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传美术

文艺复兴盛期(13)──达芬奇返乡献技:《安加里战役》

第二次佛罗伦斯时期 1500-05
作者:周怡秀
font print 人气: 111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达芬奇的第一次米兰生涯以法国军队入侵而告终。他和弟子随从等人离开米兰后经过了曼都瓦、威尼斯等地。经过曼都瓦时,应女侯爵依莎贝拉.德斯特所求画了一幅肖像素描;在威尼斯停留的三个月期间,对吉奥乔尼等威尼斯画家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1500年春天达芬奇再度回到佛罗伦斯的时候,发现人事已非,美迪奇家族已经失势;加上法军的侵略和萨弗纳罗拉事件的影响,繁华景象和欢乐气氛已不如当年。达芬奇过去的师友维洛其奥、吉兰达忧已死,而旧识波提且利和菲力比诺.利比都因萨弗纳罗拉的影响转入虔敬的宗教艺术。此时受人瞩目的新秀唯有25岁的米开兰基罗,而年轻气盛的米开兰基罗与达芬奇的个性并不投合,艺术理念也大不相同。幸好达芬奇带着创作《史佛札骑马雕像》和《最后的晚餐》的盛名载誉归乡,深受佛罗伦斯人的敬重。赛尔维特圣公会的修士们特别委托达芬奇为教堂制作祭坛画,并接待他和仆从住在修道院年的一个私人空间。达芬奇在此开始为公会起草《圣母子与圣安娜》。1501年时草图完成时,吸引了大批群众扶老携幼前往观赏,成为佛罗伦斯轰动一时的盛事。不过这幅草图尚未正式实现成为正式作品,达芬奇就离开了(注1),而该草图后来也遗失。目前收藏于伦敦国家画廊的一幅素描草图,一般认为是1507至08年左右达芬奇回到米兰应法王要求所作,推测画面内容应与佛罗伦斯的草图接近。

从1500年四月起到1505年,达芬奇大多数时间在佛罗伦斯 ,重要作品都在1504年之前完成。1503年他成为决定米开兰基罗《大卫像》放置地点的委员之一;同时也为佛罗伦斯从事抵御比萨的军事工程。1503年底的时候,达芬奇应邀设计维其欧宫的装饰壁画,同时受邀设计另一侧墙面的是年轻的米开兰基罗。达芬奇以《安加里战争》为主题,纪念佛罗伦斯于1440年大败米兰佣兵统帅毕其尼诺(Niccolo Piccinino)的一场光荣战役 ;米开兰基罗则选择了佛罗伦斯人打败比萨的《卡西纳之战》(注2)。两位艺坛巨人同时献艺轰动一时,被视为一场精彩的艺术竞技,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和比较两位大师的作品。连当时20岁远在西恩纳工作的拉斐尔,听到消息便放下手边工作,直奔佛罗伦斯来观摹他们的作品,可见事件对人们影响巨大。

达芬奇为了这件雄心勃勃的作品,特别采用一种古罗马时期普里尼书上记载的蜡画绘制(注3)。然而,可能因为实验性太强(该技法失传已久),又急于求成,想打败对手,使得蜡画技术失败。这个壁画一直未完成。且在十七世纪时被破坏了。现存的后人摹本中,最能完整呈现达芬奇作品精神和原貌的,应属鲁本斯1605年造访意大利所临摹的版本。

达芬奇曾形容战争的厮杀如“兽性般的疯狂”。从鲁本斯的摹本中,我们可以想见达芬奇用了紧凑的构图呈现了两军人马纠缠的激战﹕士兵们血脉贲张,脸孔因愤怒而扭曲,他们一面呐喊着,一面挥刀猛力地砍杀;冲锋的马匹也怒目圆睁,扑前互相嘶咬。摔倒在马蹄下的士兵仍然激烈地进行生死肉搏…。虽然是构思出来的假想场面,达芬奇却能将激烈的战场处理得栩栩如生,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当然,他在米兰时期对人体和马匹的解剖研究和对人物动势、神情的掌握,在此又一次充分发挥。

(注1)根据瓦萨利记载,达芬奇听说修士们把祭坛画委托给了菲力比诺.利比,便对外宣称自己乐于接受这项工作。心胸宽大的利比便决定让贤。于是修士们恭敬的将达芬奇迎接到教会中专心工作,供应一切开销。达芬奇让他们等了一段时间后才画了一幅《圣母子与圣安娜》,然而草图完成后,他又抛下工作跟随波吉亚到别处去了。修士们只好又找回利比帮忙,可是利比未完成工作就过世了。

