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日大交换学生 点滴在心头

受访者/廖培雁,采访记者/永璘

人气 4

【大纪元12月8日讯】为了一圆学习日本环境教育的梦想,廖培雁在研究所2年级时决定到日本金泽大学当交换学生。虽然过程颇为辛苦,好在有指导老师佐川老师从旁鼓励,一年的时间飞快过去,不仅圆了梦想,增强了日语能力,更享受台日文化冲击下的喜悦。如有机会,培雁肯定再勇闯扶桑岛。

在台湾就读台湾师大环境教育研究所,培雁因为想体会日本环境教育的想法与施行,上网查了几间姐妹校,因缘际会下选择了位在石川县的金泽大学。

尽管曾恶补好几个月的日文,但留学时前三个月还是让她吃足了苦头,上课听的懂但表达的不好,而老师因为她是留学生,课堂上总是故意指名她回答问题。甚至为了快速加强她的日语能力,融入日本社会,指导老师更常带培雁参加发表会、交流会等会议,让她练习自我介绍及礼貌的问话。也因为这份苦心,培雁的日语程度逐渐增强。

体验文化冲击

因为日本的课业不重,培雁闲暇时,也跟着老师四处看看,以暸解日本环境教育情况。接触的越多,才发现台湾与日本看似相似的两个国家,在文化生活上有着很大的区别。

不同于台湾人交往时,越熟悉越热情,日本人在一开始见面大都相互打招呼,看似很热情、亲切,但相处久了反而感觉很冷淡、有距离。透过这一年深入了解日本文化后,原来是日本人做事循规蹈矩,注重礼貌,客套话也多。

还有一次培雁在课堂上报告繁体字与跟简体字的差异,没想到日本人惊讶于台湾小学生得学那么多难写的繁体字,问了一堆无俚头的问题,如“小学生就学汉字会不会太难?”、“不会写怎么办?”、“要写那么难的字,没人抗议吗?”、“那么难,到底得学多少字?”。培雁发现透过这次报告,不仅让日本人对繁体字印象深刻,也让她感受到文化震撼。

生活上的差异

由于培雁住在日本住宿家庭,朝夕相处下,原来两地生活上也有不同,譬如:在日本家里吃饭也讲究规矩,一桌总是摆满了碗盘,每个人将菜夹到自已专属的圆盘上,而不同的圆盘装不同的东西,骨头残渣是放在骨盘上。主菜大都是肉类,不论是外食还是家常菜都很少吃蔬菜,如有也是生菜沙拉、高丽菜、蕃茄、小黄瓜,也不常吃水果,也难怪日本政府不断呼吁国民多多摄取蔬菜水果。

让她感受很深的是,日本家庭成员非常依赖妈妈。典型的日本爸爸一回家就开冰箱拿啤酒,然后坐在电视机前,有任何需的东西或事情,只管喊妈妈一声。因为在乡下或40岁以上的日本男人,大部分都不做家事,所以当小孩也借故不帮忙时,家事就落到妈妈的身上。

而当培雁说台湾男人都会帮忙做家事时,反倒成了新鲜事,立刻在东乡小镇传开,街访邻居个个都在谈论台湾男人的体贴。

一年的日本学习,除了专业的提升,也让培雁体验不同的文化冲击,没有哪个好哪个不好,但这种感受点滴在心头,提及有机会还会想去日本吗?培雁爽快的回答“会!这一年学了不少事情,如果还有机会还会再去日本旅行!”@*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尘俗印记】怀念旧家的院落(二)
联合号遭撞沉 日同意赔千万
全球不振影响  日企业海外营业额首次减少
南冰洋捕鲸对抗恐升级 日扬言逮捕抗议人士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