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学者:偏远教育问题需社区总体营造才能解决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2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杨淑闵台北二十一日电)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甄晓兰、王丽云今天在国科会发表研究报告,结果发现台湾偏远国中教育问题要获得改善,必须搭配社区总体营造,只靠教育政策无法根本解决。

国科会今天召开“偏远国中课程实践生态与教育机会现况调查研究分析”记者会。由甄晓兰、王丽云报告研究成果。这份研究计由10位教育学者投入,就全台225所偏远国中,查访其中37所完成的质性研究。

甄晓兰指出,偏远地区学校原生性特征包含“原生性特征”,即经济萧条、就业机会有限,人口外移情况严重、平均收入低落、公共建设不足等社区发展不佳问题;其次还有对外联系不便问题,即远离都会中心、对外交通或通讯不便。

她并说,这些“问题特征”包含学生家庭支援不足(单亲、失亲、隔代教养、寄养家庭、新住民子女比例高)、社区文化刺激不足(文化资源、设施与文化活动明显不足、资讯隔离或数位落差严重、平均教育水准偏低)。

再者,支持教育的人力与物力资源不足(含软硬体设备、师资、教材、经费、社区人力及物力支援等),以及心理性孤立(如教育动机与期望低落、缺乏意愿与行动改善社区等)。

王丽云强调,他们研究发现政府对于强化偏远教育政策的态度与改善动机,现况确实不如推广原住民教育与特殊教育明确,动机也比较低,因为后两者人口与对象比较明确。

她说,研究也证实,改善偏远国中教育现况所需挹注的不仅是软硬体资源(例如偏远国中合格教师已提升到87%,但是流动性太高,代课老师又难聘足,每个社区也面临少子化问题)。

她强调,要改善偏远地区国中教育现况,其实需要政府跨部会整合性推动偏远地区长期性社区总体营造才能改善;否则当学生的父母必须外出工作或学校学生太少、面临裁撤命运,原本投入的软硬体资源也难以发挥成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