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之“敬”

font print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中华传统文化历来对天地神灵讲究一个“敬”字,这个“敬” 字贯穿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成为关于待人、接物、求学、从业、传承、修身、养性、治国等各方面的基本态度和精神准则,例如尊老爱幼、敬重师长、敬业尽责等。

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对此要求尤甚,《论语》中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事思敬”,“敬事而信”,“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君子敬而无失”,“修己以敬”,“敬其事而后其食”。儒学中还讲“敬天”、“敬德”、“敬人”等等,“正其心”、“诚其意”也包含敬的意思。宋代周敦颐《通书》也载云:“敬而已矣”,“敬则无间断”,“唯敬而无失最尽”。

武术界中,“敬”也一样成为武德的重要内容,所有的门派都有所涉及。

《拳略·学拳须知》提出心法五字诀是:敬、紧、径、劲、切。以敬字当首。认为“苟学而不敬则遗漏滋多,万难窥其奥妙。如轻得轻用,尤非所宜。故学拳术者,首先必敬,敬能始专,专俾察微,始可以语拳术。不然传非其人,欲盖发损,拳术之价值于焉坠矣。”

在太极拳等内家拳界,更是强调这个“敬”字。其实据我所知:各门内家拳都是与修炼有一定的关系,那就是要强调道德标准的提高与升华了,因此就更是要强调敬师了,一个修炼人不尊敬师父,就如一个人不孝敬父母一样,那真是说不过去的。

例如《陈氏太极拳图说·学拳须知》云:“学太极拳,不可不敬。不敬则外慢师友,内慢身体,心不束敛, 如何能学艺”,“能敬能静,自葆虚灵”,“敬其所事,不敢自满”,“专主于敬,……,平心静气,以待其动,如此而后可以学拳”。

有人认为学好太极拳 应具备“五心”:“敬心、信心、决心、恒心、耐心”。杨氏太极拳有“五字诀:信、敬、耐、恒、虚”,也有人提出太极拳有“九字诀:敬、静、慢、……”。

还有武术家总结说:“重拳重老师,真传自得之;轻拳轻老师,毋须枉费力”,一言以概之,真传只给能敬师、善敬师之人,成大器者,必须是敬重师父有加之人。欲学拳,成拳必须先有“敬”,——只有敬师、敬道、敬长、敬友,才能学拳,才能成拳。

还有人概括道:只有忠孝者,知恩图报者,心气平和者,守道不失者,真以为师者,始终如一者方能最后有所成就。

在内家拳界还指出对师父鲁莽无礼之人,欺师灭祖之人,在弟子之中搞分裂另搞一套的人,还有无恩之人,得宝忘师之人,外欲太多之人都是绝对不可能得真传,绝对不可能有成就的。

从武德中的 “敬”,我悟到:就在常人中都讲“百善孝为先”,一个人不孝敬生养你的父母,别人都不会认为你是好人;一个修炼人不尊敬救度你的师父,那更是说不过去,尊敬师父是一个修炼人必须要做到的。

转载 正见文章: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8/3/24/51927.html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1月8日讯】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才为中国民众所接触的跆拳道,现在已经在中国许多地方风靡,许多城市急速地推广,很受小学、中学乃至上班族的欢迎。反观中国武术馆,几乎要到了被跆拳道取代的地步。有分析指出,注重礼仪和道德是跆拳道在中国大陆广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 (大纪元记者张华多伦多报导)神韵巡回艺术团在多伦多的第三场演出在索尼中心上演。加拿大国际中国武术学会一行五人慕名而来。
  • (大纪元记者李玉蕾波士顿报导)3月26日晚,美东国术会于龙凤酒家举行了盛大的美东国术会纽英伦总分会联欢宴。该会汇集了波士顿多家中国武术派别代表以及各界华人团体领袖。其中包括胡清白鹤气功学院、朱振舜太极社、华林派国术院、金孝源太极学院、李芳芝Budokan武术学院,以及来自罗德岛的John Conroy太极学院等。此外,很多热爱中国武术和文化的美国朋友也参加了该会。与会人数近三百人。
  • 武术在套路运动方面,分徒手和器械两种,包含着轻快飘逸的,雄伟浑厚的、趺扑翻滚的,舒展劲拔的,短小紧削的,柔的、刚的、慢的,快的等等不同的内容与形式。经过基本功和基本动作训练之后,获得了运动条件,掌握了运动技巧,按中国武术的教学程序(仅指武术的套路运动,不包括散手、击剑、刺枪等搏斗运动)来说,就可以开始进行套路运动的练习了。
  • 弹 腿
    第一路 冲拳 第二路 十字腿
    第三路 劈砸 第四路 撑叉
  • 拱手也就是抱拳为礼,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礼节,这种礼仪其实是非常好的,可以防止人另外空间的身体上一些不好物质的相互沾染。
  • 《华抱山全集》第一集中,华抱山遭明末魏忠贤邪党及其操控下的暴政迫害,不得不四处漂流,拜师学艺,这一天,他来到龙山龙庙,长跪九日九夜,感动方丈,方丈让华抱山表演武术...
  • 《华抱山全集》里短短两句,便把明朝(1368-1644)中叶以后至崇祯年间(1628-1644)天灾人祸、国乱家贫、民不聊生的情形交待清楚了。
  • 中华武术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它和中华文明一样以其悠久历史而源远流长,以其博大精深而风靡世界。中华文明是一个尊道重德的文明,武术作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同样也带有尚武崇德,修身养性的因素。从武术的起源来看,所谓武者,即“止戈为武,以威杀止残杀”,武术一开始就不是让人互相打杀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