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批评官员对和谐理论理解错误片面

标签:

【大纪元4月6日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安培报导)中国研究人员近日发表有关和谐社会理念建设的报告指出,各级政府官员对和谐社会的建设途径没有明确认识,有些官员的理解实际上是错误、片面或者扭曲的。

这一报告由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俞可平主编,题为《和谐社会与政府创新》,被中国媒体称为“首部中国政府创新蓝皮书”。该书指出,有的官员把“和谐”简单地理解为“稳定”,采用传统手段加强对社会的控制,消除不同意见和声音,压制而不是输导社会矛盾。

有的官员把完善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简单地理解为扩大政府权力,从而加强社会管制,排挤市场和公民社会的作用。原湖北潜江市人大代表,时事分析人士姚立法先生说,“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中国又一个为老百姓所厌恶的口号—

姚立法:“一般来讲和谐就是讲稳定,老百姓不能到北京上访,或者是老百姓的利益受到损失的时候不能参与。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高层提出来的一个口号。和谐社会的内涵是什么,他没有一个说明。科学发展观等等这些说法老百姓本身就是非常厌恶的。但是下面的官员对中央的个口号已经是习惯了,不断喊口号,这都是虚的。”

主编这一中国政府创新蓝皮书的俞可平同时担任中央编译局副局长,被中国媒体称为政府高层智囊人士。有一种观点认为,俞可平公开大胆批评各级政府官员加强对社会的控制,有积极意义。姚立法先生说—

姚立法:“中共党内和高层希望改革有实际的做法,这当然是存在的。我记得增量民主就是俞可平先生说的。就是说民主要渐进式的民主,不能搞暴风骤雨式的民主。他心里也很清楚,中国改革不实行真正的民主就没有希望,但是中共高层内部抵制民主的力量相当强大。”

这个中国政府创新蓝皮书把各级官员对和谐理念错误片面的理解列为影响政府创新的四大障碍之一。该书认为,一些政府部门利益遏制公共利益的实现,公共服务机制建设滞后,部分官员过于求稳定贻误改革和发展的时机,这些问题也在阻碍着政府改革。山东大学退休教授,《百年祸国》一书的作者孙文广先生说—

孙文广:“我觉得一个社会要前进的话,要有一个竞争的基础,各种力量的相互竞争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一个和谐,包括不同的政治力量的竞争和相互的批评或者是比较,这样才形成一个稳定。不是说什么都没有,或者是大家和和气气或者是高压之下不准你做声,这也能形成一种表面上的稳定,而实际上是不稳定的。”

俞可平对中国媒体表示,政府创新不能搞政绩工程和政治秀。他所编的中国政府创新蓝皮书提到,要把和谐社会理念转化成公共政策,必须推动政府观念的改变。姚立法先生说,要政府官员转变观念谈何容易—

姚立法:“一下子很难改变。从上到下,不许说真话,听不得反对意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一边。这些问题不解决的话,中国的改革也好和谐社会也好等等都是不可能成功的。”

孙文广先生也有同样的看法—

孙文广:“我认为是不太好改了,政府现在是形成了一种定势了。他有一定的意识形态,他有一定的方向。不要提出不同意见。想要改变是非常非常困难的。因为他没有不同的观念,不同意识形态的竞争,政治力量的竞争,在这个情况下必须要打破这个状态才行。”

除了谈到阻碍政府改革创新的因素外,俞可平所编的蓝皮书也列举了近年来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成效,比如,在农村建立了使2千多万人受益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国学者称中国基础设施发展滞后
中国论语热反映出中产阶级渴求?
失地农民可能出现更多要求土地私有运动
政见发表 谢长廷:两岸共同市场万万做不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