暌违36年 西方石油公司重返伊拉克

标签:

【大纪元6月20日讯】〔自由时报编译俞智敏/纽约时报19日报导〕包括美国艾克森美孚、荷兰皇家壳牌、法国道达尔与英国石油等在内的四家大型西方石油龙头公司,目前正与伊拉克政府就重返伊拉克油田的服务合约进行最后协商,预料本月底会正式公布合约内容,这将是三十六年来西方大型石油公司首度重返伊拉克。

萨达姆时代 丧失开采权

这四家石油公司原本即为伊拉克石油公司的原始合作伙伴,但在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掌权后,这些公司就丧失了在伊拉克的石油开采权。现在这些石油公司,以及美国的雪佛龙石油公司与其他数个较小型石油公司,却正与伊拉克石油部就伊国最大的数座油田提供咨询与训练服务,展开非投标合约的谈判。

这些合约在石油业界并不常见,而且向伊拉克政府提出类似服务了解备忘录的石油公司共有四十多家,包括俄罗斯、中国与印度等国在内,但只有美欧等西方国家公司可望与伊国签署合约。

仅美欧公司 可望签约

虽然合约时效仅有一到两年,规模在石油业界也不算大,但仍让这些西方石油公司未来争取投标合约时占有相对优势,而许多专家认为伊拉克是大规模增加石油产量最有希望的国家。

由于阿拉伯国家与美国有许多民众认为,美国出兵伊拉克的目的就是要夺取伊拉克境内的石油,因此伊国政府官员极力强调,这些西方石油公司获选,是因为它们过去两年来就一直免费提供伊国相关建议和人员训练,同时拥有所需技术。伊国希望能在半年内,将石油产量自目前的每天两百五十万桶增至三百万桶。

对于无法再深入俄罗斯、玻利维亚与委内瑞拉等主要产油国家开发新油田的西方石油公司而言,随着国际原油价格逼近一百四十美元,伊拉克提供了罕见而珍贵的新商机。对美国政府而言,伊国石油产量大增,则可达成全球石油增产、纾解石油供应吃紧导致油价不断飙涨的外交目标。

增产抑油价 符合西方利益

石油专家则指出,西方石油公司与伊国签署的服务合约规模虽小,但却前景无穷,这些公司未来在争取开采伊国新油田的长期合约时就已先站稳了脚步。专家也认为,如果伊拉克既有油田修复完成,石油产量可在数年内达到每天四百万桶,若再加上新油田开采成功,产量更可达到六百万桶,可望有效抑制油价。

虽然西方石油公司此次与伊国签署的为服务合约,而非石油开采合约,但却包括了一项可让石油公司靠着高价石油大发利市的条款,未来伊国可能以石油而非现金来支付石油公司所提供的服务。专家认为,这些合约是要避开伊国国会的立法僵局,在国会通过石油开采法案前,先把具备经营大型油田经验的西方公司引进伊拉克。

相关新闻
中共海警船和菲律宾补给船在南海相撞
以军为何用中世纪武器打击真主党武装分子
分析:美制裁如定时炸弹 中国银行面临风险
两大因素导致中国人出境游迟迟难复苏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