关部分刊出,以供赏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