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传美术

文艺复兴盛期(17) – 达芬奇最后的岁月

1514-19
周怡秀
font print 人气: 66
【字号】    
   标签: tags: , , , ,

1514-至1516年间达芬奇旅居罗马,米开兰基罗和拉斐尔也正好都在罗马为教廷工作,形成了文艺复兴三杰荟集的艺术鼎盛时期。达芬奇在罗马也与再度得势的美迪奇家族重逢,因为罗伦佐的儿子乔凡尼在朱里亚斯二世死后继位为教宗,即里奥十世。教宗曾经委派达芬奇作画,但是对达芬奇的工作方式和效率感到不耐,宁愿重用后起之秀拉斐尔 。幸好教宗的兄弟朱里安诺十分敬重达芬奇,让他住在在梵帝冈的Belvedere宫中。此时达芬奇对创作的兴趣似乎不大,主要致力于科学研究。但是他最后的几幅作品 —— 包括最后的油画《施洗约翰》和那幅知名的晚年自画像,应该是在罗马的这段时期完成的。

人们经常把达芬奇的《施洗约翰》和另一幅具有达芬奇特色的《旷野中的施洗约翰》(又名《巴卡斯》)并列相较。后者一般推测是达芬奇的弟子梅济在达芬奇的工作室所作,至于雷奥纳多是否参与尚无定论。然而不可否认的,作品中呈现了不少达芬奇的作品的特征。


《旷野中的施洗约翰》(又名巴卡斯)St John in the Wilderness (Bacchus) 1510 -15; Oil on panel transferred to canvas, 177 x 115 cm Musée du Louvre, Paris

《旷野中的施洗约翰》身处风光明媚的自然风景中,苍茫远山的远山显然受达芬奇的手法影响。约翰容貌俊美,头戴桂冠,披着骆驼毛皮,以轻松姿态坐在石块上,一手抓着木杆和葡萄,一手却指向左边,双眼注视观众,口唇微启,仿佛在向观众说着什么。身披毛皮、手持木杆原是施洗约翰的典型装扮;而葡萄和桂冠则是希腊罗马神话中酒神的标志,所以这幅画又叫《巴卡斯》。将圣者约翰和神话中的酒神视为同一的情况,在14世纪Pierre Bersuire的文章《Ovide moralise》已有先例。由于作品保存状态不佳,很难判定酒神的意涵是原始构思还是后来加上的。不论如何,这幅画和达芬奇《施洗约翰》有很多类似之处,创作时间也十分相近,二者之间的参照或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施洗约翰》St John the Baptist 1513-16 油画于木板, 69 x 57 cm 卢浮宫收藏

达芬奇的《施洗约翰》以幽暗的色调作为背景,人物动势以螺旋和S形伸展,加上晕涂法若有似无的轮廓线,烟雾般细腻的光影变化,使约翰如幽灵般从幽暗中涌现和隐没。

据记载,施洗约翰是耶稣的表兄,也是著名的先知。他在旷野中过着简单的生活,身穿的骆驼毛皮,以蝗虫野蜜为食。他的任务是为耶稣传道“铺路”﹕呼吁人们接受悔改的洗礼,预告耶稣的来临,指引人跟从耶稣基督。

一般的施洗约翰经常被描写成饱受风霜的模样,例如达芬奇早年和维洛其奥合作的《基督受洗图》中的约翰就是。达芬奇却把施洗约翰画得十分秀美、阴柔。令人好奇的是《施洗约翰》的容貌和蒙娜丽莎颇有神似之处,其直视观众的眼神、微笑和手指上天的姿势也同样意味深长,不免又引起诸多猜测。有批评者认为约翰的动作和表情是造作甚至暧昧的,特别是那注视观众的眼神和刻意的微笑,和圣者施洗约翰本身的生平事迹或性格几乎毫无关系。也就是说,达芬奇并不是藉由施洗约翰来表现神圣的宗教内涵,而只是藉用宗教人物来表达他个人的思想意向。因此《施洗约翰》虽然还是手指着上天,但是传达的信息并非神圣,而是近乎世俗的人性。

达芬奇想表现什么?这《施洗约翰》几乎和《蒙娜丽莎》一样神秘难解。在这些晚期作品中,达芬奇偏好透过画中人的眼眸直视观众的内心,似欲和观众作某种程度上的心灵沟通。正如他自己曾经说的“眼睛是灵魂之窗”,如中国古人也有“观其眸子,人焉廋哉”的说法,眼神是一个人内心的真实流露,也是生命存在的表征。


《自画像》,c. 1512? 红色粉笔于纸上;333 x 213 mm;Biblioteca Reale, Turin

达芬奇著名的晚期的自画像中(注),呈现了一个历尽沧桑、表情沉痛的老者。特别是隐藏在低垂而浓密的白眉下,那双压抑而深邃的眼神,透露的是一个孤高智者的灵魂。此时达芬奇已经六十余岁,他已经洞彻人性与世间无常,剩下的是深刻的自我省思。出于仰慕,拉斐尔也曾经借用达芬奇的智者形象,在《雅典学院》中重塑了希腊先知柏拉图的风采。


