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传美术

文艺复兴盛期(10)两幅《岩窟圣母》的奥秘

周怡秀
font print 人气: 1132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1483年,达芬奇开始着手他在米兰的第一幅油画《岩窟圣母》。《岩窟圣母》有两个版本,第一个收藏在巴黎卢浮宫,第二个在伦敦国家画廊。

第一个版本创作于1483年,达芬奇和米兰画家德普瑞第斯(Ambrogio and Evangelista De Predis)兄弟,同时应“圣母无原罪胎始兄弟会”之邀,为圣方济大教堂的圣母礼拜堂(chapel of the Immacolata)作的祭坛画,并由达芬奇负责主要部分。

和《天使报喜》、《圣母子》一样,《岩窟圣母》的主题人物 — 天使、少女和婴孩,都是令人赏心悦目的纯洁美好形象。然而达芬奇把这个温馨的题材安排在一个幽暗冰冷,坚硬磷峋的荒凉石窟内,形成一种奇异的、不安的美感。

这个画面描述圣母子和施洗约翰在西奈首次会面的事(注1)。达芬奇显然想要呈现逼真的场景,所以把人物画在大自然中,没有建筑,没有宝座,人物只是坐在荒凉石窟内的石阶上。构图以圣母为中心,形成一个稳重的金字塔形,两侧除了圣婴和幼年的施洗约翰,还有一位优雅的天使。这种金字塔构图对伦巴底(注2)当地的画家和后来的拉斐尔影响至深。

人物之间的关系似乎也被达芬奇重组了﹕过去的圣母子画像中,圣婴总是紧挨着圣母,在此圣母子是分离的,玛利亚右手拢(扶)着幼年施洗约翰,似乎让约翰去认识耶稣,而约翰也虔诚的向圣婴合掌礼拜。圣婴在天使手臂的环绕中,抬起稚嫩的小手赐福给约翰。天使则手指着约翰;眼神却令人费解的却转向画幅之外,似乎也在和观众沟通着,要观众注意眼前发生的景象。如此四个人的眼神、肢体、手势之间有着奥妙的联系和互动,甚至天使的眼神也把观众带入了这互动之中。可以想像这幅画在当时带给观众的是一种全新的经验。达芬奇是否想表达什么?到今天还在引发各种揣测。

无可挑剔的是人物的美感﹕圣母慈祥温柔,天使秀美典雅,约翰虔诚谦卑,圣婴纯真灵透。这温馨的主题和美好形象却被有意的安排在阴冷崎岖、危机暗藏的气氛中(注3)。幽暗的背景原是达芬奇的偏好,一则使明暗(Chiaroscuro)的层次更为丰富,二则可以突显人物主题。这幽暗磷峋的山岩也隐喻了黑暗势力的险恶,与耶稣未来救赎之路的艰辛和坎坷。远山和岩洞之间的一线天光彷佛代表着希望 — 即使黑暗环绕,神的观照是永恒存在的。

石窟从近景的结构连接到远山,是达芬奇观察自然岩石肌理后想像创造的。画面前方一湾凛冽清泉,加重了画中寒气;周边的植物也如画家一贯的处理手法,细腻而鲜活。达芬奇创造了一个完全不似人间景象的的石窟洞天,令人联想起中国山水画家的自由造境。难怪达芬奇在绘画论中把画家比喻为造物主(注4)。

这幅作品因为完成的时间比预定稍晚,也因为达芬奇在画中种种不符合常规的画法引起协会的不满 ,双方在报酬上起了争执。1491年达芬奇便和德普勒第斯兄弟一同向史佛札提出诉状,来调解画的定价,最后1494年得到解决。然而为了满足雇主的要求,达芬奇后来在1508年完成了第二幅同样题材和构图的作品,因而有了伦敦版的《岩窟圣母》。

《岩窟圣母》伦敦版



第二次在米兰创作的伦敦版《岩窟圣母》

这幅伦敦版的《岩窟圣母》一般认为是后来达芬奇1506年再次回到米兰时所作,用以取代圣母兄弟会有意见的第一幅《岩窟圣母》。这幅伦敦版的《岩窟圣母》整体品质似乎不如第一次原作,估计是达芬奇为了应付雇主圣母兄弟会的要求,让学徒仿制一幅符合教会所需的版本,自己再加以修饰而成。而现藏于卢浮宫的第一次《岩窟圣母》则全部为达芬奇所作,并且由达芬奇亲自赠予了法王路易十二。

若将两幅画相较,大体结构并无二致。然而细看之下,主要差异在于﹕第二幅中圣母子和约翰的头上添加了光圈;约翰的臂弯处多了芦杆十字架。可能因为教会的成员担心,没有这些特征,一般观者容易混淆圣婴和施洗约翰的身份。另外天使不再手指前方,眼神也不再朝向观众,而是详和地看照着眼前的景象。天使有了较明显的翅膀,衣着也改画成比较轻盈的质料,周围的植物种类也略有变化。技法上明显逊于第一次《岩窟圣母》的地方包括﹕岩石和远山的笔法僵化,圣婴显得浮肿而老气,天使扶着圣婴的手模糊不清等等。但是天使和圣母清新脱俗的容貌,低垂的眼神、卷曲的金发和细致的光影变化,则是达芬奇典型手法中的高超表现。特别是天使秀美绝伦的半侧面脸庞,被许多人认为是达芬奇笔下最完美的女性形象。@*

