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艺术的交会

文/布伦.阿特列
font print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耶诞市集采购梦幻我不想在此罗列所有例证,好证明自然界和艺术界中普遍存在着规律性的现象。我们的目的是研究对称性及其形式的基本内涵,继而为在迥异的条件下、为何相似的形式会出现,提出解释。本书还将评点美学概念及其蕴涵的数学理念。藉由研究艺术和科学的互动关系,我们将较能理解二者之间的融合统一,并洞悉人类偏爱对称性的心理因素。

观察的力量

现代科学所使用的观察技巧,是由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所应用的技巧演进而来的。有人说科学最伟大的发现便是科学本身。然而正是艺术家在描绘自然的过程中,首先学会以真实、客观的角度观察自然。对艺术家而言,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重新体现“以人做为衡量万物的基准”的经典概念。

早在达文西出生前25年,少数眼光敏锐的艺术家就开始使用新的方法,以正确的比例客观地观察、反映自然。达文西开创了线性透视法。身为一名业余画家,他的作品为数不多,其中的两幅却成为绘画史上的名作(〈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他还留下了数千页的观察、思考纪录和草图,内容涉及了各个领域。近几年,包括物理学家、数学家、工程师、解剖学家、植物学家在内的科学家们,对达文西在科技方面的成就,进行了仔细研究,再一次认定达文西才是第一位现代科学家。达文西的研究方法预见了一个多世纪后伽利略的发现;他思考问题的独创性、解决问题的准确性,在500年后的今天仍然影响着我们。

用雕刻的方法研究科学

一种陈腐的哲学观点认为,科学仅是分析的过程,而艺术仅是综合的过程。这种观点告诉我们,科学家把研究对象分解开来,而艺术家则把它们结合在一起。雅各.布鲁诺斯基(Jacob Bronowski)对此一误解予以反击,他指出:实际上,科学家既要分析也要综合,艺术家也是如此。无论分析还是综合,想像力总是始于对大自然精细的观察和分析,再以综合告终,借此,富有创造力的头脑终将超越自然给予我们的制限和躯体。

布鲁诺斯基将雕刻的概念导入科学。自菲狄亚斯(Phidias)以降,雕刻家开始将隐藏于粗糙石材中的雕像毛坯拟人化,想像它们正等着被释放、被创造。米开朗基罗曾写道:我们与生俱来的神性使灵感与双手融为一体,去塑造一张脸孔,用艺术的自由力量,将脆弱的肉身化为坚固的石像,赋予它生命的灵动。艺术家所能做的,只是用一双手褪去石料的冗余,展现蕴涵其中的美。

同样,科学家也会想像物理定律已以某种特有形式存在,等待着他们去发掘。但实际上,物理定律并不像雕刻毛坯那般绝对地存在着。在不同的雕刻家手中,石块注定被塑造成不同的形态。然而,在不同科学家的眼中,定律虽可能以不同形式表现,但最终会相互趋近、达到统一。依问题提出的精准度,答案也许不尽相同,但都是正确的。

极端化约主义

某些领域的发展(特别是艺术和科学)总要在发现真理前经历波澜起伏,有时跌跌撞撞,有时猛冲向前,偶尔还开倒车。冒着过度精简的风险,以下提供相反的两种观点。

曾在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BC)频道播出的《文明的纽带》(Connections)系列中,担任制作人与主持人的詹姆斯.柏克(James Burke)断言,文明进步的根本是渐进变化的累积。与柏克共事过的布鲁诺斯基,却在稍早另一个电视系列《人类的跃升》(The Ascent of Man)中宣称,文明的进步是以“革命”这一阶段性变革的形式来表现。

在我看来,这两种变化都是必不可少的。渐进变化反映了常态,但极端的化约及整合则为周期性的需要,为累积的渐进变化带来条理。这样的变化发生在科学、艺术中,也出现在其他各个领域。布鲁诺斯基便曾简洁地表述:“尽管科学和艺术同属社会现象,但任何科学或艺术创新,都只有当人由混沌中,重新找寻到一种新的、深层的一贯性时才能产生。”