达芬奇晚年对毁灭性灾难的假想图习作

1516年,达芬奇为法兰西斯一世所礼聘,带着毕生研究成果的手稿、心爱的藏书和几幅画作与弟子一起前往法国,隔年获得“王家首席画师、技术顾问、建筑师”的称号,并受赠一所罗亚尔河畔夏宫附近的别墅 。此时他几乎已经不再画画,但仍然参与规划王家城堡的庆典活动,以及罗亚尔河的水利工程和都市计划。而晚年的手稿中,也显示出达芬奇已经在思索人类命运和劫难的问题,对《圣经启示录》中描写的毁灭性的大洪水作了假想图。1519年初健康开始恶化,五月二日死于别墅中,享年67岁。

值得一提的是,达芬奇像许多毕生研究科学的学者(如爱因斯坦和牛顿)一样,在生命的晚期深刻感到人类智慧的渺小,最后还是回到宗教中寻找归宿。达芬奇生平并未表现出对宗教的热忱,然而在生命最后的时日,却热切学习教义,忏悔自己的过去,坚持在重病中接受圣礼。据说达芬奇临终前曾反复问身边的人﹕“请告诉我究竟在世界上做了什么有益的事?”临终时说﹕“我是罪孽深重的人,没有资格侍奉伟大的神。”他坚信“自己没有在艺术上尽到应尽的力量,所以触怒了神和全人类。” (瓦萨利《艺术家列传》)

 

(注)这幅素描,一般学者普遍相信是雷奥纳多的自画像,因为它十分符合Gianpaolo Lomazzo对达芬奇晚年的描述﹕“Leonardo的头发和胡子很长,眉毛浓密,看来像是高尚的智者。”@*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这是德国画家阿尔布莱希特·丢勒(Albrecht Durer)于1500年所作的自画像。严谨细腻的多层罩染技法将几乎所有的细节都刻画入微,连头发都丝缕可数。造成这种真实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作者对光、影、色以及转折处细腻的过渡处理。甚至于每一小缕头发、胡须都仔细地由高光部分渐渐过渡到平光的亮部,再细腻地过渡到测光的灰调面,逐渐穿过明暗交界限达到反光部分直至投影。
  • 德国巴伐利亚中部古老的帝国城市纽伦堡(Nürnberg)的帝王堡下面,有一所1420年建造的房子,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精英阿尔布雷希特.丢勒(Albrecht Dürer, 1471-1528)的故居。从1509年起一直到丢勒逝世,他都生活和工作在那里。这座陈列馆,从各个方面向人们展示了艺术家的风采,工作人员可以现场表演版画制作,人们可以了解到1500年前后他的起居及那个时代画家的工作场所。录音讲解是以女主人阿格娜斯.丢勒(Agnes Dürer)的口吻,带领客人参观他们的家园。
  • 借“神韵艺术团”在这片孕育过“文艺复兴”的土地上巡演之际,回顾人类曾经有过的辉煌历史,或许会使我们能够理清思路,看清我们今天所处的状态。今天人类所处的状态与当初“文艺复兴”开始的时候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 《数学与蒙娜丽莎》中文版的推出让我感到十分荣幸,也非常感谢时报出版为之付出的巨大努力。原书英文版于2004年4月15日(即达文西诞辰日)由史密森尼出版社(Smithsonian Books)出版,在美国短短14个月内,精装本便已重印7刷;而在甫出版两年内,平装版即于2006年3月面世;此外还出现多种语言译本。
  • 达芬奇的第一次米兰生涯以法国军队入侵而告终。他和弟子随从等人离开米兰后经过了曼都瓦、威尼斯等地。经过曼都瓦时,应女侯爵依莎贝拉.德斯特所求画了一幅肖像素描;在威尼斯停留的三个月期间,对吉奥乔尼等威尼斯画家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 1506达芬奇受法国统治者Charles d'Amboise的征召再次回到米兰为其宫廷效命,然而同时佛罗伦斯的市议会也不断催促达芬奇回到佛罗伦斯完成《安加里》壁画。最后在法国驻佛罗伦斯大使的介入之下,达芬奇得以留在米兰并且受命成为法王路易十二世的宫廷画师。达芬奇首先为了解决与圣母无原罪胎始兄弟会的画作纷争而画了第二幅《岩窟圣母》,并且在法王的要求下重拾佛罗伦斯曾经创作的题材《圣母子与圣安娜》。
  • (大纪元记者施迪文澳大利亚悉尼报道)澳洲音乐家Alex Hadchiti,4月2日在观看了神韵纽约艺术团在悉尼娱乐中心的首场演出后说,他看到了一场正在发生的文艺复兴。
  • 大约在设计《安加里之战》的同时,达芬奇已在着手另一幅气氛完全不同的作品,也就是被称为《蒙娜丽莎》的著名肖像画。这也是达芬奇在第二次佛罗伦斯时期流传下来唯一完整的作品。关于这幅作品的创作动机,有这么一种说法﹕达芬奇看到年轻气盛的对手米开兰基罗创作《大卫》后广受爱戴,心中颇不是滋味;激起了他也想在绘画领域创作一幅惊世之作的野心,于是有了这栩栩如生的《蒙娜丽莎》。不论事实如何,达芬奇确实对这幅作品十分看重,在日后迁移时总是带着它。这幅画最后随着终老于法国的达芬奇到了异乡,达芬奇死后归法国王室所有,最后成为卢浮宫的镇馆之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