(注2)随着1494年佛罗伦斯共和国的成立,共和政府决定在维奇欧宫增设一个议会大厅。大部分的建筑工程很快在1500年完成,但会议厅内墙壁需要两幅表现新共和国的精神的装饰画。他们选择了当时最负盛名的达芬奇和年轻的米开兰基罗分别表现佛罗伦斯历史中的两场重要战役。然而两个艺术家都没有完成他们的工作,我们只有在间接的文献记载、草图和后人的临摹稿中约略推测他们的画面构思。

(注3)达芬奇使用古代的蜡画技术,上色前将蜡和颜料溶合,在涂了松脂的石膏表面作画,由于这种技术本身的用法,色彩无法自然干;加上天候不佳,突然的潮气使得固定草图的泥灰液化。达芬奇为了克服这种情况使用火盆暖墙,结果使得上方的色彩尚未凝固,下方的颜色却因火烤而溶解流失了。最后画家不得不宣布放弃。@*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五百年来《大卫像》的精巧匀称、优雅的相貌、从容的意态和蓄势待发的气势,在在都令人赞赏。正如米开兰基罗自己所言,他的雕刻就是“将禁锢在石头中的生命解放出来”。
  • 东方文化则注重内涵,艺术上强调“写意”,讲究“神似”而不十分注重“形似”,事实上这种东方艺术也要求达到真实,只不过是从另一面体现出“意”和“神”的真切。总之,无论东方或西方的正统艺术都极力求“真”,不同层面的侧重点体现了不同风格的美。
  • 雷欧纳多·达·芬奇的多才多艺经常为人所乐道,他身兼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音乐家、工程师于一身,是文艺复兴最具代表性的全才人物。不过,多才多艺也可能成为一个缺点。人生有无数的选择,而人的生命有限,要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这一点,即使天才如达芬奇者,也不一定能掌握得好。我们可以从达芬奇一些生平事迹来看看他怎么对待自己的才华。
  • 文艺复兴盛期另一位与达芬奇势均力敌的艺术巨擘是米开兰基罗。他们先后出生、成长于佛罗伦斯,是同乡也是竞争对手。米开朗基罗比达芬奇晚23年出生,却多活了45年,是文艺复兴盛期最长寿、影响力最大的大师之一。他一生跨越了文艺复兴的早期、盛期到晚期,看到了罗马的兴衰,也引领着艺术的变革,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矫饰主义和后来的巴罗克风格。
  • 1501年,26岁的米开兰基罗回到成为共和政体的佛罗伦斯,此时萨弗纳罗拉已被处以火刑,索德里尼(Piero Soderini)于1502年继任行政首长,呈现一番新气象。由于罗马的《圣母悼子像》广受赞誉,米开朗基罗开始崭露头角,大量的工作合同蜂拥而至,其中最重要的,应属新共和国政府委托的重要公共艺术工程,一是代表佛罗伦斯精神的《大卫》雕像(1501~1503年),其次是在维奇欧宫的议事大厅与达芬奇《安加里之战》对垒的壁画《卡西纳之役》。
  • 假使说达·芬奇有那么一件作品宛如一曲“天才”颂歌,那就是他的炭笔素描《圣母子、圣安妮和施洗者圣约翰》。
  • 国立台湾博物馆举办“捷克城堡与堡邸特展”(Czech Castles & Chateaux),展期自6月13日起至11月30日止。欧洲中世纪城堡台湾巡礼,有近百件捷克珍贵文物精彩亮相。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推出“看得见的红楼梦”特展,展览以经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为题,引领观众从物件反映出来的人情物趣,走进文学、艺术交织的美学世界,重新想像盛清贵族世家的荣景,看见《红楼梦》的绝美与哀戚。
  • 知名艺术史家、书画鉴定家傅申教授于16日辞世,为缅怀他在学术上的成就,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将于4月26日至5月25日推出“傅申教授古书画题跋纪念展”的绘画篇,之后于5月31日至7月2日展出书法篇,欢迎民众前往参观。
  • “寻找国宝新感动!”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北部院区推出“沉浸故宫数位展——捕捉灵光:寻找新感动”新媒体艺术展,结合投影、互动科技与沉浸式剧场等创新体验,全新演绎故宫《谿山行旅图》等经典文物。故宫欢迎民众阖家莅临参观,感受艺术的灵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