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移民就医 翻译服务有改善

标签:

【大纪元7月25日讯】(大纪元记者李天宇纽约编译报导)对一个新移民来说,去医院就医通常是一种挑战:疾病的压力、莫名其妙的填表、陌生的医学术语等,特别是当英语能力有限时,你会发现情况更加糟糕。

多年来,很多不会说英语的移民就医时,常常要带上家人或朋友作翻译,迫使他们不得不请一天的假来陪同做口头翻译。

现在,这种情况开始有所改变。根据最近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一年前纽约州卫生署通过的对语言使用和病人权利的新规定已经产生效果,医院已经普遍改善了他们与非英语病患的沟通,尤其是那些讲西班牙语的患者。

这份由大纽约地区的民权组织“纽约铺路”、“纽约移民联盟”和“韩国社区服务”完成发表,他们在2007年到2008年初监测了10家位于纽约市的私立和公立医院。他们的调查侧重于西班牙语和韩语为母语的病人。

调查发现,医院与讲西班牙语病人的沟通有重大进展,但与韩语为母语病人的沟通还存在着问题。“纽约铺路”的联合执行主任福瑞德曼(Andrew Friedman)在一份媒体声明中说,除非病人可以清楚地告诉医生病情症状,并知道医生的诊断和医疗过程,否则医院不可能提供有效地高质量健康治疗。他说,“我们对医院与西语病患沟通问题的改善影响深刻,我们称赞他们。”

研究发现,在4家医院采访的病人中,有79%表示他们从医院双语医生、护士、其他工作人员、翻译人员或电话翻译中得到了语言帮助。而2年前,只有29%的非英语病人得到以母语与医生沟通。

在接受采访的病人中,有31%知道他们有权利得到母语援助服务,但是在“伍德哈尔医疗暨心理健康中心”,有76%的西班牙语病人知道这个权利。约有一半的病人在“法拉盛医疗中心”被医院告知有免费语言援助服务。

调查还发现,为讲西班牙语的社区提供翻译的服务众多。在布鲁克林区的伍德胡尔和威科夫高地的医院中,有90%的西班牙语病人说他们受到讲西语员工的帮助。在皇后区中心医院,84%的西语病人说,他们有看到关于免费语言援助服务的标语。在艾姆赫斯特医院中心,有50%西语病患接收到西语书面材料,而在伍德胡尔,45%所收到电话翻译服务。

相比之下,韩国人受到的语言翻译服务就没有那么乐观。在皇后区,总人口中有3%为韩裔移民。但是“法拉盛医院医疗中心”和“皇后区中心医院”未能提供足够的语言帮助。只有25%的病人说收到过某种形式的翻译,但没人说得到过一般的韩语书面材料。只有 35%的韩语患者称他们理解医院的表格,而其他人多依赖于家人或朋友为他们翻译。约1/3的受访者带自己的口译员到医院。

调查发现,在翻译这项服务中,公立医院比私立医院要好。有31%的病人说他们在公立医院被告知有免费翻译服务,但只有23%被告知私立医院有这项服务。

另外,50%的病人说在公立医院看到过免费翻译的标语,而只有39%的病人说在私立医院看到过类似标语。但是一些私立医院设立了专门计划来帮助移民社区。例如,伯斯以色列医疗中心设立了亚裔服务计划和拉丁健康研究所来服务这些群体。

据悉,负责管理所有纽约市公立医院的纽约医疗与医院公司(New York Health and Hospitals Corp,HHC)提供包括韩语,汉语,法语和俄语在内的12种语言的各类表格和说明。

据HHC的文化与多语种服务的高级主任特瑞丝(Stefanie Trice)称,所有HHC职员都知道如何从计算机数据库中下载和使用这些表格。

2006年9月纽约卫生署通过的新规定要求所有医院发展语言援助计划,以确保所有病人获得医院的服务。在该规定下,每个医院必须做到以下:

△为所有行政,临床等与病人有直接接触的医院职员提供持续的有关文化和语言差异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
△在每个病人首次就医时,确定其语言偏好。
△在入口等公共地点粘贴标语,提醒病人有免费的语言翻译服务。
△记录病人的语言喜好,语言需求以及是否接受语言翻译帮助。

新规定同时要求医院必须在10分钟内给需要紧急服务的患者提供翻译服务,在20分钟之内给其他患者提供该项服务。

除非病人同意,或拒绝使用医院提供的免费服务,新规定禁止使用家庭成员或朋友作为译员。新规定要求,只要某种语言被医院服务区域内1%的人口使用,医院必须提供该语种的表格翻译和说明。(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落实8要领 运动伤害不再来
陈水扁遇袭 疼痛就医发现疑荐椎骨折
九旬老翁滴尿不流  雷射手术一通就乐
跨海来台就医 印尼女童脊椎侧弯妙手回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