(注1)这个少为人知的故事不是来自《福音》,而是较不重要的旁经记载。

(注2)伦巴底人(拉丁语/意大利语 Langobardi)原来自北欧,辗转南迁后占据了亚平宁半岛(今日意大利)的北部。这里指包括米兰在内的意大利北部。

(注3)达芬奇曾在笔记本中谈到他站在一个洞窟前的经验﹕“我站在洞口,有两种感受同时向我袭来,一是恐惧,二是想要看清那黑暗中有什么东西的渴望。”这幅画的背景可能也反映了达芬奇对洞窟的个人经验﹕幽暗恐怖,但又因追根究底的习惯画出了黑暗中的细节。

(注4)达芬奇在谈到绘画和音乐、诗歌的比较时,提到﹕“画家是形形色色的人和万物的主人。如果画家想看到使他迷恋的人,他就能创造她;如果他想看到令人惧怕的庞然怪物,或滑稽可笑的、令人同情的人物,他就是创造这些事物的神。…这一切他都能实现。事实上,宇宙中一切实在的,想像的,或本质的东西,画家总先用脑想,然后用手表现。画家将它们表现的如此杰出,使人一眼就看到一幅和谐匀称的画面,如同自然一样。”《达文西的笔记本—绘画是怎么回事》P.105

(注5)据说也因为画中这些神圣人物没有光圈,两个幼童(耶稣和约翰)没有任何可以辨识身份的标记容易被混淆,天使也没有翅膀等等不符合宗教常规划法,令协会成员不满。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从十四世纪的乔托开始,意大利的艺术家们出自于对希腊罗马古典美学的向往,开始重视对自然的观察与对物体真实表现。十五世纪的马萨其奥(1401- 1428)更往前迈进一步,成功的以透视法和光影法制造了立体的三度空间。此后近百年间人才辈出,虽然在技法上仍属摸索和实验的阶段,然而形成的艺术风格已经多样而可观。当代的人自己也意识到所处的时代非同小可。如十五世纪中叶的马提奥.帕米利就曾说:“感谢上帝让我出生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新时代,在这时代中已经有许多才德并茂的人,其数量之多,越过以往的一千年。”确实,艺术上的蓬勃发展带动着社会风潮,几乎遍及于人们生活所接触的、所看到的一切,艺术家和他们的活动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人们就在街谈巷议中见证着美术的成长。意大利人把这成果丰硕的15世纪叫做“Quattrocento”[1],后来成为艺术史上一个傲人时代的代词。这些先辈的努力奠定的坚实的基础,为文艺复兴盛期开启了大门。
  • 1474-76年,达芬奇创作了他第一幅肖像画﹕《吉妮芙拉.德.宾琪肖像》
  • 〔自由时报编译胡立宗/综合柏林14日外电报导〕意大利艺术家达文西的创作“蒙娜丽莎”闻名于世,但画中主角的身份一直成谜,有些人甚至猜测蒙娜丽莎只是代表完美女性的虚构人物,但德国海德堡大学的最新发现首度肯定,蒙娜丽莎就是佛罗伦斯商人之妻丽莎.洁萝笛妮。
  • 1476 -1480年间,达芬奇画了一系列的圣母子的草图和两幅油画 。油画技法略有不同,但内容相似。其中这幅《康乃馨圣母》构图和空间处理比《拈花圣母》较复杂一些,笔法也较拘谨。然而衣纹丰富而自然的变化,背景壮丽的远山从金色、紫色随大气消失到天空的渐层变化、水晶花瓶和花朵的生动细致以及婴孩皮肤的弹性,都远远摆脱了维洛其奥的画室的风格,成为达芬奇个人无可取代的特征。
  • 圣.杰洛姆是个知识广博的神学家(后来成为神父),生平致力于修订圣经,并将希伯来文旧约圣经翻译成希腊文。大约公元370年他离群隐居到沙漠中苦行,他曾经为一只受伤的狮子拔除脚掌上的刺,从此狮子成了他隐居时的伴侣。一般人多把圣杰洛姆画成学者的模样,然而达芬奇却将他画成形销骨立,衣不敝体的苦行僧。圣人的右手拿着石块,敲打自己的胸口以驱逐脑中的邪念。躺在前方的狮子微微张口低吼,彷佛对老人的自责有所回应。
  • 卡拉瓦乔的《老千》有巨大的影响力,激荡出无数件类似的版本;欧洲的艺术家复制了三十余件作品。然而,20世纪大部分时间大家都不知道卡拉瓦乔的原作收藏在哪。一直到1987年才重新在欧洲的私人收藏中出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