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天才少年出家为僧 神童教育留争议

人气 22
标签:

【大纪元12月29日讯】1977年中科大少年班破格录取第一人的宁铂,曾是全国瞩目的“神童”,时至今日,人们谈到神童教育还是提到“中国第一神童”、“中国第一天才少年”宁铂。 如今,宁铂及属于他的时代已经过去,而宁铂及“制造神童”,留给人们的思考很多。

顶着神童光环的宁铂于2003年皈依佛门,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去年秋天《江南都市报》记者到离南昌不远的某寺采访时无意中得知,宁铂就在该寺院出家,担任该寺佛教学院的讲师。直到近日该记者才将此事披露,这位曾经是充满争议的天才人物又从人们的记忆中复活。

为了接近宁铂,该记者经与该寺院的住持沟通,因而允许到佛教学院听宁铂讲课。在住持的带领下,记者进入课堂坐在最后一排。几分钟后,一个身高不到一米七,圆脸、微胖的僧人捧着一大摞经书走进教室,放在讲台上。他就是,赣州市人——宁铂。

宁铂讲课的语速很快,有着惊人的记忆力,从不翻教材,却能说出哪个内容在教材的哪一章哪一页。昔日神童,今朝高僧,宁铂需要的是一份宁静的生活。

三十年前的“中国第一神童”

1964年,宁铂出生在赣州市一个普通的知识份子家庭,宁铂幼时即显露惊人记忆力。两岁半便能背诗词,3岁时就能从1数到100,4岁时认得400多个汉字。宁铂看什么会什么,6岁的他看完《中医学概论》就能替人开药方,看完围棋书后就可以与高手对弈,看完唐诗宋词,便能吟诗作对,宁铂的一系列行为让父亲宁恩意识到,这个孩子不寻常。

1977年,宁铂父亲的朋友倪霖推荐给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方毅将推荐信转给中国科技大学,宁铂成为中科大少年班第一人。

此后,全国的报纸、杂志、电视都在报导这位少年天才,几乎一夜之间,这个戴眼镜的神奇少年为整个大陆民众所熟知。

宁铂电视上炮轰‘神童教育’

据媒体报导:宁铂进入中科大一年后告诉班主任汪惠迪:“科大的系没有我喜欢的。”汪惠迪打了一份报告给学校,为宁铂请求调到南京大学去学天文,但是没有成功。这是宁铂第一次试图离开科大。

宁铂被安排选择了自己在赣州八中时就不喜欢的理论物理专业。1982年,宁铂本科毕业留校,19岁的他成为中国最年轻的讲师。在中国科大任教期间,宁铂不再钻研物理,而是开始研究宗教、气功。1993年,他开始学习佛教。

宁铂曾说:“我是时代需要的产物,当时的痛苦主要还是来自于舆论的过分渲染,长期接受的教育又是顺从、克己复礼,因此痛苦充溢着我的内心。‘神童’剥夺了我许多应该享有的生活和娱乐的权利。”

1998年,宁铂参与央视的一个节目讨论有关‘神童教育’,针对神童教育,他表达出不予肯定的态度。当年的一则报导说,节目录制期间,宁铂频繁抢过话筒发言,语速很快,情绪激烈,猛烈抨击 ‘神童教育’。该节目,被传为是宁铂向‘神童教育’开炮。

2002年,宁铂退出中科大前往五台山出家,被校方找回;2003年他再次出家,此后,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神童教育’留下的争议

中国上个世纪70年代开创的天才儿童“少年班”大学生,如今发现当年的少年班天才儿童有的出了家,有的变成精神病,有的则是不知去向……。

省社会学学会会长王明美谈到:‘神童教育’在本质上是违反教育规律和人的智力发展规律的。一般情况下,人的受教育过程都要经历幼稚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过程,这是正常的一般的教育规律,而‘神童教育’却贸然提前了学习时间,导致违背教育规律。人在违背规律的情况下,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在沉重的压力和过高的外界期望之下是难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的。

但也有不同观点者。江西师大的李教授说:“著名画家李叔同是在出家后,方才找到艺术创造的崭新天地的。宁铂何以不能成为第二位李叔同?或者成为一名高僧呢?”

关于宁铂及‘神童教育’的争论并不会很快结束,或许永远没有结束。不管如何,宁铂及‘神童教育’,均在社会留下了一道深刻印记。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拆字神童
拆字神童 人气 48
亚巡赛9号球总决赛 台湾2撞士晋4强
香港神童视大赛为音乐升华良机
【电影中的经典音乐】巴哈谱曲颂神 开启智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