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李登辉:指导者应秉持公义精神为政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2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杨明珠东京二十一日专电)前总统李登辉在日文新书“最高领导者的条件”一书中提及,他的命是有神助才得以延续。因为“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时代,他若遭枪杀也非不可思议的事。他说,指导者应有公义精神,体悟到“权力是向人民借来的”的真谛,为了国家着想,可不顾一党之私,随时释出权力。

他在书中说,二次大战中,他身为日本兵可能死于空袭。战后,回到台湾在“白色恐怖”时代得以苟活,都让他感受到与其说是“运”与“命”好,倒不如说是神协助他活下来。

书中提及“二二八事件”中,台湾的知识份子被视为共产主义者的人就会遭杀害。当年他若遭执政者逮捕或枪杀也非不可思议之事,但他没被杀害,只能说是神要他活下来。

书中说,他留学美国爱阿华大学时,两度在马尼拉机场被菲律宾警备司令部的人带走关了两、三天,当时就是“白色恐怖”阴影仍残存的时代,台湾官方的迫害常使人感受到身家性命的危险。被拘留期间,他感到极度不安、焦虑,之后都无事,让他觉得自己运气好。

书中也提及,他正式入阁前,曾接受过警备总司令部的调查,这是蒋经国为了要厘清对他的一些顾忌而为。

他觉得蒋经国之所以挑选他当副总统,他自己的解读是,虽然蒋经国说自己是台湾人,国民党一定要本土化,那是因为当时要求本土化的声浪高涨,蒋经国认为只有实施本土化,国民党才能维持,但毕竟蒋经国还是中国人,深谙中国的社会、文化,也在半威权主义体制下练就一身政治操作手腕,所以虽然选了他当副总统,但是否让他继任为总统,这之中存在着不确定的要素。

他说,做为领导者一定要有公义的精神,他从十三岁开始,就培养这种精神,因为当时日治时代的社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就是如此。他还说,自己在说出台海两岸是“特殊国与国的关系”一词时,完全是秉持着公义的心而说,他认为两岸应该和平共存。

他回顾公元两千年政权轮替时,自己觉得台湾的将来是美好可期的。他说,眷恋着外省人独裁体制的势力对于政权轮替相当反弹,因此他不久后就被逐出国民党。他也说,见到民进党少数执政的困境,于是自己在见义勇为的情况下,才又想兴起支援民进党的国民运动。

他认为,领导人做事要光明正大,对国家要忠诚,要有强烈的道德感。他踏出政治世界的同时,对于财产等个人问题、死时的问题等都已妥善处理,连纳骨堂的设计图也都画好,这笔费用已备妥,何时死都无所谓。

他还强调,指导者不应利用媒体营造神格性、增添人气。而且指导者应多阅读古典书籍、重视涵养与品格,从传统学习,才能进步,并进而教导年轻一代古典与传统的重要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