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市场内需 次贷危机良药

【大纪元4月10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陈永吉/专题报导

2007年10月,美国次级房贷风暴,将全球股市吹得七零八落,至今投资人仍心有余悸,担心全球景气衰退,股市还没落底,投信业者从历史经验分析,今年以来的股市惨况,就算短线未必能大举反攻,距离底部应已相去不远。

汇丰中华投信资深副总经理李哲宏表示,从1975年以来,美国共发生过十次重大金融危机,都造成股市的大幅震荡,危机处理并不陌生。这次次贷风暴对美国并非相当困难,连下几帖猛药,包括联准会快速降息、政府退税、处理问题金融机构、提供宽松货币政策等,让出口产业有喘息机会,也再度证明其危机处理能力。

以过去历史经验来看,美国危机控制及改善后,景气就会由趋缓期走向落底期,至于股市常在经济落底进入复苏期前五个月开始上扬。根据DataStream的统计,过去七大工业国及亚洲地区在复苏期的报酬率都可超过20%,也让美股值得期待。

同样受次贷影响而修正的新兴国家股市,是否将触底回升?李哲宏指出,其实MSCI新兴市场指数早在1月底已率先落底触底反弹,目前已回到上升趋势线,主要是受内需消费支撑带动,内需消费已是支撑新兴市场经济成长的主要动能。根据UBS的资料,目前净出口只占多数新兴市场国家GDP的10%,其余90%都是内需消费,因此,次贷并未伤及主体,现阶段投资方向可评估转向新兴国家内需市场。

李哲宏表示,根据IMF统计,新兴市场国内生产毛额(GDP )总值在2008年时将突破16兆美元,是2000年的2.5倍,代表过去被视为贫穷代名词的新兴市场,已开始有钱,其内需消费将成为对抗次贷危机的重要武器。

2003年,原物料与外销产业带领新兴市场第一波投资主流,随新兴市场经济快速成长,将带动的新兴消费大商机,新一波的新兴市场“新富”阶级将开始展现消费力,成为全球景气寒冬中的暖流,使得许多在新兴市场耕耘许久的企业也有机会发光发热,投资机会成形,尤其股市修正已近历史满足点,投资人不妨多注意新兴市场内需消费基金的投资利基。

相关新闻
用高科技假装工作 富国银行解雇十余名员工
美国超越中国成东盟最大出口目的地
中国通胀数据弱于预期 PPI连续20月紧缩
金价持续走强 黄金增产却日益艰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