极端化约主义对科学和艺术也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科学领域,我们总是试图归纳出定律的最精要处,各种物理定律的综合统一,就体现了向单一形式靠拢的极端化约,这也是物理学的终极目标。艺术中的化约主义则常以一种自然、合理的方式进行,即循序渐进。十七世纪的维梅尔(Jan Vermeer)显然已将此一方法付诸实践,19世纪著名的色彩大师透纳(J. M. W. Turner)又将其推进一步,最终于20世纪由几何抽象派画家罗斯科(Mark Rothko)开花结果。甚至早在米开朗基罗艺术生涯的晚期,在他创作系列雕像〈囚〉(Captives)、塑造了从原始石块中浮现而出的形体时,化约主义就已在其间运作。

如今这一系列雕像在佛罗伦斯的学院美术馆(Gallerie dell崒cademia)内排成长长的一列,引领游客通往安放〈大卫〉(David)的展厅。在另一个后期作品〈隆达尼尼的圣殇〉(Rondanini Pieta)中,米开朗基罗抛弃了现实主义,以矫饰主义的形式将人物的四肢延长。这些作品尽管未完成,其实已完美无缺,就像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一般。

米开朗基罗去世后的半个世纪,林布兰放弃了纤细的画笔、不再专注于细节的刻画,而是大胆使用多层次画法,描摹人物的灵魂与性格,这时期他创作出几幅绘画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肖像。

摘自《数学与蒙娜丽莎》 时报出版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京都以前是日本的首都,有很多大型美丽的寺庙。这里和东京不一样,有很多公园和山丘,真是一个很碧绿、很宁静的城市。美丽的庭园里也有很多茶馆,很多时间我都待在茶馆练习日本茶道。
  • 你的心累了吗?你渴望每天张眼看到不同的窗户,半夜在旅店醒来凝视不同的星空?探索文化之甘美,来自长途旅行的跋涉,在每个文化被揭示的瞬间,心灵得以绽放,释放掉生活的劳累。
  • 每个人都不应该因为肤色以及他所无法控制的疾病而遭受到不公平的歧视待遇。可悲的是,这种公平正义的论调,在现实的社会里,不过是天方夜谭。诺西一出生就面临肤色以及遗传疾病──爱滋,而遭受双重的不平等待遇;悲惨的命运因为遇见了盖儿妈妈,才谱出可歌可泣的乐章。
  • “我叫吉姆”,我做了自我介绍,握了他瘦瘦的小手。

    “你可以叫我诺西”,他回答。

  • 许多早期的赏鸟人对目前坊间各式各样、完善精美的鸟类图鉴一定都有非常多的感慨:你们现在赏鸟真是幸福啊!想我们当年……唉!年纪到了,就不免想当年。
  • 温暖多样化的台湾,不仅涵养了150多种留鸟,每年也吸引了许多迁徙的鸟类来报到。位处这样得天独厚的环境,台湾的赏鸟风气及热潮一直都维持不坠。
  • 教育是带动社会进步的力量。社会进步的基础建立在每一个人民的素质和素养上,而教育则是改变一个人的唯一途径。所以,不管是政府、家庭或是个人,在教育上的投资永远是最大的赢家。
  • 到底要不要考试?要不要排名次?要不要公布班上同学们的成绩?考试会不会形成孩子的压力?

    我想,有时候得看孩子周边环境情境的互动,才能确定考试是压力还是鼓励……

  • 本公司虽然是全美最大户外用品公司,年营业额两亿六千万美元,但从理念、制度到员工、老板,甚至顾客都很怪,公司成立50年来,已换过六位CEO。应试前请确认您可以适应并认同以下八大法则。
  • 《数学与蒙娜丽莎》中文版的推出让我感到十分荣幸,也非常感谢时报出版为之付出的巨大努力。原书英文版于2004年4月15日(即达文西诞辰日)由史密森尼出版社(Smithsonian Books)出版,在美国短短14个月内,精装本便已重印7刷;而在甫出版两年内,平装版即于2006年3月面世;此外还出现多种语言译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